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棨(qǐ):1.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信。2.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戟。
2、勖(xù)古同勉励:~勉。
3、痼(gù):1.经久难治愈的病:~疾。2.长期养成的不易克服的癖好、习惯:~癖。~习。~弊。
主人翁上京表达曾经对自己帮助的亲人及师友之恩。
韦嗣立(654—719),唐代诗人。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武则天时任莱芜县令。韦思谦子,韦承庆弟。少举进士,任双流令,政有殊绩。武后、中宗时,历位凤阁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有定策立睿宗之功。中宗景龙时任兵部尚书。韦嗣立因与万年(今西安市旧城一带)人韦后同姓,曾奉诏附韦后属籍。韦后临朝乱政,为玄宗所杀,韦嗣立为此受到株连,徙往陈州,死后追谥为“孝”。
系缆兰溪岸,开襟柳驿窗。人争趋夜市,月自浴秋江。
灯火疏还密,帆樯只更双。平生经此县,今夕驻孤幢。
一星星火红犹在,更阑空馆才觉。甚地勾栏,那条京瓦,喑呜腷脯。
墙根市角。风递到、一城郭索。终不然、啼蛄吊月,或是夜丝络。
此际无衣子,冷巷闲坊,睡何曾著。敲时和梦,似徐抛、零星珠雹。
陡触霜威,愁杀是、此身寒薄。砉崩腾,柝声四起山月落。
我悬虞山当一舍,曾几寻山止其下。见山便怪老足困,剑门拂水心空挂。
诸君生长为山邻,终日熟游非曰乍。今朝懊恼有长篇,颇被春泥妨不借。
尽自空濛雨亦奇,抱衾况宿林庐夜。开门点火照芙蓉,湿翠还堪酒中泻。
处州王启明。隐居万山中,日夕有佳色。时于岩上石,蒸起云气白。
桑麻郁相望,鸡犬识巷陌。中林芳草地,不有车马辙。
为与城市远,似觉嚣尘绝。原田既膏腴,且是宜稼穑。
溪流既清驶,且是利舟楫。耕渔鄙夫事,富贵要不得。
但见桃花开,不知何岁月?寄谢丹青人,吾将安蹇劣。
禅室东山下,蓬门一径幽。风生明月夜,露下碧梧秋。
地僻烟光远,堂虚鹤影投。高僧留翰墨,清和满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