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
慈姥矶,在慈姥山麓。慈姥山,又名慈姆山,在今江苏省江宁县西南、安徽省当涂县北。《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江宁府”条下云:“慈姥山,府西南百十里,以山有慈姥庙而名。积石临江,崖壁竣绝。一名鼓吹山,以山产箫管也。山下有慈姥溪,与太平府当涂县接界。旧志:慈姥港泄慈湖以东之水入江。近湖又有慈姥矶,今曰和尚港。”
这首诗写作者辞家出门,有友人送至矶下,时值傍晚,夕阳的余辉洒在平静的江水上,波光粼粼,沿江远远望去,只见两岸炊烟袅袅,充满诗情画意。作者和友人一同欣赏着这令人陶醉的山水画图,似乎暂时忘却了离乡的悲愁。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送他的友人就要乘舟回去了。他望着远去的船儿,但见滔滔江水,漫漫沙滩,和那峻峭的崖壁连接成一片,两岸的层峦叠嶂笼罩在沉沉暮霭之中。面对这无穷的大自然,客居异乡的游子眼睛湿润了,一切都变得模糊了。他呆呆地望着友人远去的归舟,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所以沈德潜说:“己不能归,而望他舟之归,情事黯然。”这是最令人难堪的了。
沈德潜又说:“水部名句极多,然渐入近体。”像这首诗的五、六两句,就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杜诗“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即脱胎于此。“野岸平沙合”是近景,“连山远雾浮”是远景,写景状物,细微贴切,对仗工整,声韵合谐。特别是“合”字、“浮”字,用得极为精当,可谓形象传神。这也是何逊常用的句法,如《春夕早泊和刘咨议落日望水》诗云:“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中浮。”而就整首诗的声律格调而论,已俨然唐律了。难怪沈德潜说:“五言律,阴铿、何逊、庾信、徐陵已开其体。”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浙东冠盖屡追随,三日深杯醉不辞。踵接尚惭登第晚,神交长恐渡江迟。
观中桃树谁应种,笛里梅花可奈吹。一见好诗还技痒,欲颦无力效西施。
人生三十为一世,失却少年安可悔。朱颜销尽四十来,昔日风情竟何在?
功名自是销人物,败德丧真作吾害。不妨小待老堪赠,付与世间偿宿债。
平生心得祇乘兴,百折千磨终不坏。文字缘深岂易抛,色尘意起殊难戒。
江山满前花竞发,性不能饮亦已醉。向来不信说天公,后世知音应有采。
轻暖轻寒,疑晴疑雨,坐人水阁当中。正金羊晕蜡,玉马摇虹。
是春花影。春鬟影。乱酒边、香脆云松,沉沉夜色,深深笑语,密密帘栊。
却喜带醉生慵。尽眉疏痕翠,靥浅涡红。更冰弦细擘,茜袖低笼。
是春欢曲。春愁曲。奈凄凉、座有吴侬。梦回人远,门开天晓,日上烟空。
错节盘根任所天,大行山顶静鸣弦。无端谱作思亲操,纵有南薰也冷然。
楚江涵远润,衡霍动灵光。哲辅乘时出,醇儒翊运昌。
卿材三策秘,帝眷九迁良。绛灌功难并,夔龙让未遑。
殿前推执法,海内颂惟康。久缺埋轮使,仍多题柱郎。
谁人持国纪,特与励官方。密勿来申命,吁谟足大匡。
中丞亲佩印,副相独登堂。文采兰亭聚,棱威柏府彊。
朱轩排晓雾,白笔丽秋霜。斗自驺幡解,邪因廌角藏。
格天封事切,名世表仪庄。班剑连珠舄,微镫映紫囊。
鲍宣怀直亮,熊远著清刚。峻若盘雕鹗,祥犹集凤凰。
读书还见士,授简更飞觞。俭匪菑川被,贫逾蜀郡桑。
黑头公望重,黄发寿朋臧。蓬矢今初度,缇灰恰肇阳。
莫穷薰草历,无算吉云浆。玄鹤金庭迥,丹蕖玉井凉。
上尊膺秬鬯,仙乐播笙簧。一德真同泰,祈年衍庆长。
凄凄秋已厉,蟋蟀悲鸣吟。君子在天末,相思日以深。
所怀不易达,愿欲托遗音。百劳飞不极,彼哉谅难任。
仙人王子乔,勤勤怜我心。招手游天阙,飞步凌遥岑。
天上何所睹,织女思同衾。渐台难独居,河汉浩淋淫。
空言良会燕,北斗安能斟。
彩云满湖莲叶多,佳人荡舟湖上歌。盈盈玉腕卷香罗,清声入云扬翠蛾。
隔花双桨出复入,风露满身香气湿。手中摘得青藕子,肯把芳心向人掷。
妾家住在南湖西,南风送船北风归。日暮风高浪不息,鸳鸯在梁戢左翼。
倾吴佐越早经纶,朝市风波猛乞身。不道五湖春浪急,蓬窗还有捧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