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开头“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这两句组成对偶,意象结集丰富,颜色对照鲜明,基调自然,对仗工整,是上片词形象浓缩的焦点。“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把春光说成与美人一样,在相聚的时候,彼此间无限眷恋,但说到分手就这样依依不舍地分手了。这个比喻恰当,深挚地体现出词人恋春又惜春的真挚感情。“空眷眷”的“空”,是惜别时追叹之语,正是在“分袂却匆匆”的时刻感觉前些时的“眷眷”已如梦幻成空。这三句写景抒情,化浓密为清疏;疏而不薄,因有开头二句为基础,从而能够取得浓淡相济的效果。
“只道真情易写”从惜别的常情着想,早已是预料中的“那知怨句难工”,从内心发出的感叹是实践后的体验。韩愈《荆潭唱和诗序》说:“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词人相信这个道理,但其结果不是这样,意思递进一层极言惜别之情的难以表达。“水流云散各西东”说明春光难以挽留,兼写客中与果州告别,词人与果州的朋友告别,天时人事融合在一起了。“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这两句也是对偶句,前句写离开果州前的夜色之美,后句写离开后旅途中的昼景之美。明月照着半个花院,旅途中和风轻轻吹着。词人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虽不言情,却可见轻快之情,浓清丽又似含蓄有加。
这首词上片以写景开始而以抒情结尾,下片以抒情开始而以写景结尾。全词仅插两句单句,其余全部用对偶句。单句转接灵活,又都意含两面;对偶句有疏有密,起处浓密,中间清疏,结尾优美含蓄。情景相配,疏密相间,明快而不淡薄,轻松而见精美。同时也抒发了词人的惜春之情,与友人的离别之愁。
冯相方观祲,巫阳忽告灾。千秋临宝殿,一夕閟泉台。
纚绋悲长往,灵輴挽不回。昊天思罔极,长使圣情哀。
庐山插天千仞青,明公高节逾棱层。西江月冷秋无际,明公此心清彻底。
厌梁道上豺虎多,手搏不待弓与戈。前年魃虐遍南国,饥者以充僵者立。
洪州父老遮道傍,上书乞留涕泗滂。丰碑大字记荒政,要使遗爱如甘棠。
我来观风闻此语,未见仪容心已许。愿公从此召赴中书堂,早为四海苍生作霖雨。
杰构凌空起,棱层压海埏。障流疑砥柱,倚岫类擎天。
复道青霄下,虚窗北斗边。迎风檐铎响,映日网珠妍。
秀气人文萃,精英世代延。光腾奎壁次,名纪凤凰年。
望日身弥近,梯云步欲先。会心超广劫,挥手弄晴烟。
渐觉诸缘息,翻惊万象旋。登临多逸兴,于此倍悠然。
我不归耕却劝耕,下车且伴老农行。莱苗已过花才盛,桑叶方开葚早生。
此去耕牛无暇日,新年啼鸟总欢声。定符贤守丰年愿,甘返田园老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