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湘赴广道间杂咏 永州晓行

推枕月微明,登车才五更。啼破千山暝,枝禽三两声。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欲随石燕沉湘水,
试逐铜乌绕帝台。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
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虞人负缴来相及,
齐客虚弓忽见伤。毛翎频顿飞无力,羽翮摧颓君不识。
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惆怅惊思悲未已,
裴回自怜中罔极。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
云间海上应鸣舞,远得鹍弦犹独抚。金龟全写中牟印,
玉鹄当变莱芜釜。愿君弄影凤凰池,时忆笼中摧折羽。
长安里巷旧邻居,未解梳头五岁馀。
今朝嫁得风流婿,歌舞闲时看读书。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更想五年后,千千条曲尘。路傍深映月,楼上闇藏春。

愁杀闲游客,闻歌不见人。

文翁上岷江,风化亟飞扬。峨峨当代间,辈出王马扬。

挽彼石室流,濯此锦绣肠。遂令蜀士夫,至今能文章。

武侯隐偏地,云龙适相值。纯诚革斯俗,三代可立致。

千载凛如生,老柏犹英气。遂令蜀士夫,至今抱忠义。

乖崖一专城,四海喧嘉名。发奸照幽伏,世仰如神明。

蠹弊迹已去,灵祠俎犹腥。遂令蜀士夫,至今有能声。

清献镇南峤,馀风弭贪暴。琴鹤适自随,薏苡雅非好。

熙朝庆登崇,深仁格穹焘。遂令蜀士夫,至今秉清操。

英英王紫微,横金拥旌麾。五十四州地,和气濛烟霏。

兼美数君子,士夫得其依。行行报政成,天子伫公归。

趁心头事少。绽玉花不老。要认良时,艳分明北道。

脑。脑。照返餐芝草。

连日风沙此日晴,东君有意作清明。垂鞭醉入宫城去,一片伤心画不成。

理剧慙心计,承颜念远游。
时情自轻外,天幸复临州。
霜馆残梨晓,风淮水桂秋。
官勤诗意减,先愧谢公楼。

珥笔频年在石渠,一囊官粟百无馀。伯鸾本不因人热,中散从知与世疏。

尺蠖屈伸存我法,蜗牛负戴亦吾庐。短檠取次新凉入,珍重穷愁且著书。

通籍悬车不待车,彩衣归去奉晨昏。
倚门且慰慈亲望,恋阙空衔圣主恩。
天上芝泥新诰敕,海边芜没旧田园。
会须引退追高躅,宦路悠悠岂足论。
受暑若作釜,付之无如何。
岂阴阳知争,变起一刹那。
西风卷屋茅,澍雨如江河。
振衣欲露坐,濯此寒滂沱。
烹鱼晓沽酒,醉卧仰屋歌。
岁月不待人,吾年已蹉跎。
相望咫尺地,久不到蜗庐。
室迩人何远,心亲迹任疏。
交游常念旧,情意只如初。
我欲携囊去,相逢胜寄书。

百屋堆钱等梦回,春风多误燕归来。如何四壁都无物,独向人间傲劫灰。

凉入湘帘影半开,小窗午枕梦初回。
萧疏数叶秋菰上,也解声声报雨来。

顾辟疆园北郭边,伊蒲放箸得盘桓。老松拔地三千尺,脩竹参天一万竿。

官寺馀基秋草乱,书堂新构暮云寒。南唐台榭无人识,依旧江声走急滩。

远树惊乌飞不定。烟中渐吐青山影。犬声荒店未开门,西风紧。

霜华凝。半湖残月芦花冷。

河水趋山东,四旷无险塞。
吕梁扼其冲,凛若万强敌。
水势与石斗,终古怒未息。
舟行龈腭间,众挽不余力。
进始逾跬步,退忽落千尺。
长年起相语,兹土神所职。
登祠奉嘉荐,拜跪陈下臆。
船头勇牵缆,樯表高挂席。
好风东南来,送我天北极。
叱驭诚足钦,垂堂讵遑恤。
昔闻庄叟言,有山在离石。
悬水三十仞,鱼鳖皆辟易。
孰隳天地性,遂拯生民溺。
鸿飞九州野,吾愿观禹迹。

素几横秋水,轻寒漫玉琴。閒愁春雨歇,短梦落花深。

卧病生寥寂,相思久滞淫。归云千里外,杳杳故乡心。

古县萧条对岸开,
大江行色榜人催。
水多风处轻抬眼,
浮出青山似覆杯。

北征三度过彭蠡,此度波澄镜面平。桨荡渔船摇拽易,帆悬贾艇往来轻。

雁翔南浦偕鸥集,鹤入青霄挟子鸣。月到天心船到岸,歌声满耳杂风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