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惯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鲜丽。鸥鸟白鹭安稳地睡眠,它们早就听惯了不停的管弦乐声。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注释
云物:云彩、风物。
惯田:传说中的玉田。

赏析

  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侧重于月色下的西湖,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着力表现西湖的恬静脱俗。词人用鸥鹭闲眠来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静谧,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脱俗,没有功利之心:尽管游人往来、管弦声声,但是鸥鹭毫不戒备,依然安睡。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

  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

  词的下片写月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虽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态,但比较而言要数“风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诗意了。清风徐徐,月光皎洁,湖水澄澈,晶莹透明,月光一照,闪闪发光。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广袤无际,好似“一片惯田”。“惯田”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人在此时此境中,很容易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谁还愿意乘着骖鸾做神仙呢!后来张孝祥过洞庭湖作《念奴娇》云“玉界惯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处难与君说 ”,同此境界,同此会心。

  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欧阳修晚年。欧阳修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十首《采桑子》。这是其中之一。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莫问重阳,黄花满地须游宴。休论夷甸。且作江山观。
百岁光阴,屈指今过半。霜天晚。眼昏花乱。不见书空雁。
绛蕊迎春五出齐,开时未识早莺啼。
不应尽占游人赏,留取馀芳付李蹊。
驿吏满江城,深仁见此情。士林推玉振,公府荐冰清。
为政移风久,承恩就日行。仲容纶綍贵,南巷有光荣。
鸦鸦林中雏,日晚犹未栖。
口衔山樱来,独向林中啼。
林中有鸦父,昔生六七儿。
一朝弃之去,空此群雏悲。
意谓父在林,还傍前山飞。
山中得山樱,欲来反哺之。
绕林复穿树,疑在叶东西。
东西竟无有,还上高高枝。
高枝仅空巢,见此涕沾衣。
复念营巢初,手足生疮痍。
朝飞恐雏渴,暮飞恐雏饥。
一日万千回,日日衔黍归。
今我羽翼成,反哺方有期。
如何天夺去,遂成长别离。
山樱正满枝,结子红琲肥。
而我不得哺,安用自啄为。
嗟嗟我薄祜,哺之固已迟。
尚有慈母恩,群雏且相随。

忽忽有所思,乃在天一隅。岂敢惮阻修,去去登前途。

騕袅犹不疾,挥鞭冀长驱。向谓万里长,万里更有馀。

一朝寤驰逐,转盼归其居。

每爱君家修竹林,虚斋终日贮清音。残花欲尽犹堪嗅,嫩草初生正耐寻。

酒满底须乘月去,弦长时复应风吟。微茫归路黄昏后,乱眼春条雪半岑。

淮水南边是狭邪,蛾眉临水折江花。
日暮龙舟泊何处,玉床抛在五侯家。
寄我端溪玉一弯,文房取友此其端。
眼中厌持珊瑚树,掌上忻擎紫马肝。
底用千金求国手,拟封九锡霸词坛。
他时游宦南州路,免载囊中只石还。

杖藜重到古招提,硖石云深一径迷。不见同来旧时伴,怕看双翠壁閒题。

远碧接天涯,登临景自佳。
蘋洲晴亦雪,枫岸昼常霞。
落雁过前浦,浮鸥傍浅沙。
竹篱高晒网,茅屋是渔家。

重阳九日菊花新,妙契忘言不犯春。收得安南忧伐北,不知何日得通津。

红房深浅翠条低,满架清香敌麝脐。
攀折若无花底刺,岂教桃李独成蹊。
向晚闲行步夕阳,归来松迳已昏黄。
隔林风度钟声细,认得庵中炷夜香。

委地怜长弃,焚膏念旧勤。光无今昔异,人自短长分。

藜火非凡照,珠光更绝熏。分辉知不得,聊此继斜曛。

唐时贤士今何在,晋代青松独此存。往事悠悠何处问,金鸡山色又黄昏。

天禄然藜懒校经,扁舟随处入鸥汀。西风举扇无王导,东海移家有管宁。

溪雨初晴云更白,湖霜未落草犹青。客楼寂寞江天外,几度遥瞻处士星。

真向山阴道上游,曰归何日咏刀头。吴歌听彻烟江月,楚簟凉生水阁秋。

嵊县东回难著屐,剡溪南下不通舟。尺书未寄寒衣薄,莫眺天边风露楼。

晚雨飒初过,烟柳趁斜风。吴姬唤客何处,峰影在帘栊。

竹下横阑几曲,罗袜半遮苔径,冷翠倚疏红。对酒竟须住,枕簟小楼东。

残阳里,云欲断,水连空。清歌一缕何似蘋叶藕花中。

料得江边凉候,定有寻香冶伴,沿镜亚秋篷。更拟淩波去,两浆试随侬。

妾肌如玉颜如花,长眉窈窈青山斜。
深闺学成新妇礼,镜鸾不与留年丰。
昨朝东邻裁嫁认,今朝西邻催结褵。
自邻孤灯照春梦,年年风雨梨花时,
不怨父母贫,不恨蹇修拙。
妾生赋命自坎壈,底用间情写红叶。
千丝万丝霜练光,与谁织作云锦裳。
千针万两黻黼,与谁佩服朝明堂。
吁嗟妾薄命,薄命可奈何。
失时还自羞,失身羞更多。
妾宁失时无失身,平生分定月下绳。
但把贞心守贞色,肯信婵娟解误人。

马上鸡声黄叶村,拥衾人卧闭柴门。征裘尘土休烦洗,留取灯前看涴痕。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