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去年幕春的时节,牡丹花儿凋零了,我的眼泪打湿那深红小笺,怨恨与牡丹离别。
常担心这样的离别,就像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般一散不复聚,为什么又会像那武陵人邂逅相逢?
牡丹花散发芳香,传递着她的情意,虽然一句话不说,但彼此心灵相通。
只想在那花栏边安置下床榻,以便在夜深人静时,与牡丹花互说相思
注释
去春:去年春天。零落:飘零、凋零。
红笺(jiān):指薛涛纸,是诗人创制的深红小笺。
巫峡散:典出于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的故事
武陵期:指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意外发现桃花源仙境和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辜。唐人多把武陵渔人和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见王涣《惘怅诗》。
馨香:芳香。
枕席:泛指床榻。

赏析

  这首诗把牡丹拟人化,把牡丹当做自己热恋中的情人。首联写去年与牡丹分别情景;颔联用巫山神女与武陵渔人两个典故,含蓄而深致地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眷眷思念和意外相逢的惊喜欣悦;颈联再现了与牡丹的深长情意,相知毋忘;尾联中诗人把自己与恋人牡丹相亲相爱之情推向高潮。全诗感情跌宕起伏,笔触细腻曲折,余韵无穷,极具艺术魅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别后重逢,有太多的兴奋,亦有无限的情思。面对眼前盛开的牡丹花,却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墨,把人世间的深情厚意浓缩在别后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泪湿红笺”句,诗人自己进入了角色,亲切感人。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为情人,笔触细腻而传神。“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故事,给花人之恋抹上梦幻迷离的色彩:担心与情人的离别会象巫山云雨那样一散而不复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在极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难得和喜悦。诗人用武陵渔人的故事和刘晨、阮肇的传说,给花人相逢罩上神仙奇遇的面纱,带来了惊喜欲狂的兴奋。两句妙于用典,变化多端,曲折尽致。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两句既以“馨香”、“不语”射牡丹花的特点,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行文显而不露,含而不涩。花以馨香传情,人以信义见著。花与人相通,人与花同感,所以“不语还应彼此知。”

  以上六句写尽诗人与牡丹的恋情,末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安枕席”于栏边,深夜说相思,见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这两句想得新奇,写得透彻。

  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向情人倾诉衷肠的口吻来写,新颖别致,亲切感人,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扫眉才子薛涛多与名家唱和交往,其中真正让薛涛动情的是元稹。时任监察御史的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春奉命出使蜀地。元稹慕名而来,薛涛也久闻新乐府诗派的元稹之名,两人倾心交谈,作诗酬答,遂为知己。相别时,薛涛即作《牡丹》诗赠元稹归京。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猜你喜欢
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几家废井生青草,
一树繁花傍古坟。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
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四望田畴如掌平,孤峰拔起近苍冥。半山杰阁依空住,一炷清香下界馨。

石洞往看龙气黑,云龛夜见佛灯青。悔来不着登山屐,自扫天花礼上层。

青青杨柳水边桥。水迢迢。柳摇摇。缓引离觞,频驻木兰桡。我是行人君是客,俱有恨,总无聊。
冰澌波暖数琼瑶。舞晴飚。拂春潮。一片别魂,销尽遣谁招。不似严阳山上雪,魂易尽,雪难销。
得陇还为望蜀谋,贪心来往似江潮。
谁知一死乃所欠,若曰四休渠不消。
田氏三千一食客,元家八百斛胡椒。
更烹侍妾充肴馔,何事贫颜但一瓢。
春晓轻雷,采彩洲上清明雨。
乱云遮树。暗淡江村路。
今夜归舟,绿润红香处。
遥山暮。画楼何许。唤取潮回去。
闽粤诸侯地,春风尽去思。
三年歌德政,万户绘生祠。
位极聊方伯,谋深必帝师。
待公安社稷,四海被恩私。

帝省礼门,爰毓之祥。俾女于宋,而妃于张。宜尔宗祧,宜尔舅嫜。

帝宁不勤恤,而张是痡。有凤九苞,殈于天衢。琢之劘之,试以百罹。

莫苦匪荼,视汝则荠。莫畏匪酖,视汝则醴。先君之思,以勖孺子。

伯孺而谷,先君所衷。夜如何其,诵声隆隆。惟此诵声,若自杼中。

战战栗栗,以保七帙。虽则七帙,皎若一日。祝之厘之,不家食吉。

恩光初自九天来,玉树三枝一日开。造物无私人共庆,那知阴德旧栽培。

移来画里,看亭亭袅袅,东风难捲。帘角墙阴曾省识,横把月明界断。

如此朦胧,者般黯淡,幽梦谁为伴。悄然无语,夜深飞上窗畔。

遥忆几曲栏杆,几重台榭,几处闲庭院。非雾非烟香气袭,望去模糊一片。

满地春痕,露凉风紧,心事添凄惋。西楼月落,化为云气而散。

鸣沙之山何崔嵬,壁立万古无倾颓。冲寒疾风吹不起,百夫蹙踏激荡鸣轻雷。

抛衣奋臂各成队,尻竦足撑下如坠。初闻殷殷继咚咚,馀音似与宫商配。

或言此地肺,中空乃作响。遮莫入柱穴,元气时下上。

一窍偶闭声隆隆,正如双耳被人蒙。是谁好事为此剧,嘲笑不怕恼天公。

沙本不解鸣,沙鸣人所使。游嬉值升平,感慨念厥始。

敦煌古郡几回开,鼙鼓惊天动地来。今日沙场围绣壤,依稀琴筑费人猜。

小瓮藏天地,大杯挥古今。宦情秋梦短,世事海波深。

北枕渊明卧,南耕梁父吟。官卑多抑畏,惭愧昔贤心。


双绿。淡匀拂。两脸春融光透玉。起来却怕东风触。本是一团香玉。飞鸾台上看未足。贮向阿娇金屋。

作糜活饿夫,分食及龟鱼。林深幽磬晚,犹想定回初。

宛邓东西路,朝来匹马行。名都唐节镇,佳丽汉陪京。

苍莽寻山意,迟回吊古情。经过平子宅,醉墨定纵横。

富贵浮云毕竟空,大都仁义最无穷。一千八百周时国,谁及颜回陋巷中。

新沐衣巾净,閒园夕照中。蚁封松树腹,蝉蜕桂花丛。

息侣孤踪秘,无机万籁空。惟馀钟磬起,不隔法王宫。

此生何必广寒游,酒里良宵花里秋。不到家乡拜圆月,嫦娥应怪客勾留。

宫漏沉沉夜色深,灯残火尽绝知音。
木人位转玉绳晓,石女梦回霜满襟。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
不劳拟议,觌体全真。
到此更须进步,却来拂子头上翻身。

内弟吾乡彦,多才学亦优。几年客京国,那肯谒诸侯。

齐鲁观风过,江湖览胜游。琴樽今未共,回首暮云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