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之开篇气象宏大,作者借狂风骤雨、江面迷离之势烘托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坚定以及送别之际惺惺相惜的依依离情。“怪雨盲风”,不仅是对送别场面的具体描写,也是影射当时动荡、晦暗的政治环境。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友人与词人志存高远、不肯趋炎附势,自然广为结交高洁之士,所要拜访问讯的也是那些不为世俗所容的奇才高士。“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作者化用孔子困于匡时“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之语,进一步赞颂友人的高才雄略,并指明其任重而道远的济世使命。
上片末两句重述离别的现实场景。词人极言王实之所奏的箫声荡气回肠,与首句风雨之声相呼应,营建起肃杀中见意气飞扬的沉雄壮阔之境。惜别情感,无须泪水点染、反以凄动金石的箫声烘托,词人与友人的报国之心已然跃然纸上。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词人回忆与友人贬谪赋闲期间醉心山水、睥睨天下的逍遥乐事。在青山碧水间濯洗头发,在白浪苍茫间静心垂钓,词人与友人在山水间求得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对把持朝政的拙官愚吏不过是置之一哂而已。引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日希女发合阳之阿,更显词人与友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刚正不阿。
“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上承词人回忆、下启劝勉之辞。词人在此着一“笑”字,颇有睥睨天下、超然物外之意。功名只如粪土,何妨化外逍遥,词人坚信那些庸庸碌碌的“拙宦”必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被遗忘,而像自己和友人这样忠心为国、德才兼备的贤良终将名垂青史。
临行在即,词人终于道出心中的期许与担忧,全词也由此步入高潮。“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词人一方面期望友人保持气节,不轻易摧眉折腰、一味迎合世俗趣味;另一方面又担心友人的豪言壮语招致小人忌恨惹来杀身之祸。如此矛盾的心情,正是词人对险恶世道的绝望、南宋江山的精忠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这三重情感的交织,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一群有才情、有抱负的文人壮志难酬、满腹辛酸的曲折心事。
全词内容饱满,不仅有对送别场面的描写,也有对往事的追忆,更有对友人的临行赠言。词中成功地塑造了词人与两位友人的鲜明形象,传达出南宋豪放派文人的一腔忧愤。
嫩菊浮香酒泼醅,命俦欢饮郁孤台。如何兴会翻为恨,为欠车公一到来。
积怨世岂恻,感别会仍艰。置酒话夙昔,讵终千万端。
叹息泪沾臆,徒令摧肺肝。昔为双飞龙,今为孤翼鸾。
丈夫耻微谅,况尔烈士颜。跃马窖上别,欲归中自难。
徒切报主恨,安悔军吏言。胜负有微数,奋励心所安。
所以君子人,不处嫌疑间。
焦山峭摩空,其下则水国。谁知悬崖间,挂此数行墨。
爱鹤成鹤癖,鹤死瘗山侧。鹤本神仙姿,魂魄游八极。
兹铭亦天人,人间讵易得。或云逸少铭,或云贞白刻。
或云顾逋翁,好事竞窥测。我爱竹垞言,心非唐后勒。
万古照寒流,鱼龙不敢蚀。我寻潮落时,藓深半不识。
风涛夜有声,月影松桧黑。
谢公屐齿款双扉,点笔翻书对夕晖。径仄秋花迎客座,夜深凉月恋人衣。
惊心蕉鹿追宵梦,款语沧桑坐石矶。晓柝更催归棹发,望中帆影思依依。
百尺危楼倚碧岑,昭明曾此快登临。图书万卷披吟富,仁孝千秋景仰深。
学士碑新摩玉枕,曼陀花发照寒林。虞山更有崇台古,松柏萧萧锁暮阴。
黑山东下水如潮,晓傍祠门绾玉镳。野老尚能陈往事,秋襟何啻挹奇标。
河丘勋迹晴空丽,洛社耆英故国遥。秀野囗中神注里,欲凭江雁寓芳谣。
昔嗟九载一相见,伊我与君俱赋诗。只今又话十年别,襆被可辞同宿期。
相欢美酒如倾水,我歌日暮惊风起。惜君抑塞抱奇才,拳局骅骝垂两耳。
汉朝公卿忌贾生,世路古已悲难行。如君不入中兴用,脱帽置酒来耦耕。
君马欲东还语别,细雨黄花正愁绝。一尊不更苦留君,后日空嗟共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