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清邑军队驻在彭,驷马披甲真威风。两矛装饰重缨络,黄河边上似闲庭。
清邑军队驻在消,驷马披甲威又骄。两矛装饰野鸡毛,黄河边上自逍遥。
清邑军队驻在轴,驷马披甲任疾跑。左转身子右拔刀,军中好像准备好。
清人:指郑国大臣高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清,郑国之邑,一说卫国邑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
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
驷(sì)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旁旁:同“彭彭”,马强壮有力貌。一说行走、奔跑貌。
二矛:酋矛、夷矛,插在车子两边。重(chóng)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重,重叠。英,矛上的缨饰。
翱(áo)翔:游戏之貌。
消: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镳(biāo)镳:英勇威武貌。
乔:借为“鷮(jiāo)”,长尾野鸡,此指矛上装饰的鷮羽毛。
逍遥:闲散无事,驾着战车游逛。
轴: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陶陶:和乐貌。一说马疾驰之貌。
左旋右抽: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抽,拔刀。
中军:即“军中”。一说指古三军之中军主帅。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高强。一说做好表面工作,指装样子,不是真要抗拒敌人。
这是一首辛辣的讽刺诗。在此诗作者眼中,高克带领的部队,战马披甲,不可谓不雄壮;战车插矛,不可谓不威武。可是清邑的士兵却不是在为抵御敌人随时可能的入侵而认真备战,却在河上逍遥游逛,耍弄刀枪;身为将帅的高克也闲来无事,只是以练武来消磨时光而已。此诗讽刺的对象是高克,而最终深深斥责的是郑文公的昏庸。
至于为什么说讽刺的矛头最终是对准郑文公,古代有一位论者分析得很有道理:“人君擅一国之名宠,生杀予夺,唯我所制耳。使高克不臣之罪已著,按而诛之可也。情状未明,黜而退之可也。爱惜其才,以礼驭之亦可也。乌可假以兵权,委诸竟上(边境),坐视其离散而莫之恤乎!《春秋》书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朱熹《诗集传》引胡氏语)。总之,在抵御外敌之时,郑文公因讨厌高克反而派他带领清邑士兵去河边驻防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全诗共三章,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表面上是在称颂他们,说他们的披甲战马如何强壮,奔驰起来又如何威风;战车上装饰着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壮盛;军中的武士也好,主帅也好,武艺又是如何高强。而实际上他们却是在河上闲散游逛。每章的最后一句如画龙点睛,用“翱翔”、“逍遥”、“作好”等词来揭出本相,其讽刺的手法是较为含蓄的。从诗的章法上说,三个章节的结构和用词变化都不甚大,只有第三章与前两章不同处较多。作者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以增强诗歌的气势和表现力,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郑风·清人》是批评郑国军队游戏离散的诗歌,为《诗经·郑风》的第五首。春秋时期,大小诸侯国之间战争频仍,攻伐兼并不绝于史。因高克带领的清邑部队不积极备战御敌,故郑国诗人作此诗以讽刺之。又据《毛诗序》,诗作者为郑公子素。
万壑千岩当坐起,断取越东山百里。世閒不见永和人,长有春风流曲水。
沧海日高开寺楼,楼上当窗僧白头。越僧世得钟张法,头白朝朝摹《禊帖》。
扣门客坐轩槛风,茶香酒煖笑语同。致君有道尧舜出,访古无人羲献空。
频说法书日西宴,萧郎缩手心无限。老僧抵掌僧雏睨,似谓慢藏旁欲谏。
语卿且勿谏,怀璧不可居。御史称有诏,明日将登车。
长安再拜陈玉除,欧虞俯首愧不如。年往运谢五百馀,钱生染笔中踌蹰。
石床闭绝昭陵夜,无复人閒第一书。
万卉当华春,讵复凛枯槁?弃士鲜外娱,抚心独秋老。
颇惭少女风,分和到襟抱。空院无鸟声,微吟静差好。
南湖矜褉游,车马竞潦草。方怨晨旭迟,旋嗟夕阳早。
均此芸芸生,谁真戛戛造?芳洲多堕红,流云影低扫。
水旱尧汤有,先天数可推。圣君得贤相,翻是太平时。
不作封侯想,潜踪已十年。屡因图画兴,辄起眺游缘。
群峭嵚?度,重峦崒嵂迁。商羊聊拄杖,款段忍加鞭。
出既胸襟旷,归尤景物全。灵区瞻谷口,胜处接城边。
颇得渊明趣,非同仲子贤。筑园容寄傲,著屐任周旋。
适意欣孤往,娱情倦忘还。崖高堪望远,地静觉居偏。
评石方僧孺,移花法道筌。斑红阶藓润,茸碧屋萝牵。
水阔波跳鲤,林深树曳蝉。抚松凭偃蹇,趁鹤步翩?。
淡淡堤摇柳,泠泠沼泻泉。春融芬岸芷,露浥袭汀莲。
舞蝶翻歌扇,浮鸥傍钓船。桥多修涧绕,路杳隔墙连。
芡实鸡头剥,蕟藤鸭脚缠。门低榕并亚,篱密槿添编。
引蔓葡萄架,薰芳茉莉田。果垂罗汉熟,花绽佛桑妍。
泛鹢回塘曲,盘蛇造洞巅。苔滋层磴滑,岩瀑一流悬。
题壁鸿留爪,窥渠鹭立拳。荷喧池过雨,竹暝径笼烟。
撒网危矶上,投壶小院前。蔬浇抽甲壮,菊种课丁虔。
穴土挖成室,诛茅构数椽。清宵虫语碎,晴昼鸟声穿。
格磔啼秦吉,?辀叫杜鹃。百株栽绛雪,万卷录丹铅。
风定云横岫,星稀月在天。楼台皆倒影,亭榭尽临渊。
避暑宾摊簟,嬉春女落钿。奚奴随倜傥,侍史列婵娟。
阮籍游而啸,嵇康懒与眠。茶甘烹雀舌,香霭爇龙涎。
古剑求三尺,名琴操七弦。诗观辞骆什,帖检换鹅笺。
妙笔挥毫素,寄书问太玄。锦贉装玳瑁,绣褫记嫏嬛。
钟鼎周陶铸,圭璋汉泐镌。爱根何日了,吟债几时填。
思苦陈无已,脾幽孟浩然。论文凭只眼,索句耸双肩。
枕上「逍遥传」,床头「内外篇」。师坡常说鬼,学晋每逃禅。
交挚相倾盖,讴和共扣舷。南皮从叶后,北面事曾先。
射覆词坛立,猜枚酒令宣。笙箫分雅部,醽醁醉华筵。
酿厌中山困,车乘下泽便。衷怀希魏野,气概仰张颠。
性拙薄戎算,平生轻峤钱。言狂人窃笑,癖怪我难悛。
默默嚣尘减,悠悠俗虑捐。有心追隐逸,无志慕腾骞。
况免饥寒逼,犹兼疾痛蠲。曾闻唐白傅,閒散即神仙。
侍养姑嫜合告归,重帏携妾昔相依。舆迎万里开颜笑,旆返三秋望眼饥。
菽水承欢知有训,苹蘩主馈凛无违。耄龄行祝家王母,又看萱堂介古稀。
地迥翻疑隔市城,重门尽日锁秋声。雨生深院心全爽,云散空廊眼正明。
沧海岂无珠未得,碧梧应有凤先鸣。乌台风采谁能似,雄辨悬河满坐倾。
挂席四千里,登临兴不孤。南浮指衡岳,北望接荆巫。
积水寒生晕,秋山淡欲无。诸君自廊庙,曾否忆江湖。
云萍小聚一亭高,风捲苍蒹起怒涛。胜会难忘黄叔度,新诗宜付薛阳陶。
花当倦后歌犹荡,酒到酣时笛亦豪。更喜西山来入座,分青此日为吾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