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杏馆是辋川园林中的重要建筑,馆在山之最高处。
诗的首二句写题面。“文杏裁为梁”,从司马相如《长门赋》“饰文杏以为梁”化来。文杏是极其名贵的杏树品种,据《西京杂记》卷一记载,当初修建上林苑时,群臣和外地纷纷贡献名果异卉,其中杏树珍品两种,即文杏和蓬莱杏。以后文杏在关中一带逐渐普及。文杏馆的得名,大抵因馆前植有文杏;而诗中却说“文杏裁为梁”,这就如同《楚辞·九歌》中的“桂棹兮兰枻”,意在夸饰馆的高雅。“香茅结为宇”,意谓用香茅结屋檐。香茅是一种有香味的茅草,又名茅菁或琼茅,生长于湖南和江淮之间。文杏馆的茅草也大有讲究,有香味,自非普通的低矮茅舍可比。立馆而不求华丽,茅庐而以馆名,这就使“文杏馆既区别于权贵势要们的亭榭馆阁,也区别于老杜浣花溪畔的经不起八月秋风的茅屋,它是高人王右丞啸傲流连之所,体现了主人的性格特征。
三、四句写其地之高。“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栋里有云,这是山居习见景象。而云自栋间出而降雨,人犹不知,则所居在山之绝顶可知。登过华山、泰山这样高山的人都可能有身出云表的体验:头顶是红日,脚下是云海,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此时尘虑顿消,心境格外舒坦。当诗人置身文杏馆,注视着奄冉四泻的流云,并遥想它“去作人间雨”的情景,他的心境将不再“惆怅情何极”(《华子冈》),而很可能变得平静而闲适。称山下为“人间”,诗人俨然以世外人自命。这样刻画文杏馆处境之高,迥出常情之外,动人遐想。
战马千群,戍旗一片,江东月又刚圆。凝妆艳粉,何异太平年。
楼上冰帘绛蜡,参差弄、凤管鹍弦。楼儿下,金蛾玉茧,风景倍嫣然。
碧天。何限事,一生能得,几度灯前。况春城不禁,拾翠寻钿。
忍负衫红钗紫,生生博、园画淩烟。归来晚,阑珊夜火,人立小门边。
尼父著《春秋》,大义揭星汉。功罪无匿情,是非有定案。
作史与论史,宜以经为断。后儒恣穿凿,如丝各棼乱。
收夸尔朱功,寿訾武侯短。蜀魏争正闰,岛索互诋谰。
冯道善变通,武媚宜郊祼。邪说既纷纭,大道日离畔。
矫矫赵夫子,朱墨久研钻。家贫出负米,宾席弄柔翰。
《六经》贮巾箱,三史供点窜。上下数千年,一一如珠贯。
笔挟董狐直,书过袁豹半。辩如悬河注,目如岩电烂。
论准《过秦》核,语陋《美新》谩。示我两卷书,明窗得吟玩。
潜德有必彰,奸谀死无逭。南山岂可移,先零何足按。
霍若雺雾披,涣若春冰泮。《明史》今未成,授简多疑惮。
白头虽有期,青竹何由汗?如君著作才,固宜参史馆。
说经常硁硁,陈史亦侃侃。形诸直如笔,千秋事可判。
庶禀鲁史程,得随游夏赞。惜哉擅三长,无人置一算。
抱书菰芦中,慨然发永叹。
暗门风雨作团扇,淡色江山开半面。思翁一见认范宽,不敢评量同画院。
院师突过张都尉,绍熙格比淳熙变。清波门外赐金来,妹子杨家字题遍。
此帧依然团扇法,四山雨急攒飞箭。千帆叠鼓涧殷雷,一道金蛇江划电。
高峰壁立湿空青,对影濛濛烟一片。舟人咫尺盼渔村,尽力篙撑潎波漩。
昏黑之间竽籁听,精灵恍惚蛟鼍战。迷茫竹树家何处,蓑笠柴荆忆如见。
得非寓意写湖山,未解归杭作归汴。秋山行旅题申戌,四秋前已归程羡。
院中名噪四十年,粉侯弟子工能谏。小楷鳞纹墨晕閒,耿耿元精穿素练。
补入杭入院画录,墨池半晌云涛眩。漫认蕉林小印章,试摸嘉定双丝绢。
一口吸西江,通身不隐藏。圣凡不到处,顶上放祥光。
绿杨飞絮落谁家,芳草年年长碧芽。蝴蝶有情春入梦,杜鹃无语夜开花。
短长续命同心缕,深浅盟言系臂纱。闲倚翠屏人独立,自薰兰佩待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