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注释
王琳:(526—573年),字子珩,南北朝时期名将。庾信好友。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于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率军赴西域,至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乡”,遂上疏请归,疏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庾信在这里暗用其事,以自己羁旅长安比班超“久在绝域”,所以说“玉关道路远”。
金陵:梁朝国都建康,今南京。信使:指使者。疏:稀少。
千行泪:梁王僧孺《中川长望》:“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颜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君:指王琳。万里书:从远方寄来的信。时王琳在郢城练兵,志在为梁雪耻,他寄给庾信的书信中不乏报仇雪耻之意,所以庾信为之泣下。

赏析

  诗的起首“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言诗人与王琳一仕北朝、一仕南国,相隔遥远,音讯难通。“金陵”、“玉关”二地名相对,“道路远”又与“信使疏”相对;“远”字表示空间的距离,“疏”表示时间的久隔,这两句对仗工整,为下句起到铺垫的作用。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意为接到王琳来自远方的书信,不禁沧然泪下,未曾见到信上的文字,却已经泪洒千行了。这一流泪启信的细节描写,比开君万里书,读罢千行泪更为感人,生动地表现出作者悲喜交集,感慨万端的复杂心情。尤其是一个“独”字,蕴意极深。当时,庾信虽然受到北周朝廷的赏识,在长安供职俸禄,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暗中与王琳通信,一刻也没有忘记故国之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他的乡关之思和南归之意是不能直率表露的,只能通过诗文曲折婉转地表现。用一个“独”字,既写出了暗中有所希冀,也写出了作者身在异邦,孤独苦闷的环境和感受。“万里书”与“千行泪”相对,皆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此信得来之不易,又与上二句“道路远”、“信使疏”相照应,针线十分紧密,构思亦很巧妙。仅仅二十个字,却抵得过千言万语,包孕着作者十分复杂的情感,深沉含蓄,催人泪下。

  前二句言南北道远,音讯疏隔。言外之意:今日居然接到故人书信,不胜惊喜。后二句写拆阅书信时的心情。王琳怀雪耻之志,可以想象信中满纸慷慨悲壮之词,使诗人深受感动,为之下泪。诗人为何拆书下泪?是有感于故人万里寄书的情谊?还是触动了悠悠乡思?或是感慨于故人的忠烈之情,而羞惭于自己的苟全?诗中均未言明。无限话语尽在潸然而下的“千行泪”中。

创作背景

  庾信是梁朝著名的文学家。侯景之乱初步平定时,梁元帝派他出使北方的西魏,被西魏留下不许南归。庾信十分思念南方的故国。这首诗是他在北方收到王琳寄给他的信以后所作。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猜你喜欢
馆娃宫殿压云头,自昔登临隘九州。
云浪长风三万顷,苍烟古木二千秋。
宾僚谁伴作诗苦,父老竞传敷政优。
想见归骖穿夜市,月边灯火满西楼。
羸兵瘦马犯黄尘,自笑区区梦里身。
不是对花能伏老,自绿无酒可浇春。
校书天禄陪群彦,曦发阳阿遇故人。
三百六旬如此少,更添香火坐逡巡。
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千门柳色连青琐,
三殿花香入紫微。平明端笏陪鹓列,薄暮垂鞭信马归。
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岩下偃荆扉。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佞夫苟贱粪甘尝,馀子危言袭故常。若使秉彝犹未灭,也须泚颡细思量。

梦怀谏纸立前厢,梦觉披衣起纲详。
斗断章取义旧谣仍搞奏,籯金往训觉增光。
穹官贤职一时事,令子直臣千载香。
报答君亲良月日,未应垂钓老沧浪。

二年老眼暗兵尘,今日逢君喜事新。结伴还乡有成约,不应先作北归人。

东方龙君嫁龙女,雷车彭彭载风雨。
神奸夜邀髑髅语,碧草无光愁露渚。
鲛宫绡寒珠泪泣,鸾裙行烟翠痕湿。
阿环娇小不成妆,帝子霜田作汤邑。
胭脂蒙土吹海腥,阳侯击浪玻璃声。
湖边地皮薄如纸,长堤卷作长江水。

篝车声起又初冬,山下人家半业农。閒踏前村红叶去,寻他田叟话丰凶。

江头春泥妨踏春,闭门守春春著人。问春著人作何味,半酣美酒听韶钧。

雄冠南来二百州,相君金虎领貔貅。西山云气三天竺,东海潮声八月秋。

圣代只今文物盛,名藩自古庶民稠。狂飙一夜烟尘起,太白行天大火流。

吴会雄藩实壮哉,薇垣高倚海天开。云连楼阁笙歌市,日照湖山锦绣堆。

万国舟车通货殖,四方冠盖集英材。悲风吹破繁华梦,鼙鼓声中半劫灰。

入山不见山,但见古柏树。此柏不知几百千万株,黛色霜皮看无数。

高者如立低如赴,横者如卧斜者觑。三三五五各盘踞,当面齐来迎我步。

溪转山回见梵宫,老僧导我幽处去。层阁俯碧泉,游鱼乐相聚。

修篁杳以深,亭午留宿雾。此时心地忽超然,可惜洞天难久住。

长啸谢山灵,行行日已暮。马影乱斜阳,小桥危可渡。

沿溪出深山,停鞭时回顾。梦耶非耶心忡忡,天光岚影杳何处。

晚烟苍茫平楚流,指点不是来时路。

梵志死去来,魂识见阎老。读尽百王书,未免受捶拷。

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

何处飞泉不作龙,台高玉女自清风。忽然天际生奇想,定有真人出上宫。

谁将短笛怨中吹,肠断孤鸿对落晖。宾馆正逢尘榻下,秋江又报客帆归。

天涯同榜几人在,江左前朝旧事稀。却忆太平门外路,隔湖烟树雨霏微。

斗大孤城扼暨阳,留将遗发见高皇。惨罗雀鼠充军食,尽化沙虫吊国殇。

此日冠裳新俎豆,当年竹木旧戈枪。阴风萧飒栖霞寺,毅魄常存振大纲。

思君无那路重重,何处山形是九龙。
蒋诩门前三径竹,陶潜宅里一株松。
汲泉酿酒添新瓮,留客裁诗入暮钟。
今夜阑干挂春月,清光可似别时浓。

慷慨寰中事,乾坤此寓生。风泉满清听,草木变秋声。

迂拙成何用,清狂亦累名。通才新献颂,犹喜说时清。

危楼曾共倚阑干,杨柳春风分外寒。今日登临虚怅望,青山争似去年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