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其二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
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
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
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
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肃杀的秋季凉风已至,就该慎重考虑征伐之事了。
我们主公适时去出征,英勇大军出征讨伐孙权。
出征的船队覆盖江面,陈列的士兵遍布郊野。
征战将士思念着亲人,谁能没有眷念的感情。
抚摸着衣襟倚靠着桅杆,眷顾不已想着邺城。
让人同情《东山》主人公,鹳鸟长鸣唤起心中的悲伤。
日月运行不止,人处战乱之中,又怎能得到安宁。
古人随周公征战,一去就是三年。
主公的神勇之师,定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取胜。
舍弃与家人的深厚感情,为此次征战贡献力量竭尽忠贞。
只怕我力微德薄,作用还抵不上一个平常人,只有诚心报答无功而受禄的恩遇。
自己终日感慨,报恩的思绪萦绕于心。
建功立业只愿做先锋,哪还顾得上听鸣金而停止。
注释
厉:整肃。秋节:秋季。厉秋节,到了用兵的季节。据《礼记·月令》载:孟秋之月凉风至,始行杀戮之事。天子于是命令将帅,整顿军队,以征不义。
司典:主管刑法之官。详刑:亦作“祥刑”,指决狱应该审慎,善于用刑。
我君:指曹操。顺:适应。时:时令。
桓(huán)桓:武勇的样子。东南征:指征讨孙权。
泛舟:行船。盖长川:覆盖水面。
陈卒:排列起来的士兵。被:覆盖。隰(xí):低洼的地方。埛(jiōng):同“垌”,遥远的郊野。
征夫:出征的士兵。亲戚:亲人
恋情:依恋之情。
拊(fǔ):同“抚”,抚摸。衿:衣襟。樯:船的桅杆。
眷眷:依恋不舍的样子。诗人在《登楼赋》中有“情眷眷而桓归兮“之句,其“眷眷”之意与此相同。
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描写古代征战的生活和士兵对往事、故乡亲人的思念。东山人:指《东山》诗的作者。
喟(kuì)然:叹息的样子。鹳(guàn):鸟名,形状似鹤。感鹳鸣,鹳之鸣令人感伤
安处:安宁的生活处境,意谓没有战事。
恒:一作“常”。
公旦:指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
徂(cú):往。辄(zhé):就。三龄:三年。
神武:英勇威武。神武师,指曹操南征的队伍。
速平:迅速平定。
亲睦恩:指父母妻子之情。
输力:尽力。
一夫:一个普通的男人。
素餐:白吃饭,意谓不劳而食。
夙夜:早晚,即整天。恲(pēng):流露,形于颜色。
萦:缠绕。
羽:箭羽。先登羽,先行出战,喻建功心切。
金声:指军中鸣金收兵的号令。

赏析

  该诗开头至“喟然感鹳鸣”为第一段,描写了出征的时机和出征前的场面。首四句说明大军出征“顺时”“厉秋节”以及出征的目的“东南征”,接下来两句描写了出征大军军容强盛严整。然后笔锋一转由景入情,表达了战士离家乡赴疆场时的悲壮心情。尽管军容强盛严整,毕竟连年征战,诗人的厌战事情油然而生,于是“倚舟樯”“思邺城”。

  “日月不安处”以下十四句为第二段,为了一举平定天下而不再征戎,将士们决心舍命向前“输力竭忠贞”,赞美了他们竭尽忠贞一往直前的慷慨决心。起句先是自问“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而后对比典故再自答“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最后以“输力竭忠贞”“将秉先登羽”表述建功立业的决心和愿望。事实上,作者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在第二年的正月病逝于征战途中。

  全篇由景入情,层层升华,过渡自然,曲折宛转,尤为换笔换墨之妙。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猜你喜欢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塞北为君戍,江南是妾家。
遥知关外雪,正似岭头花。
天将物色助诗鸣,秋入吟肩句倍清。
欲为鲈专修故事,喜闻鸿雁寄先声。
脱身鞅掌鲈须早,过眼纷华梦已成。
它日柴桑许同社,为君漉酒具南烹。

溪上桃花如有语,怨君前日只空回。径须留客车投辖,相与浇愁酒漉醅。

我自马曹聊复尔,谁忧儿辈觉追陪。王郎醉墨题名处,尚有馀尊可再来。

两石湖边号公姥,状似老人何伛偻。何事双双化石来,多情不肯归黄土。

从来化石因望夫,武昌贞妇无处无。男子何因亦化石,鸳鸯相对为欢娱。

东向石公拜,汝岂谷城旧精怪。不然汉代修羊公,故向君王作狡狯。

西与石姥语,汝岂秦时采螺女。巫山十二芙蓉中,亦有望夫峰似汝。

我今学仙仙未成,愁将体魄归泉扃。他年亦欲化为石,恨无比肩一娉婷。

新妇前割肉,割肉为翁痡。翁苦膈食人,腹中粒米无。

门前十万寇,杀人肝脑涂。无从乞针药,鬼伯方呜呜。

救死何所有,所有惟肌肤。翁命系新妇,气绝只须臾。

抽刀向左臂,虽羸犹膏腴。一脔大逾寸,重可二十铢。

非方亦非圆,圭璧良不殊。血裹若绛雪,猩猩红不如。

聂切作和羹,翁食能无馀。胸膈忽荡开,病瘳不待晡。

贼众闻却走,毋犯孝妇闾。邻里竞来视,各请翁所需。

馈食悉精美,餍饫翁不臞。夫时在邗沟,亲友皆来趋。

夫名以妇知,称妇因称夫。不知夫视妇,芬芳长与俱。

无何先朝露,夫溘归黄垆。讣闻不欲生,欲殉忧诸孤。

呱呱尚可弃,堂上有舅姑。舅姑岂盘石,身衰同秋蒲。

匍匐灵柩前,奠馔无蒸雏。抽刀再割肉,右臂白如瓠。

左臂创末平,刀口成痈疽。疗翁未死前,割肉犹不辜。

夫既已奄逝,割肉何所图。肉岂惊精丸,刀圭魂昭苏。

三日苟不生,神即幽酆都。割之等泥土,祗自戕罗敷。

念己活君舅,天理庶不诬。为夫惜一脔,恩义何次且。

报生复报死,所捐非全躯。腥臊不足食,差胜充庖厨。

皇天令不死,五十犹勤劬。二男已成立,干禄知读书。

母肉尚馀几,一身半菀枯。在母如鸿毛,宁如惨自屠。

在舅如泰山,返魂因彼姝。在夫即牲牷,肥腯逾羊酥。

吁嗟夫在外,不得亲口珠。尊章与藁砧,骨肉何亲疏。

九泉歆此羹,味淡同瓜菹。十年不同食,所嗜忘其初。

忍死更几时,同穴宁踟蹰。为寿讵忍言,儿女徒欢娱。

未忘至百岁,蜉蝣归其居。

飞腾还拟秉钧衡,小试牛刀岂足惊。满目山川开壮丽,无边花草待欣荣。

瘴消楚越山多雪,春满湖湘水不冰。笑指梅花赋佳句,柏台风致有馀清。

故山麻麦旧家风,莫与儿孙说异同。不见明星见山色,冰消瓦解日头红。

迷祛惑去。正好修行做。清静是根源,真门户。切莫他寻,恐遗遗望仙路。闲闲更闲处。灵根元明,转转愈为开悟。功圆行满,唯有红霞聚。往昔得遭逢,亲师父。此则专来教长生诀,频频顾。方知今得度。便许相随,永永其携云步。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旷然馀万里,际海不见山。
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问乡无处所,目送白云关。

别来又见柳毵毵,漂泊盟鸥剩两三。此夕何人歌水调,一楼春雨梦江南。

年华丝竹心多感,老病风花酒易酣。安得扁舟乘兴去,独携秋卷访云岚。

淇园绿猗猗,昌谷黑离离。
谪仙砚池底,茁此两三枝。
辅以小峥嵘,标度尤崛奇。
愿坚岁寒心,勿为风雪欺。
听不厌鸾笙象板,看不足凤髻蝉鬟。按不住刺史狂,学不得司空惯,常不教粉吝红悭。若不把群花恣意看,饱不了平生饿眼。

比月同娇香有韵。两代春人,一样芳华影。依旧明蝉妆薄鬓。

不如孔雀情缘证。

秀石崇兰纷掩映。福慧双题,红叠绸缪印。儿女悲余笳鼓竞。

吟笺恨少孙文靖。

凉风已袅袅,露重木兰枝。独上高楼望,行人远不知。
轻寒入洞户,明月满秋池。燕去鸿方至,年年是别离。

秋老旅情深,潮落沙痕露。一片疏蓬荻岸风,似昨夜、蕉窗雨。

晓起莫凭栏,触目伤离绪。树里人家雾里山,都不是、来时路。

雕栏笼鸟无声。耽窗明。两两黄蜂抱蕊、刺纱棂。

凭湘几,匀银管,画绡屏。印出些些花样、粟纹轻。

一轩曾揭鉴为名,轩下方池彻底清。
坐客不须频拂拭,主人犹恐太分明。
一尘不染原无物,万象俱涵岂有情。
堪笑越湖三百里,等闲风浪不曾平。

北庭之北南山长,山围左右皆降羌。其俗剽悍错杂处,非示杀伐多披猖。

圣朝拓地二万里,酋长率服俱来王。控弦士马半耕凿,戊己校尉停边防。

寓兵于畋作军政,春蒐秋狝威遐荒。将军昨岁除天狼,简命秉钺来堂堂。

充国之谋定远略,揆文奋武昭龙骧。轮台九月气肃杀,乘时出猎山之冈。

八旗军士共结束,帜分赤白青玄黄。步伐止齐听使令,或应翼布或箕张。

雕弓入手鸣霹雳,骄马脱辔驰风樯。元戎腰横大羽箭,挽强作气吞黄獐。

耳后生风鼻出火,穿林跳涧捕逃亡。翩翩公子锦衣郎,人马俊逸不可当。

番回健儿铁裲裆,呼鹰放犬争趋啮。射麋丽龟取狐貉,恍同效须提壶浆。

合围阴山山欲动,远近震慑军威扬。队中不整即鞭责,几经申令逾三章。

国家习武本教战,尔辈何得干戎行。鲰生此日欣寓目,骖乘还许同翱翔。

登俎登器有典制,选时选地宜周详。《长杨》赋猎夙昔志,空山驻马殊徬徨。

将军罢围归虎帐,雄心对酒慨以慷。为言此地礼废久,须教有勇还知方。

风霜敢惜边境苦,兵甲自耀天庭光。夜深寒气入帷幄,起视山月烟苍苍。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