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把牡丹拟人化,把牡丹当做自己热恋中的情人。首联写去年与牡丹分别情景;颔联用巫山神女与武陵渔人两个典故,含蓄而深致地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眷眷思念和意外相逢的惊喜欣悦;颈联再现了与牡丹的深长情意,相知毋忘;尾联中诗人把自己与恋人牡丹相亲相爱之情推向高潮。全诗感情跌宕起伏,笔触细腻曲折,余韵无穷,极具艺术魅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别后重逢,有太多的兴奋,亦有无限的情思。面对眼前盛开的牡丹花,却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墨,把人世间的深情厚意浓缩在别后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泪湿红笺”句,诗人自己进入了角色,亲切感人。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为情人,笔触细腻而传神。“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故事,给花人之恋抹上梦幻迷离的色彩:担心与情人的离别会象巫山云雨那样一散而不复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在极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难得和喜悦。诗人用武陵渔人的故事和刘晨、阮肇的传说,给花人相逢罩上神仙奇遇的面纱,带来了惊喜欲狂的兴奋。两句妙于用典,变化多端,曲折尽致。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两句既以“馨香”、“不语”射牡丹花的特点,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行文显而不露,含而不涩。花以馨香传情,人以信义见著。花与人相通,人与花同感,所以“不语还应彼此知。”
以上六句写尽诗人与牡丹的恋情,末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安枕席”于栏边,深夜说相思,见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这两句想得新奇,写得透彻。
今年春事,又匆匆过了,画帘吹絮。昼掩蘼芜深院静,愁锁一庭香雨。
荫碧池塘,闹红台榭,都是鸠啼处。远山凝翠,有人还忆眉妩。
回想趁月移船,临风擪笛,多少闲情绪。却是旗亭花落后,零落酒边残谱。
巷陌饧箫,寺门茶鼓,总负寻芳侣。断肠无那,锦屏题遍新句。
送君后。沧江晚、望风几度搔首。雁边寒讯逗。破驿老枫,游倦时候。
天涯未负。怕负却、十围垂柳。素石清泉尽有。奈今夕,玉关情,祓清愁无酒。
知否。乱尘涨袖。夷歌野哭,销得残阳骤。庚郎魂断久。
迸入江南,玉龙哀奏。冰霜共守。剩一抹、峰眉依旧。
梦咽西窗烛瘦。待商略、白鸥心,回肠又。
厥草有佳种,灵味固无匹。丰内谢华干,卑丛类谦抑。
阳和散林彩,修修吐英特。濯影金屑泉,敷芬玉岩侧。
完馨重伊始,漙露浥其色。采掇屈柔腕,制之成我德。
三缄附贡品,遂入君子食。入鼎沸银浪,随风可倾国。
涤烦古有经,通仙讵堪惑。
官烛疏帘坐校文,力完赵璧始怜君。乾坤信有三生合,江汉真成两地分。
南省持平人似玉,东城赠别骑如云。宦游兼得家山乐,孤凤翩然百鸟群。
雄才伟抱走群儿,天遣相逢五管时。敢比延津双剑合,独怜远道十年思。
文章艺苑推麟角,魂梦江湖绕凤池。尚忆春官压桃李,名传张禄费猜疑。
闲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
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
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
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
山右古陶唐之遗,我歌唐风郁以思。近者乃有伏牛之里舞羊涧,若燎旋扑嗟既靡。
千载李韩不可作,幵州万族将谁托,赖尔循良荀与郭。
方今中外久一家,雁门日落无风沙。但使粟城谷山不告竭,何用秦壁赵垒相矜夸。
陈生四载燕市客,论文与我共朝夕,秋风送尔春寒色。
寒亦不足畏,热亦不足欣。此意孰相识,今有忻州李使君。
若过尹铎祠前路,还讯薛云谷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