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池送朱二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当年襄阳雄盛时期,镇守襄阳的山间经常在习家池醉饮。
相随而来的钓女,来到池边,竞相窥视她们自己妆扮过的映在池中的倩影。
清波荡漾荷花盛开,依依垂柳映绿了水岸。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参参:草木茂盛;细长的样子。
往日的繁华已经消逝,人物也不似当年,四望习池已变得一派荒凉,人迹稀少。
往日意气风发豪华风流的一代人物都不见了,只有荒草露水沾湿着游人的衣服。
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
一直到红日渐斜,远行人才上马而去,此情此景见之无不令人感叹此地的荒凉。
诚恳而来是为寻找通向世外桃源之路,既然如此,只好归去,做一个赤松仙子隐逸罢了。松子: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神农时为一说为帝喾之师,后为道教所信奉。《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松子家”,指学仙求道雨师。的隐逸者之家,即孟浩然的隐居处。
注释
高阳池:即习家池。
朱二:孟浩然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简析

  此诗写了习家池往日的绮丽繁华,与眼前的空寂冷落,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实是浩然心中的理想和眼前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写意。此诗当作于他的晚年,诗中也可见浩然仕途彻底无望之后,真正归隐的决绝之心。同时从诗中也为读者流露了如下信息:晋代的襄阳其雄盛和繁华是胜于盛唐之初的;另外就习家池而言其荒凉和破败,远非近代之事,而是唐已如斯了。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帊子分香,罗巾拭泪,别来时、未觅凄惶。上得船儿来了,划地凄凉。可惜花前月里,却成水远山长。做成恩爱,如今赢得,万里千乡。
情知这场寂寞,不干你事,伤我穷忙。不道是、久长活路,终要称量。我则匆匆归去,知你且、种种随娘。下梢睚彻。有时共你风光。
倚崖开翠屏,临潭置苔石。
有所独无人,君心得未得。

裘马翩翩出建章,青楼日日拥红妆。才开春酒荼蘼色,说甚金茎露未尝。

步芳径,又草绿门闲,花红砌映。怅废池桥畔,难开旧奁镜。

婵娟应共春光去,谁向湖山讯。漫褰衣、去上林亭,自循苔磴。

名胜恁休问,剩瓦砾凄迷,泪痕清莹。惆怅荒台,题咏尚能认。

繁华逝水归肠断,娇困风吹醒。待何人、携酒重来酩酊。

槐江迢递玄圃丘,槐眉勒铭三千秋。觞宴西池一托乘,苕华四照清瑶流。

瑶流南出开林麓,昆墟小似东旸谷。其前光气发玄䃤,其下凝膏灌丹木。

自昔梅花万树曾名村,璇房七十历历今犹存。河宗献宝贝宫上,象罔求珠赤水源。

仙峤未易攀,仙箓未易言。君为白鹤道人几代孙,瓜山之后为清门。

藏室万卷殆钟阳之瑜瑾,著录千家尽羭次之婴垣。

亭中琼醴日应荐,阶前玉树春更繁。君乎游哉,其乐不可谖。

望瑶林兮明霞,寄瑶林兮疏麻。我居不远㻬琈洞,为我一采琅玕花。

大江千里流炎日,暑气波光互蒸湿。火云压风空不来,舟中苦热何太剧。

坐睡昏昏汗雨流,对食欲餐还复休。扣舷直欲发狂叫,安得少昊回清秋。

安得少昊回清秋,一洗烦热情悠悠。

一更里,擒意马。猿猴儿,莫颠耍。大悟来,心地觉清凉,管自然都放下。本来面目常潇洒。真清净,更幽雅。更减口颐养气神全,按四时,

玉立堂堂紫桂枝,云川中隐寓天涯。风神萧散能谈道,格调清新解作诗。

鄙论我甘蒙酱散,雄材君已露囊锥。澄澄胸次人谁识,祗有清风明月知。

籀文漫灭藓花残,胆怯旁人不敢看。飞去暗防风雨夜,握来光射斗牛寒。

曾成歃血诸侯约,肯受无鱼下客弹。宝匣秘藏英气在,提携终拟斩楼兰。

峡山削出青嵯峨,峡水匀成绿不波。
屯平山林未能得,奈此猿声朝夕何。
六龙骧首晓駸駸,七圣陪轩集颍阴。千丈松萝交翠幕,
一丘山水当鸣琴。青鸟白云王母使,垂藤断葛野人心。
山中日暮幽岩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自从飞鞚到人寰,最忆城南香水湾。旅舍一凉来好雨,竹床昨夜梦青山。

藕花风绕湖三面,红豆阴输屋半间。更有西邻垂白叟,来言玉桂待同攀。

故园修竹映松关,一曲溪流万叠山。五老天低溪日近,三山台古白云閒。

平村烟树连空阔,远浦渔舟自往还。无那别来怀梦想,凭君写入画图间。

卷幕风来满殿凉,晖晖红日上回廊。
郢坊初进酴醾酒,别是人间一种香。

生平雅志在林溪,故里尘昏未定栖。晚向琼台谐问舍,喜当淮塞罢鸣鞞。

出郊剩喜园亭胜,策杖应须酒榼携。随意一觞兼一咏,醉言无次亦无题。

微酸梅子始生仁,莺老花残迹已陈。
一夜南风移斗柄,明朝烟柳不关春。
地因培客土,凡草有时生。

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

舞衣初著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沈醉倚三郎。

百计留春春不住。褪粉吹香,日日催教去。心事欲凭莺语诉。流莺划地无凭据。
绿玉阑干围绮户。一点柔红,应在深深处。想倚翠帘吹柳絮。浅颦惆怅芳期误。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无似有,游丝细;聚复散,真珠碎。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