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前两句写边镇少数民族将领的逸乐,后两句写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诗人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照,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这首诗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使诗歌境界得到了提升。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两句写边镇少数民族将领的逸乐。从三个方面写黑姓蕃王的生活:一是穿着:貂鼠裘以示名贵;二是宴饮:写纵荡不羁;三是玩物:葡萄宫锦以示器物的奢侈。写边镇蕃王,不去写他的军事生活,而是选择一些细节写他的享乐生活,可以看出他们的地位,他们的骄纵。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两句写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能”,主要不是说具有能力,而是说其不得已。一个“苦”字,是关西老将全部征战生活的写照。“七十”,写出了老将年迈而非确指。“仍”概括了老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征战生活,“苦”字自在其中。写“关西老将”专写其征战生活,与“黑姓蕃王”适成鲜明对照。“黑姓蕃王”逸乐如彼,“关西老将”苦战如此,诗人因而感慨。诗中仅把两种鲜明对照的现象作客观罗列,而写的实际是诗人所感。
岑参这篇作品以自己边地所见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照,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这样,这首诗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使诗歌境界得到了提升。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
绝代西家,风流容、二老柳堤花榭。管领公事湖山,芳晨并良夜。
开柘鼓、云裳雪面,似樊素、小蛮初嫁。鹊尾团香,螭头会食,高韵天假。
际升平、金紫神仙,两朝人凑合清狂社。冷眼江峰又饱,觑银戈红帕。
飞絮恨、青骢莫系,罗扇泪、哀松同泻。试呼公一片吟魂,夕阳之下。
飞舄落丹霞,苍然洞天划。草木皆异香,烟雰有灵色。
寒苔洁宜坐,幽水甘可涤。樵子指峰赏,野翁教药摘。
琳宫积筠阴,虑消景难昃。道人供仙名,亹亹古所历。
唐王悬旧照,唐帖式遗墨。使年知几何?山前事多易。
稽首浮丘翁,归欤紫玄宅。
夜晏宣传尧母门,明珠世界不黄昏。月擎琼树虚留影,草傍龙池尽沐恩。
哕哕鸾吹摇玉佩,飘飘凤仗捧金根。侍中不觉宵寒重,新赐宫袍天语温。
天涯何处是边州,多少羊头关内侯。旧业未穿鸲鹆砚,新恩遍著鹔鹴裘。
男钱散尽庞萌去,女乐颁来魏降留。休说当年丰镐地,长空衰草陈云浮。
尺天寸地戴尧年,万宝输将来日边。刘晏持筹宽甲帖,徐温抗疏免丁钱。
一篱松菊壶中隐,千亩桑麻梦亦仙。自是太平新气象,厚生知有圣恩骈。
繁华镜里托生灵,岌岌长安世路冥。千市簪裾沈璧月,万家楼阁落旗星。
似闻置俎龙归董,错认乘轩鹤姓丁。圣代即今犹富庶,《豳风》秉愿续《葩经》。
自江左甘郎归后。倦上征鞍,数声催又。马色侵寒,雁声摇梦下孤堠。
月残风晓,呜咽到、萧萧柳。败铎警虚檐,也似此、将停还骤。
依旧。曳惊沙落木,负了玉鞭垂手。郎当自语,向零雨、剑门禁受。
莫更赋、曲里黄骢,怕听到、凄凉时候。只断塔栖尘,一样霜中僝僽。
节序匆匆,又过元宵,别绪萦怀。怅一肩行李,饥驱人去,满城风雨,天与愁来。
正喜频年,栖迟故国,日占欢场浊酒杯。贫家乐,更团圞儿女,笑口常开。
无端生计多乖。叹如此、分张剧可哀。念壮年岁月,依人异地,残更灯火,兀坐萧斋。
衣马轻肥,钱刀百万,世上偏雄驵侩才。如臣辈,问天公何意,潦倒尘埃。
含饴常忆抚孙枝,鲤对追从暮景迟。觞咏尚当家有庆,约游未识世多岐。
香山高会烟云散,金谷全荒鱼鸟知。踏遍苍苔无限思,儿童不解笑人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