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登阁远眺但见山川和城郭,渺渺冥冥浑同一体难以辨认。
市人的喧闹与鸦鹊啼鸣,远远听来合成了一种声音。
这个寺阁到底有多么高峻?这个寺阁又是谁人经营?
侧着身子可以送走落日,举起手来就能攀摘飞星。
当年那位姓王的中书令,曾把终南山的林木砍伐干净。
绘下自己的画像留在阁中,面色铁黑目光炯炯。
身躯有八九尺高大,和寺阁一样气度峥嵘。
古代虽有许多人粗暴骄横,作的事却常让世人惊叹。
登阁的人还紧张得张口喘息,造阁的人不知何以能够承担!
为何不仔细观看这一寺阁,就可以知道王中书有多么英勇大胆。
⑴真兴寺阁:在凤翔城中,高十余丈,为宋初河阳三城节度使王彦超所建。
⑵漠漠:密布、广布貌。
⑶浩浩:旷远貌。
⑷引手:伸手。飞星:流星。
⑸王中令:指王彦超,临清(今属山东)人,历仕晋汉周,累官河阳三城节度使,以功加检校太师。北周及宋初曾两任凤翔节度使,宋初加兼中书令,封邠国公。中令,中书令的省称。
⑹斫(zhuó)木:谓砍伐木材建筑寺阁。南山赪 (chēng):谓终南山林木被伐尽,山岭赤裸呈红色。 赪,赤色。
⑺写真:画像。
⑻铁面:黑脸。眼有棱(léng):谓目光炯炯有神。
⑼身强:一作“身长”。
⑽峥嵘(zhēng róng):高峻,并谓气象超越寻常。
⑾暴恣(zì):暴戾骄纵。
⑿令世惊:一作“今世惊”。
⒀呀喘(chuǎn):张口喘气。
⒁胜(shēng):承受,力能担任。
⒂曷(hé):何,何故。
⒃其人:指王彦超。
诗的起笔四句从“山川与城郭”至“浩浩同一声”,总写此阁的高峻。诗人登临阁上,但觉山川城郭,冥冥漠漠,仿佛同为一个形体。世人纷杂的声音,和鸦鸣鹊噪,浩浩茫茫,混合在一起。这四句起得突兀,写得极为传神。化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句意,但意象有所扩大,写的是凭高纵目,所见各类形态,旷远微茫,所闻的种种音响,也难以辨别的景况。次四句由阁之高而引起遐想。前两句故作设问:“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这两句是说:这真兴寺阁,究竟有几多高呢?又是何人所营建的呢?后两句“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用形象化的语言,先回答“几何高”这一设问。作者说:登临此阁,几乎侧着身子,就可以目送太阳落山(这是俯视所感)。伸出手来,竟可以攀摘飞星(这是仰观所觉)。两句用虚写表明实际感受,生动恍惚,极夸张之能事。接着以“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两句,回答了上文另一设问“何人之所营”。作者说:当年王彦超将军,以凤翔节度使加中书令的身份,驻节凤翔府,曾经伐木于州南的赪山,建成此阁。王中令因何建阁,作者并没有提起,但在下面四句:“写真留阁下······与阁相峥嵘。”勾勒出他的形象:此人建阁之后,曾在阁下留有画像,他面色铁黑,眼光有如紫石棱,有将军的气概。他身长八九尺,此像与此阁都峥嵘高峻,给人以威严的感受,使人印象很深。
诗的最后,作者以“古人虽暴恣”等六句,写诗人的所感。作者认为有些古人(包括诗里的王中令),其人虽说恣睢暴戾不足称道,但他们所作之事,也使世人为之惊奇。即以此阁而论,登者尚且感到惊讶吁喘,不知道建阁之人,具有何种胆量,能泰然胜任。结尾“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作者更加强语气说:君如不信,何不观看此阁,则知王中令,亦为勇猛英杰之辈,是不能拿一般的武人来看待他的。
全诗饶有俊爽高迈之气,写阁写人,都用主动形象的词采。作此诗时,作者年方二十六岁,豪迈英爽,正是壮年作品的特征。
这首五言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这一年作者以直言极谏策问列入三等,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始进入仕途。此诗作于凤翔,为《凤翔八观》中的第六篇。
骨肉皆钟爱,兄弟重连枝。生为同一气,殁为永别离。
谁言永别离,夜夜梦见之。梦见何所为,和乐如故时。
忽觉各分散,泣下横交颐。中堂理单篪,声悲不能谐。
绵绵而弗忘,中自长相思。谢子笃天伦,梦感著声诗。
因之名我轩,恒用著所怀。
德望三朝老,才华一代宗。伟名高附凤,馀事富雕龙。
异刻惊黄玉,仙游问赤松。忽骑箕尾去,云路杳无踪。
枫叶蘋花江上村,前朝古寺至今存。西山爽气来精舍,万里关河到寺门。
檀越随僧开宝藏,醍醐容客借匏尊。中宵礼罢寒山子,却听钟声醒梦魂。
试续《儒林传》,南州定几人。清标腾凤翼,素手截鲸鳞。
卓荦初观国,轩腾早致身。燕秦争骋侠,邹鲁共称醇。
旅剑浑如淬,家毡在一振。于焉徵有道,自此教成均。
学术诸生识,才名六馆亲。土床然烛夜,茸帐结餐晨。
上下笙镛间,纵横俎豆陈。岐原周鼓老,阙里魏碑真。
白日需前席,青云仰后尘。山林稽猛駮,文字到祥麟。
岂独呻佔毕,犹应逐缙绅。讨论抽秘典,扈从得良臣。
绝漠幽州暗,沧波碣石邻。鸾旗飞旖旎,革辂压轮囷。
御苑材官集,离宫突骑巡。赤狐翻远译,黄鼠割时珍。
法酒蒲萄熟,天花芍药春。溯风沙鹘健,冲雪野驼驯。
北海谁求隐,东都或对宾。三关宁设险,八极总归仁。
怅望怀今古,赓歌迈等伦。短衣曾见宠,长铗每忘贫。
共往仍联驷,同吟更接茵。玉山森巨石,金水濯芳津。
本拟追枚乘,终然愧郤诜。鹿鸣来已再,鹏击去何因。
色挺淮王桂,香生楚客蘋。圣朝初荐士,江汉有垂纶。
穆穆圣王,体此慈仁。友于之至,通于明神。游宴绸缪,情恋所亲。
薄云饯之,于洛之滨。嵩崖岩岩,洪流汤汤。春风动衿,归雁和鸣。
我后飨客,鼓瑟吹笙。举爵惟别,闻乐伤情。嘉宴既终,白日西归。
群司告旋,鸾舆整绥。我皇重离,顿辔骖騑。临川永叹,酸涕沾颐。
崇恩感物,左右同悲。
都城一住十年馀,挈挈今朝更徙居。奴辈莫嫌家具少,箧中犹是借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