归田十咏和韵送刘教授归庐陵 其四

折竹沉舟罢钓年,沧波万顷任茫然。村中社饭餐须饱,敢爱囊中折二钱。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猜你喜欢

远游何方来,峨峨古衣冠。袖中三百篇,贮月白玉盘。

溪清石濑急,雪冻铜壶乾。有如山泽仙,外瘠中气完。

便合朱弦弹,细著青瑶刊。怀哉人未识,飞步江风寒。

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
为就东君得早红,年年开趁落梅风。
凌寒拂晓相看意,争合尊中放酒空。

天将福地巩严城,形胜山川表里明。旧说桂林无瘴气,今知漓水辟刀兵。

云深铜柱边声乐,月冷珠池海面平。愿挽江流接河汉,为君直北洗欃枪。

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欲问闽天何处,明朝岭水南流。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茂林石磴小亭边,遥望云山隔淡烟。
却忆旧游何处是?翠蛟亭下看流泉。

岭上抚孤松,松阴盖天地。霜皮四十围,傲晲人间世。

老干带烟霞,虬枝撼风雨。玄鹤数往还,白云互来去。

抚松一问之,坐阅几千岁。人寿能几何,松老良未易。

与松语未终,落月寒生袂。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山中人笑云来去,几度欲留留不住。一片西兮一片东,为谁挂在青松树。

有时卷,不论高低并近远。有时舒,南北西东满太虚。

本自无心休问迹,悠扬散漫随风力。白衣苍狗任纵横,返寂还空何处觅。

却恐山中云笑人,区区未免走红尘。但能放下便安乐,所以长将云喻身。

督制堂堂两重臣,驻师移府夹江滨。资粮屝屦多多办,更有舟车乞与邻。

纸帽行游事可羞,教奴短布累奴愁。儿郎爱马偷骑去,妾貌如花当九牛。

二木盘根三千秋,万斧过之无敢视。
今辰有梓号国工,朋曹十数来睥睨。
为言此木难斤斧,上有蟠龙下伏虎。
莫教惊动万年枝,擎电轰雷三日雨。
直须作法起南风,号召百神同力扈。
昂昂头角向梅堂,五六镇星来作辅。
坐令国势蛩萝图,万岁千秋奉明主。
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巍岑一万重。
昨夜七星潭底见,分明神剑化为龙。

秋色浮江上,烟波共渺然。苍茫迷远渚,寥落向遥天。

折叶惊寒雁,飞花点钓船。伊人不可即,怅望水云边。

潮回沙岸渐阔,云净山蜂更高。
扶杖僧归古寺,抱琴客度危桥。
不用剃头,何须澡浴。
一堆红焰,千足万足。

三十年来令八九,公令我邑时特久。心劳抚字拙催科,乐只君子民父母。

第一宽大培心田,公庭挞罚挥蒲鞭。以静以慎决疑狱,如拨云雾窥青天。

案牍馀閒喜接士,接士讵真无臧否。尊贤容众矜不能,度似春风心似水。

矜恤善政尤乐为,廉泉大沛甘如饴。债台高筑曾莫惜,道是职分吾无辞。

宰县才长更忧国,外侮内讧患不测。当倭未与中议和,江海咽喉防务亟。

军书旁午县中过,人心恇扰末如何。惟公好整好以暇,安置妥贴平不颇。

民教原来似冰炭,宵小抵隙成巨案。我公调护多苦心,不惜俸钱赔万贯。

呜呼人心日下如江河,如此良吏今岂多。忽闻福星照旁邑,去思碑石空搓摩。

鲰生课徒日闭户,非公不至师子羽。下风仰望德政多,赋诗敢附理县谱。

五十无闻,斯不足畏。回首后生,惊汗如沸。

沈忧自多绪,复此送归人。昨夜淮南雨,不知芳树春。

朅来持别酒,相与慰兹晨。日暮行舻渺,东南弥越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