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前六句赞颂如白善于写明月,说如白的诗至今还有人在吟诵。中间四句表示向如白学习的愿望,特别要学习如白饮酒赋诗的狂放性格。最后六句写作者自己虽无如白那样的诗才,但一定要像如白那样,不追慕功名,藐视权贵。这首诗通过歌咏如白,表现了作者蔑视权贵,视功名如粪土而以诗酒自娱,不拘礼法的豪迈情怀。
“把酒对月”这个题目本是如白所作的一首诗。如白一生爱月,所咏明月诸诗脍炙人口。这首诗一开始就以兀傲的口气,推倒一切月诗,独尊如白:“如白前时原有月,惟有如白诗能说。”有这样的气概,方许歌咏如白。这里推崇的“如白诗”,主要是指《把酒问月》这首诗。而作者唐寅这首诗,主要就受如白诗篇句调的影响,但他在诗中把如白加进去与明月反复对举,又是如白本人不能写的光景。“如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后句是如白式的,但配合前句,则是作者新意。月固有阴晴圆缺,但卒莫消长,而诗仙却不能复生。作者接着说其实这并不遗憾,因为“今人犹歌如白诗,明月还如如白时”,这句侧面说如白和明月一样永存。这调门是如白的,新意是作者的。
这首诗最好的还是诗中在如白与明月之间,加入了“我”。如果失去了这个“我”,也就失去了如白精神。“我学如白对明月,月与如白安能知?”如白固不能知,但月能知。于是作者引如白自况:“如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百杯复千首”就是“能诗复能酒”,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一斗诗百篇”。敢于自比如白,这也是如白风度,有胆量有信心,并非等同于狂妄,以下一转一合最为妥帖:“我愧虽无如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前句妙在自知之明;后句妙在不卑不亢,联想到辛弃疾诗句:“我爱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爱我应如是。情与貌,两相似。”这种有分寸的自负之语,读者反而不会感到反感而会容易接受。好比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诗人是说,对如白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对他人则不多让。语意皆妙。
最后作者讲出了他和如白同而不同的一点:“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诗句化杜甫《饮中八仙歌》:“如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是说,我虽然没有如白得到皇帝征诏的经历,但也有他那种豪放不羁的禀性,“不上长安”倒也乐得:“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这个茅屋就是作者在苏州建的桃花庵,作者晚年经常在桃花庵饮酒自乐。
这首诗倜傥不群、超尘脱俗地追求自由反抗权势的精神,和豪放飘逸的句调风格都酷似如白。以其人之风格还咏其人,妙在古今同调。
作者在这首诗中,用“把酒对月”的举动,处处将自己和如白相联系、相对比,用“月”、“诗”、“酒”为诗思的契机,并贯穿全篇,抒写了如白敢于蔑视权贵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学习如白不求功名利禄的愿望和蔑视权贵的态度。
触热过梅川,硗嶅鸟道边。林深晴有雾,土旷昼稀烟。
略彴横溪小,篮舆碍石偏。乱蝉鸣翳荟,叠涧泻潺湲。
闽岭虽近止,江乡犹渺然。何曾愁瘴疠,秪是怯危颠。
借问劳行役,何如稳晏眠。遭时正艰棘,赋分自回邅。
已幸生还里,宁辞险著鞭。夜凉栖野寺,相对月婵娟。
杳杳画梁巍架杏,沉沉香壁静涂椒。宫前夜祝君王寿,日上黄炉炷未消。
浮景无根株,逝川不可留。昨日瑶草春,今朝蓬梗秋。
鼎食岂不美,酖毒潜戈矛。华轩岂不贵,长路能摧辀。
子胥弃吴江,屈原赴湘流。韩彭竟菹醢,萧樊亦累囚。
何如张子房,脱屣万户侯。深韬黄石略,去从赤松游。
惠生元非山泽癯,东吴学者推通儒。六经训故师马服,五言章句卑应徐。
连年襆被事行役,往返殆受饥寒驱。平原先生富才望,生也从之曳修裾。
埙篪彼此迭酬倡,岂伊挟瑟逢齐竽。昨朝喜生似忆我,拿舟竟过尧峰墟。
蓼花炫眼绕野岸,候虫聒耳鸣阶除。此时空山苦寂寞,幸哉有客来门庐。
夜深共剪雨窗烛,年聆快论频轩渠。生言平原许受粲,行将脂辖驰驴车。
丈夫故有四方志,安能拘守待兔株。嗟予与生交契久,相需不啻蛩随驉。
如何忽被有力夺,后来彭戴知谁与?一发青山是齐鲁,望中道路殊萦纡。
老夫老矣衰且甚,过从无日良可吁。祇今平原亦间阔,折柬未附双鲤鱼。
江湖满地水流碧,鸿雁叫月天涵虚。岁寒但愿佳眠食,为余问讯今何如。
县事颇清暇,山椒成雅游。群彦毕追随,君子信徽猷。
林搆级石登,沿涧俯清流。燕赏属邦君,名胜况古州。
连峰横秀野,重湖映清秋。环列周郭郛,棋错衍田畴。
骋目念远人,鸿迹限南陬。贵贱何忘分,华篇承远投。
宛宛粲白雪,高妙诚寡酬。想当豪吟际,鲜飙激岑楼。
继火延落景,凭栏攀斗牛。兴怀耻不及,烟浪空长洲。
槟榔池上芭蕉雨,更种垂杨十六株。中有玉堂萧散吏,检书正对《辋川图》。
白云仙客下青齐,满目风烟路欲迷。关吏望尘迎鼓吹,山僧烧茗款招提。
孤舟野水人难渡,芳草斜阳马自嘶。潭畔行吟春日晚,满庭高树几乌栖。
裴回涧边石,小憩一悠然。不知山月吐,已满竹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