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 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 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 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 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 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繦至 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闲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 也。
故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 之民乎!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司马迁在货殖列传里表达的经济思想,无论如何赞誉也不为过。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司马迁还具有那么清晰的经济自由的思想,他关于经济活动以及商人的看法对当下中国也是有极大借鉴意义的。在政府和民间经济的关系上,像“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样的观点在时下中国听来也有振聋发聩之感。
司马迁的这个经济自由的思想影响了历代中国人,并且还会继续影响下去。他的民本的思想以及对商人求利平和开放的心态,已经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货殖列传》是论述春秋末年到汉武帝年间的社会经济史的专章。在序文中,作者驳斥了老子的“小国寡民”的历史倒退论,肯定了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合理欲望,并试图以此来说明社会问题和社会意识问题。他认为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必然推动社会生产的分工和社会各经济部门的发展,而人的道德行为又是受他占有财富的多少制约的,从而谴责了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垄断政策,抨击了当时以神意解释社会问题的唯心主义观点。
禹功远矣世犹思,谁谷吾州赖两陂。待与閟宫碑岁月,并为神作送迎诗。
乌巾白角云锦裘,长胫肮脏高结喉。王孙自是真龙种,世上悬知无此俦。
醉里哦诗诗欲就,风月平欺两肩瘦。秋风为神玉为骨,画手何从写奇秀。
仇池客多谁在亡,高准虬髯唯汝阳。紫皇苦欲奏璈语,此曲至今空断肠。
肠断公歌侍儿拍,瓮里黄柑自春色。老坡不见空凄然,此诗此意无人传。
客舍空山里,丛祠古道旁。飘飘云外思,兀兀酒中藏。
巧丽诗无敌,惊窥首一昂。缄封休浪出,珍重锦为囊。
我梦听月楼巳久,不意今生登此楼。楼前湘水腻碧玉,细细纹波送远秋。
我有狂歌知者谁,古人不作今人疑。夜阑酒熟相对笑,男儿不受双眸欺。
我今归卧蒸南谷,黄菊将开酒将熟。烂醉三万六千年,柳生左肘石穿肩。
君勿疑我不相就,听月无声月自圆。
发脱冠欹衰态多,日长犹赖饮无何。阿对泉头布衣老,谢公墩上美人过。
青松岂代麈尾柄,如意莫击珊瑚柯。挍书天禄馀事耳,迟子考槃同涧阿。
双丸跳昼夜,四序判春秋。屈指百年内,寄迹同蜉蝣。
胡为撄世网,役役多所谋。白日凋朱颜,衰老归一丘。
形器委寒灰,芜秽不可收。伤哉醯鸡人,谁识梅生俦。
中山卫叔卿,期我于瀛洲。云车白羽驾,蓬壶恣遨游。
金膏为我餐,玉液为我馐。愿言出锦囊,开笈十二楼。
息心入冥默,毋为害马蹂。道深虽难几,精微庶可求。
脱屣谢时辈,世事空悠悠。
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高车大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断送。金波潋滟浮银瓮,翠袖殷勤捧玉钟。对一缕绿杨烟,看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