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圉论楚宝

先秦·佚名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楚国大夫)王孙圉在晋国访问,(晋国国王)定公设宴招待他,(晋国大夫)赵简子(佩带着能发出)鸣响的玉来和他相见,问王孙圉说:“楚国的白珩还在吗?”(王孙圉)回答说:“在。”简子说:“它是宝啊,价值多少啊?”(王孙圉)说:“没(将它)当成宝。楚国所当成宝的,叫观射父,他能发表(上乘的)训导和外交辞令,来和各诸侯国打交道,使我国国君不会有什么话柄。还有左史倚相,能够说出(先王)的训导和典章,陈述各种事物,朝夕将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国君,使国君不忘记先王的基业;还能上下取悦鬼神,顺应了解它们的好恶,使神不会对楚国有怨怼。还有叫做云连徒洲的多草之湖,金属、木材、箭竹、箭杆所生产的地方啊,龟甲、珍珠、兽角、象牙、兽皮、犀牛皮、羽毛、牦牛尾,用于军备,来防备未料的患难;也用来供应钱财布匹,以馈赠给各诸侯们享用。如果各诸侯对礼品感到满意,再加之贤相们的训导和外交辞令;有患难的防备,皇天神灵相辅佑,我国君王能够免于各诸侯国之罪责,国民也得到了保障。这才是楚国的宝贝。如果说到白珩,这只是先王的玩物,哪称得上是宝啊?”

  “我(圉)听说所谓国家的宝,仅有六方面:圣贤能够掌握和评判万事万物,以辅佐国家的,就将他当做宝;足以庇护赐福使五谷丰登的宝玉,使(国家)没有水旱的灾难,就将它当做宝。足以(准确)布告福祸的龟壳,就将它当做宝;足以用来抵御火灾的珍珠,就将它当做宝;足以防御兵乱的金属,就将它当做宝;足以供给财政用度的山林湿地沼泽,就将它当做宝。喧哗吵闹的美玉吗,楚国虽然是野蛮偏远(的国家),不可能将它当做宝的。”

注释

①王孙圉:楚国大夫。

②赵简子:晋国执政。白珩:楚国著名的佩玉。

③观射父:楚国大夫。训辞:指外交辞令。

④左史: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⑤上下:指天地。说:同“悦”,古人观念,史官能和鬼神交往。

⑥薮:多草的湖泽。云:云梦泽,在今湖北。徒洲:洲名。

⑦玉、马、皮、圭、璧、帛等物,古时都可以称为币。

圣:指通达事理者。制议:谓安排妥当,使各得其宜。

臧否:吉凶。

(8)薮:大的湖泊

古今异义词

聘 出使访问

几何 多少

物 事

享 用酒食招待

赋 兵赋,军事物资

币 礼物

皇 大,崇高

赏析

  王孙圉虽然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但他对于宝物的见解至今还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个国家应该看重什么呢?是人才,是土地山水。因为古代认为某些玉石,乌龟,珠宝具有灵气,所以也被作为宝物,但是,纯粹是装饰品的白珩却不在宝物之列。所宝唯贤,是本文之主论。这就与赵简子形成鲜明的对照,简子看重的是佩玉,在外国使臣面前有意弄得叮当作响,想炫耀一番。文章前后照应,开头写赵简子“鸣玉以相”,最后以王孙圉认为这是“哗器之美”照应。文章结尾虽然没有写赵简子的反应,但我们读了王孙圉的一席话,完全可以想见其尴尬之状,是令人深思的。

  猜你喜欢
簇簇菰蒲映蓼花,水痕天影蘸秋霞。
分明似个屏风上,飞起鵁鶄一道斜。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百二山河空壮。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
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临风酹酒,堪笑谈话觅封侯。老去英雄不见。惟与渔樵为伴。回首得无忧。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嶢阙丛霄旧玉京,御床忽有犬羊鸣。
他年若作清宫使,不挽天河洗不清。
小桃庭前祗一株,无数花开艳新绣。
破蕊脉脉向人笑,闹枝酣酣索春闹。
只见蜜蜂来往喧,不道双燕共时候。
醉吟绕花日几遭,坐卧欲来花下就。
东风昨夜忽颠狂,晓枝点检不依旧。
惜无锦帐阔百步,遮藏免被风力骤。
小儿地上拾乱片,犹爱残香再三嗅。
桃兮开落奈汝何,却取馀杯醉春昼。

雾雨三日天沉阴,西溪水长二尺深。土濡新竹有生意,池满文禽无住心。

竹根苏活赖此雨,禽亦归飞戏烟浦。去留虽异各欣然,抽萌哺子全其天。

罗浮有游客,始自陆大夫。迩来二千年,游者繁有徒。

纷纷啖名客,摩勒伤山肤。罗浮古仙人,多半仙之儒。

流传但仙诗,不见留仙书。鲁公昔兵解,棋局山中娱。

不闻古钗脚,重见神仙都。服食求神仙,往者有髯苏。

曾书丹灶字,变易今非初。朝斗坛已荒,洗药池亦芜。

我书本意造,下笔犹踟蹰。青城不敢唾,浪墨宁非污!

尔徒思铭功,盍勒狼居胥。一笑且长吟,仙酒倾百壶。

山灵惊知己,此客千古无。

山色落层城。部为尘多减旧青。只有看山前度客,愁生。

独倚高楼眼倦横。

檐角暮云停。怀远伤高泪欲倾。昨梦横汾西去路,声声。

塞雁惊寒不忍听。

霜日炫晴昼,意行春色随。
平林花淡淡,荒墅草离离。
竹径通幽处,山云薄暮时。
壶觞情未极,飞鞚返青丝。

暴雨随云骤,惊雷隐地平。好风摇箑透,轻汗挹冰清。

团团明月照孤村,瑟瑟悲风到荜门。累得低徊夜深坐,恐劳归梦欲消魂。

西厅东阁总诗鸣,天籁相关触处生。京国故人多老病,洛阳才子独声名。

风云幸际文昌运,松柏休忘岁晚盟。他日江湖携手去,尽渠蚊睫有焦明。

树藏修竹竹藏门,门外清流几股分。行过小桥人不见,背阴花气隔墙闻。

嗟行人之蔼蔼。骏马陟原风驰。
轻舟泛川雷迈。寒往暑来相寻。
零雪霏霏集宇。悲风徘徊入襟。
岁华冉冉方除。我思缠绵未纾。
感时悼逝凄如。

景物川原里,间关岁月中。官榆丛自碧,山杏远能红。

沙壅桓侯垒,云封尧母宫。不逢燕赵士,歌哭为谁雄。

梦里梅关眼中血,今夜分明在秋月。峰峦樵悴兵戈后,惨淡烟霞写离别。

去日板舆素輀返,魂兮归来悄难说。有弟有弟亦夭折,使我肝肠横断绝!

漠漠蒹葭断渚连,烽亭亭鼓报更传。
回风吹树缆初系,斜月照蓬人未眠。
雁足寄书怀岁晏,蟹鳌新酒及霜前。
沧茫远浦寒灯外,尚有渔郎夜扣舷。

赤熛扬明威,旱魃煽其怒。炎炳谁操持,阴阳失调护。

万里烧长空,四围燃火树。草木燋乾枯,飞鸟不得度。

泉壑绝涓流,禾苗尽偃仆。仰食资东瀛,舟楫来何暮。

敢望盈箱求,翻遭闭籴误。一粒一酸辛,负挈满道路。

吁嗟中泽鸿,几为涸辙鲋。贤哉良司牧,下车询农务。

丰歉递相寻,灾祲亦定数。胡兹孤岛黔,奈何抱沉痼。

圣世宏宽仁,轻徭复薄赋。无如瘠土贫,风旱频年遇。

生计窘耕渔,颠连憯莫诉。我民竟何辜,对天默呼吁。

方版疏一通,云坛香一炷。有谪则祸予,莫俾民太苦。

忽然触石云,散作漫天雾。阴霾昼迷濛,玉虎晨鸣呴。

列缺并飞廉,屏翳齐交互。须臾沛滂沱,岸谷倏崩注。

或为空中丝,或似草间露。连朝积霪霖,十日沃沾霔。

化泽遍均匀,天公周布濩。村墅沐新膏,原田发生趣。

农夫拜官赐,一祷逢甘澍。早谷馀高粱,晚季卜秋穫。

花生绵根荄,朱蓣长园圃。幸无台飓伤,又免蝗螟蠹。

米价渐渐低,粮运源源赴。更须惩奸商,专市亦可恶。

开仓议平粜,救荒良有具。驱鼠防穿墉,彻桑及未雨。

惭予枵腹谈,迂腐呈俚句。蒿目怜苍黎,空拳策富裕。

再三白当途,缓急慎所措。愿奉太平觞,讴歌乐含哺。

十年自占优闲地,一札传来归夜台。不惜官阶未极品,胸中生意尚无涯。

巧制新章拍拍新,金罍巡举助精神。
时时欲得横波眄,又怕回筹错指人。

物外飞泉境最赊,羽人曾此事黄芽。炉经劫后无馀火,鼎落岩前有旧砂。

雨过每藏瑶草涧,云深不见赤松家。莫言遗世无消息,服饵年来似可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