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香叆雕盘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香烟缭绕升出于雕镂的彩盘,寒气从冰柱中生发出来,画堂里别有一般风光。主人情意重,设宴席还请出美女歌女的颈项洁白圆润,似用软玉搓捏而成,藕丝般的裙子如仙女的新织的衣裳。几首歌唱完,月亮已转过凌空的房檐,余音还悠扬不绝。
这歌声,人间哪里去找,那些司空见惯的女伶,实在也太寻常了。在座的狂放的客人,心绪缭乱。歌女说金钗落了地,正要捡,十指露出来,如春笋般细长。我亲自看见了,比《高唐赋》里还要美的人。
注释
香瑗雕盘:指香烟缭绕升出于雕镂的彩盘。香,指烧香冒出的香烟。瑗,香烟缭绕袅袅升腾,有如云雾霭霭。雕盘,雕镂彩釉的烟盘。
寒生冰箸:寒气从冰柱中生发出来。冰箸,指屋檐上滴水冻结的冰柱。亦称冰条。箸,筷子。
红妆:陪酒侍宴的歌女
“腻玉”句:形容歌女的颈项洁白圆润,似用软玉搓捏而成。
藕丝:彩色名。也借以形容用藕丝般纤细嫩丝所织成的裙子。
虚檐转月:月光悄悄地从静寂的屋檐转照下来。指时间已久。
“余韵”句:指歌声悠扬的馀韵尚在耳边回荡。
狂客:此指作者自己。言被歌女美貌艺伎着迷得发狂的人。
春笋:形容歌女的十指尖尖,像春笋初发般媚入。
宋玉:战国时楚国的辞赋家,或称屈原之弟子,曾事顷襄王。作《高唐赋》,描写了一个妙丽的巫山神女。此说《高唐赋》中的美女尚不及席上的歌女美。

赏析

  词的上片,一开头先展现出堂宇的一片清凉明丽的夏日景象:雕盘中升腾缭绕着的霭霭烟香,堂上陈置着冬日储存的天然冰块,满屋清香扑鼻,又时感浑身清凉。爽凉舒适的环境,为下文妙丽“红妆”的出场,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主人情重”的盛意,进行了渲染。下面“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歌女“啭春莺”的外貌美。而“歌声罢”三句,则极写歌声的馀音回荡,显出灵动悄恍之美。你看,当歌声停歇之后,人们才如梦初醒般看到月光已从静寂的屋檐下爬了进来,因为歌声太迷人了,听得也太专注了,所以忘记了时间的飞逝。不仅如此,那悠扬美妙的歌声馀音,似乎还在人们耳边飘荡回旋不止呢!这是暗用了《列子·汤问》“曹娥善歌”的故事寓意:“昔曹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词借此典故,夸张地表现了啭春莺的歌声极强的感染力,有如曹娥的“馀音绕梁”,给人以无限想象的馀地,说明歌女不仅外貌美而其歌声更美。

  下片转向了作者对绝代佳人的惊讶和赞叹。“人间,何处有?”像啭春莺这样美貌而绝伦的歌手,人间无处去找那些司空见惯的女伶,实在是寻常。“坐中狂客,恼乱愁肠”,作者不禁为之心绪缭乱,“狂”态百出,不知如何是好了。蓦然间,“报道金钗坠也。”歌女一声尖叫,作者的视线也立即随着她的手伸向地面去捡拾金钗——一只纤长细嫩的手臂煞时从舞袖中袒露出来:十指尖尖,如春笋初发,愈加可爱无比。这个突发的小插曲,却骤然增添了歌女的另一层美丽,启示人们对她整体部位美的想象和思索,意味无穷。于是,词情便顺利地转向了虚处的渲染和烘托:“亲曾见,全胜宋玉,想象赋《高唐》。”意谓:宋玉在其《高唐赋》中塑造的巫峡妙丽神女,是出自他的艺术想象,现实中并不存在;而我自己这番亲眼所见,却无与伦比,她的美,远远超过了宋玉笔下的神女。这段话,是作者的自言自语,一如痴人痴话,任其倾慕思恋之情,全从心底款款流出。在感慨万千中,将无穷思绪引向无边无际的时空之中。美人不多见,也难能再相遇,作者此时似乎还交织着一种怅然若失的人生感受,遗憾不已。

  这是苏轼一首显著的婉约词,写得灵动逼真,意趣盎然。这首词虽然也受到柳永词的影响——如“腻玉圆搓素颈”,全用柳永《昼夜乐》。然而从词的整体艺术格调来说,它感情纯真丽自然,与柳永词的华丽浓艳不同,而有所超越。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丁卯(1087年)六月。清王文诰《苏诗总案》谓作于丁卯六月之“集于王诜西园”。宋米元章有《西园雅集图记》,记述画家李伯时所画“西园雅集图”中的苏轼与王晋卿等十六位文人墨客相聚议论弄墨的“卓然高致”和“各肖其形”的情景。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岭南为郡带名曹,万里江山兴咏饶。
皇宋声诗归雅正,有唐门地本逍遥。
雪霜思苦虽侵鬓,金紫恩深已佩腰。
旧草满囊胜薏苡,几联乘醉写芭蕉。
进来圣主回天眷,抄逐蛮僧过海潮。
何事曹南得披览,韶程风什似闻韶。

杂虏横戈倒载斜,依然南斗是中华。金陵旧识秦淮气,云汉新通博望槎。

黑水游魂啼草地,白山战鬼哭胡笳。十年老眼重磨洗,坐看江豚蹴浪花。

何妨尘外却尘中,风舞寒漪月印空。
洗钵与渠同一饱,未忧交臂失回公。
大隐休夸浑俗尘,由来空谷有幽人。
只无忧患催垂白,何必功名挂汗青。
我已退非金马客,君宜上应少微星。
卜邻有意诛茅切,竹杖交头到梦屏。

姜芽敛手人非拙,珠玉挥毫我太痴。便恐求书穿户限,何须远过永禅师。

紫蟹黄橙知有思,天教出向夜凉时。

天家有诏起龚黄,暂抚东夷近海乡。夹道旗亭榕叶暗,绕城村落荔枝香。

扶桑日上春无瘴,合浦珠还夜有光。壮志不须嗟远别,男儿出处付穹苍。

千重万重莲瓣山,小天包在山中间。神椎凿门石扇裂,冷香迸出桃花湾。

渔郎寻春踏溪尾,撞入桃花小天里。荒村人家无几家,五百年来孙换子。

不邑不城无忧乡,驾云为屋霞为墙。丹鸡叫烟桂岩冷,白牛耕雨芝田香。

眼中惊见尘中客,持酒争来问乡国。鹿走荒山西复东,龙渡长江又南北。

听阑此语意猖狂,月明假榻松间房。明朝出山重回首,山迷水乱云茫茫。

武陵太守意未省,强要寻源造灵境。若使灵境长可通,淳俗定变浇漓风。

清晨腰斧白云乡,山路萧萧落叶黄。折得梅花皈去晚,担头斜插一枝香。

角声吹起满城雪,北风萧萧嘶小驖。银瓶细溜蒲萄热,三叠歌残人欲别。

长安西去山嵯溜,野旷春浓诗思多。县深花拂琴丝和,小吏呼筹衙又过。

莫忘都门送时节,杨柳枝寒不堪折。

薄薄轻轻寒露雨,微微飒飒早秋风。
小舟办了松江去,占取三高作钓翁。

旧是神仙职,群资大雅才。异书传岳渎,短梦到蓬莱。

胜绝尘寰外,天然石室开。白云为留客,不放出山来。

远冢松回曲渚风,一官闻是校书终。
霜情月思今何在,零落人间策子中。
心嫌碧落更何从,月帔花冠冰雪容。
行雨若迷归处路,近南惟见祝融峰。

冰合滹沱后,舆梁创构时。乱沙穿水破,孤塔撼风危。

野阔狐跳迅,林寒鸟语迟。荒村呼豆粥,犹许疗晨饥。

山寺无尘垢,携筇直过之。看僧缝衲子,听鸟语花枝。

江旷杯曾渡,钵空龙已飞。禅关堪借榻,欲去复迟迟。

浮世惟高忱,平生有敞裘。
江花中酒日,巴雨落帆秋。
老矣英雄事,愚哉盗贼谋。
啼猿长自在,一笑下沧洲。
江村物候又惊新,月色花香并换春。
自笑无能惟野性,熟知有味是闲身。
茅檐迟日遍宜懒,竹院风清不受尘。
终日闭门常谢客,只应酒伴得相亲。
修竹苍苍似剡川,浮觞可继永和年。
不知谁有羲之笔,欲写兰亭第二篇。
丹染吴枫,青环越岫,镜天霁色凝鲜。华堂珊佩,非务拥神仙。天遣澄清海岳,亲曾授黄石奇编。兴王略,智名俱泯,功业妙难言。翩翩。真迥立,香飘绣衮,色映貂蝉。有清诗千首,美酒如川。长与嫦娥共约,放冰轮,今夕先圆。中秋月,从今屈指,更借一千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