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一

唐代·佚名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广阔的沙漠平展浩远,一片荒芜的景象,夕阳已在西方缓缓下落,陇山上闪烁的明星从高慢慢地降下。

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战士们的帐篷一个连一个准备着闻鼓而战。

注释

鼓鼙:亦作“ 鼓鞞 ”。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

赏析

  这首诗,《乐府诗集》收入卷七十九,作《近代曲辞》;《万首唐人绝句》卷五十八作《乐府辞》;《全唐诗》卷二十七作《杂曲歌辞》,都未著作者姓名。“水调歌”,古代乐曲名。《全唐诗》题下注:“水调,商调曲也。唐曲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本篇即歌的第一叠。它是按照“水调歌”的曲谱填写的歌词,因此在声韵上不大符合一般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

  这首诗写的是驻守在西域边境荒野上的连营军士,闻警候令待征的情景。诗的首二句,就黄昏至星夜军营极目所见着笔,起得平缓。“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接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高复低”三字,又状出星空夜转的景象,说明时间在缓移,静夜在加深。诗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在时间进程上和诗的结构、语势上,都给人一种悠缓的感觉,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导读者逐步进入诗人在这两句诗里着意表现的静谧境界。

  第三句陡转,点出军情。古代边防地带,隔一段距离就于高处设一烽火台,贮狼粪于其上,一旦发现敌情,则燃火示警。“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烽火起于幽深的静夜,划破沉寂的夜空,已使人触目而心惊。又曰“孤山几处”,则又见警报由远及近向军营飞速递传而来。极力写出军情的紧急,一下子扣紧读者的心弦。这一句在结构、语势上,以及它所描述的情事,都恰好与前二句相反,给人以一种突兀、紧迫之感。同时,由于前二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前二句乃是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本句的绝好衬垫。

  第四句接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安扎在原野上的座座军营,连成一片,故曰“连营”,关顾首句“大荒”,也点出军势之盛。警报传来,连营军士临危而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壮士连营候鼓鼙”,“候”字下得极妙。有的选本改“候”为“听”,不仅没有可靠的版本依据,而且使韵味顿损。“候”者,待令以出征,动在令先,则连营将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可见;“听”却不同了,闻令而未动,则行动之迟缓、军容之涣散可知。第三句极写军情的紧急,造成紧张危迫的气氛,又正好是本句所叙写的情事的绝好衬垫,突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以待敌的气概和风度。这首诗全以纯客观的笔调写景叙事,丝毫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但是由于它采用层层渲染烘托衬垫的艺术手法,造成环境气氛上的有张有弛,再配以结构、语势上的起伏跌宕,故仍能紧紧抓住读者,扣人心弦。

  猜你喜欢
寺前新笋已成竿,策马重来独自看。
可惜班皮空满地,无人解取作头冠。
千山万山从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
客来登此一览亭,东望长江渺无极。
烟飞松坞晓苍凝,雨过竹林晚翠滴。
人家楼阁下参差,天宇云霞上郁密。
平湖青草覆白沙,峭崖断岸几千尺。
芦荻丛中鸥鹭闲,来往渔舟三两只。
柳阴浓淡夕阳斜,藓岩石磴满山赤。
落鸦噪下枯树枝,鸡犬声中半樵笛。
疎篱小屋可容膝,目对青霄一太息。
满城车马走红尘,何人知享此幽寂。
竹炉焚罢柏子香,甆杯倾泻碧玉液。
饮到如泥卧石鼓,醒来瀹茗自闲适。
啸咏太空歌一曲,风吼千林月华白。
一览亭前双月明,诗成自觉天地窄。
云崖烟树几重重,三百六十真奇峰。
我将持斧扣洞门,借问蟠桃几时红。
流光瞬息付一电,万事转头如去箭,
南康有个陈参军,心镜如如成一片,
自笑浮生若春燕。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酾江作醅亦不醉,倾河解渴亦不醒。
我侬醉醒自有例,肯向渠侬侧耳听。

台南北,若唇齿。口东西,若首尾。刘公岛,中间峙。嗟铁围,薄福龙。

龙偃屈,盘之中。海与陆,不相容。敌未来,路已穷。敌之来,又来攻。

敌大来,先拊背。荣成摧,齐师溃。南门开,犬不吠。金作台,须臾废。

万钧炮,弃则那!炮击船,我奈何!船资故,力犹可。炮资故,我杀我。

危乎危,北山嘴。距南台,不尺咫。十里墙,薄如纸。李公睡,戴公死。

寇深矣,事急矣!麾海军,急上台。雷轰轰,化为灰。山号跳,海惊猜。

击者谁,我实来。南复北,台乌有。船孑孑,东西口。天大雪,雷忽发。

船藃裂,龙见血。鬼夜哭,船又覆。地日蹙,龙局缩。坏者撞,伤者斗。

破者沈,逃者走。噫吁戏,海陆军。人力合,我力分。如蠖屈,不得伸。

如斗鸡,不能群。毛中虫,自戕身。丝不治,丝愈棼。火不战,火自焚。

遁无地,谋无人。天盖高,天不闻。四援绝,莫能救。即能救,谁死守?

炮未毁,人之咎。船幸存,付谁某?十重甲,颜何厚!海漫漫,风浩浩。

龙之旗,望杳杳。大小李,愁绝倒。岿然存,刘公岛。

碧烟香袅孤灯夕。夕灯孤袅香烟碧。长夜奈衾凉。凉衾奈夜长。

月明窥牖缺。缺牖窥明月。愁别忆还休。休还忆别愁。

花萼楼台畔,年年瑞气新。
慈闱欢爱洽,帝殿宠光频。
清静心如水,和平气似春。
自然眉寿永,何必羡松椿。
使轺迢递到天涯,候馆迁延感岁华。
白发却攀临砌树,青条犹放过墙花。
悲来唯见金城柳,醉后曾乘海客槎。
欲问昔游无处所,晚烟生水日沈沙。
小艇淮南道,经过无限情。
可怜扬子渡,不见海潮生。
水断瓜州驿,江连北固城。
涨沙三十里,树杪乱山横。

一纸徵书降紫泥,奉天门下奏华芝。齐贤名噪才难老,贾谊年轻策已奇。

高庙有灵储用日,微臣无命际危时。飞云落月皆成谶,千古春心望帝悲。

逋仙冻欲僵,春色恼吟肠。绕树全无影,满身都是香。

孤枕寒生好梦频,几番疑见忽疑真。
情知好梦都无用,犹愿为君梦里人。

辟地自中使,规模仿朝鲜。毗卢绕千佛,法像穷诸天。

幡幢尽奇丽,照耀苍崖巅。胡为名胜区,僧徒散如烟。

影常吊山鬼,松鼠窜几筵。荒寒不可留,亭午风凄然。

却顾阶除上,游踪破苔钱。

人隔幽冥念未蠲,倏来入梦信因缘。虎丘旧有三生石,愿觅生公一问禅。

春风吹暖杏花香,试拂鸾笺写断肠。每见远山思黛色,时从落月想容光。

别来几度梅如雪,愁绪萦怀鬓欲霜。为报故人休索句,砚田惭我已全荒。

本是偷閒择一枝,静中此乐有谁知。
山光照座年年在,世事于人日日非。
春研有诗吟即事,夜灯无梦到相思。
汉阴老子机何事,禅病今来减带围。

一别仅三年,相看事宛然。旋添新蒜发,犹耸旧吟肩。

红日征途外,黄花喜气边。不须劳寄问,姓字有人传。

江上人家春水西,桃花短短压墙低。可怜十日东风恶,红雨满林啼竹鸡。

难兄佐邑扶风裁,令弟辞家笃友于。风雨几年疏共被,关河千里转征车。

天垂钜野河流急,秋尽江南木叶疏。他日到官烦讯问,琴堂诗思夜何如。

凉风蘋末正悠然,不乞琼浆漱石泉。篱角月明萤乍隐,花阴露细鹤间眠。

野人长物园生藿,榜妾江歌夜采莲。此际瑶宫正岑寂,可容槎泛斗牛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