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

道人习性似鸠偏,半世无家半住船。书画捲来刚一束,愁风愁雨过年年。

(1474—1561)明江西安仁人,家居南京,字元瑞,一字子振,晚自号坦上翁。博学能诗文,与顾璘、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正德间为绍兴知府,以不谒谢刘瑾,罢官为民。瑾诛,再起。累官工部尚书。以力求节用,忤中官,勒令致仕。家居三十余年,赋诗自娱。晚年欲造楼,财力不足,乃悬篮舆于梁,曲卧其中,名曰“神楼”。卒谥清惠。有《刘清惠集》。
  猜你喜欢
瑶池罢游宴,良乐委尘沙。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
静谈云鹤趣,高会两三贤。酒思弹琴夜,茶芳向火天。
兔裘堆膝暖,鸠杖倚床偏。各厌池笼窄,相看意浩然。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细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无处著春光。天上飞来诏十行。父老欢呼童稚舞,前江。千载周家孝义乡。草木尽芬芳。更觉溪头水也香。我道乌头门侧畔,诸郎。准备他年昼锦堂。

妹年三十弃我去,不能哭汝哭我父。我今六十仍加五,汝骨恐作虞山土。

柔徽令则可指数,痛无彤管为挥吐。呜呼崦嵫之日不可留,人生寿夭同一丘。

沙树历历沙草荒,江上谁开刍牧场。马群所聚凡五十,饮秣而俯嘶而昂。

寐讹浴涉踶且骧,或乳或驻或轧疮。三纵五横不成行,若驓若?青紫黄。

乌骓赤兔照夜白,连钱桃花斗文章。牝兮牡兮未可辩,亦莫可识驽与良。

相骨相肉俱已矣,老夫两眼徒茫茫。但爱各各无羁缰,自纵自得肥而駉。

肥哉肥哉空老死,未试何以知尔长。我知马亦待驾御,人马两得气始扬。

请看沟汗流血浆,争前欲逐左贤王。追风掣电一般走,五十之中当有彊。

腻滑青螺宝髻黏,金盘香水吸寒蟾。指尖巧弄琅玕影,楚发轻披云母帘。

掠雾暗疑星点点,拂波深见玉纤纤。起来乱绾慵双凤,熏彻沉檀强自添。

一船书画归何处,三凤家风说至今。当日典型犹在望,前朝乔木已成阴。

筱云旧第经过熟,芸阁遗编奖许深。再拜宜为丈人行,心香一瓣寄长吟。

舍东日初上,堂南雪已消。鸟声弄新霁,春风动柳条。

学道心未降,端居生寂寥。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

夕扉还自掩,弯月已翘翘。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

杨柳阴阴乳雀飞,可堪相见复相违。
南风草色连江舍,北阙钟声绕禁闱。
盛世一官随处好,故人千里几时归。
欲知后夜相思意,疏雨寒松独掩扉。

细雨濛濛泻绿渠,时逢野老担园蔬。万竿修竹萧疏影,半坞长松僻静居。

茶市将忙初试剪,秧田未插尚悬锄。个中别有王维画,一树梅花一草芦。

怜君璚树姿,赠君菤葹草。心断竟何言,梦绕燕关道。

何郎闽越英,畴昔昧平生。邂逅同衾宿,夷犹共舸行。

繁台半床梦,颍水一篙清。俄顷胶投漆,难忘此日情。

六诏烽烟说不真,十年鼙鼓惨滇尘。玉龙金马无家别,铁柱香岩有梦亲。

庾信江南哀作赋,杜陵峡北泪沾巾。关河万里黄云起,渺渺愁予风打蘋。

渔翁收网处,衰柳自穿鱼。

二三尺雪山藏路,一两点花春到梅。
将此赠君持不去,请君收拾早归来。

留都建天府,控引万方遥。日月通黄道,星辰丽绛霄。

禁闱三岛隔,御扆五云飘。一恊尧年瑞,欢声动市朝。

微茫炤影一镫残,追数从前绪万端。慷慨有头迎白刃,飘零无梦到黄冠。

思亲地下伤心极,忆妹天涯会面难。此夕一杯难强进,春风送暖骨犹寒。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