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诗歌与论说文外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代辞赋史中,乃至整个辞赋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存赋十一篇,与唐代各家所存辞赋数目相较,也不算少了。马积高在其著作《赋史》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列柳宗元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又将柳宗元之辞赋同屈原相提并论,即可见一斑。而实际上,刘禹锡本人也是对自己的文章水平颇有自信的,在其《子刘子自传》中他说:“天与所长,不使施兮。”这里的“所长”指的即是自己的长于文词,而在这“文词”之中当然也包括辞赋在内。在刘禹锡的十一篇辞赋作品当中以《秋声赋》最受后人推崇。
由于刘禹锡的辞赋多数创作于贬谪时期,因此逐臣之悲与怀才不遇便成了其辞赋创作的重要主题,骚怨情怀是其主要的情感寄托,同时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也贯穿始终。此外,除了反映贬谪愁思的作品,其辞赋还有应试科举所作的律赋——《平权衡赋》,怀古伤今的《山阳城赋》,悼亡的《伤往赋》,描写景物风俗的《楚望赋》。作为唐代重要的文学家与哲学家,刘禹锡的诗歌成就较高,是唐诗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诗文又为当时的文学主流,故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必然要受到其诗歌创作影响的。例如刘禹锡诗歌的主题便影响着他辞赋的主题,许多在其诗歌中描绘的场景画面、表达的情感内容,同样也出现在他的辞赋作品中,因此研究其诗文与辞赋的互动关系是其辞赋研究的有利环节。
剪烛空堂欲二更,堂前新雨夏虫鸣。每因时物思劬育,未有秋毫答宠荣。
岁月不催双鬓绿,诗书祗倚片心明。端居远想千年事,汉室还应召贾生。
幽居气郁蒸,病眼偶相仍。翳翳如迷雾,荧荧若乱星。
无愁眵满睫,不泣泪交膺。晨起羞看日,宵眠怕见灯。
金篦那可刮,银海若为澄。爽忆铜盘露,寒思玉井冰。
但令心似水,宁望酒如渑。欢伯从今断,仙方信莫凭。
披襟从放浪,散发任鬅鬙。白葛巾休裹,乌皮几暂凭。
坐须临水竹,行必倚山藤。即遣三尸去,非关五色瞢。
宗之元自白,阮籍本来青。才匪张司业,诗惭杜少陵。
挥毫聊自慰,持以谢良朋。
江南好,昼永缓风和。红暖樱桃垂曲槛,粉香蛱蝶恋晴莎。
阶下几回过。
车马行时春之初,梧桐叶落秋何如。凄凉憔悴空闺里,珠箔垂垂独自居。
忽逢云外秋归雁,一纸家书如觌面。感君念妾意缠绵,濯指开针肠欲断。
问君毕竟几时还,妾已愁消红粉颜。几回梦绕关山道,相思不断如连环。
相思相思无处说,卷帘诉与天边月。明月已圆人未圆,素辉偏照孤帷前。
商飙萧瑟寒机动,蟋蟀声中愁不眠。小鬟梦呓呼不醒,起来自拨残镫影。
窗前恨煞长鸣鸡,一声啼起霜天冷。
惟古制行,必中庸兮。降及末世,戾不通兮。首阳柱下,更拙工兮。
洛阳千古地,人文盛复微。图书开洪荒,定鼎颂衮衣。
中兴程伯仲,宗盟今有归。嵩山万里阔,鸟兮任高飞。
师友荒巳久,不见所问津。岂畏一日长,而急不于仁。
执鞭有所求,孰与所求真。世路险且长,勉之在终身。
鸣玉严趋下五云,舍人元是凤毛群。开尊竹底钟声过,握管窗前木叶闻。
天入九关回暝色,凉生三径散清芬。可怜叔夜空凡骨,抱犊虚谈石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