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沉阴噎噎鸡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挂在屋檐下的风铃响了千百次,狂风暴雨过后暂时停歇了下去。

正当我渴望鸡鸣天亮时局好转时,又为帝俄侵略我国东北感到震惊。

阴暗的日子为什么这样多,天上残月明亮还有几颗星星。

我独自一人站在狭小的住室里,面对苍茫夜色;如今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许多人都在酣梦之中,又有几个人在觉醒?

注释

檐铁:檐马,或铁马,用金属薄片制成,悬在屋檐下,风吹相击而发声,此处借代风声。

淋铃:原指风铃声,相传唐玄宗入蜀,途中遇夜雨,闻风铃声,作《雨霖铃·伤别》。此处借代雨声。

雨横风狂:狂风暴雨。

天下白:指天亮,比喻时局好转。

鹅击海东青:借指帝俄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鹅:谐音俄,指帝俄。海东青:鸟名,雕的一种,产于辽东,善擒天鹅。此处借指中国东北三省。

沉阴:久阴。噎噎:形容云气阴暗,比喻国势危急。

残月:天将明时的月亮。

晖晖:明亮,此处指星、月之光。

斗室:形容住室狭小。

苍茫:形容夜色迷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听闻沙俄出兵东北攻陷沈阳后的抒怀之作。诗中对沙俄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清政府的畏敌卖国,表示了痛恨;诗中诗人雨夜不寐、独立苍茫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全诗抒情委婉含蓄,深沉抑郁。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概写国家形势。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不断侵占中国。整个国家是在风风雨雨中度过的。从中日甲午战争后,国内没有发生大战争,像狂风暴雨一样的战事暂停一时。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写帝俄侵占中国东北。正当国家变法维新,时局如鸡鸣天亮有所好转时,不料,帝国主义竟发动八国联军之役,更令人震惊的是帝俄又侵占中国东北。

  “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写国势危急。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诗人感叹“阴暗的日子何其多”。尽管有明月、星星,也只是残月、疏星。清廷腐败,国力不强,战争乌云弥漫,人民灾难深重。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抒发诗人忧国忧民之情。诗人独自一人站在狭小的住室里,面对苍茫夜色,心中产生无限感慨。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许多人都在酣梦之中,又有几个人在觉醒。诗人对国事无限忧虑,愁思万千。

创作背景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九月,八国联军侵略清朝,沙皇俄国趁机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三月,帝俄又威胁清政府签约,妄想独吞中国东北三省。当时,诗人正革职在家,对帝俄侵略野心满怀愤恨,写下了这首七律诗。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猜你喜欢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东郊绝此麒麟笔,
西山秘此凤凰柯。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
叔为柳兮春向飞。倏尔而笑,泛沧浪兮不归。
夜来花底莺饶舌。把人心事分明说。许大好因缘。只成容易传。
春阑无好计。唯有归来是。从此玉台前。晓妆休太妍。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
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
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见来两个宁宁地。眼厮打、过如拳踢。恰得尝些香甜底。苦杀人、遭谁调戏。

腊月望州坡上地。冻著你、影亸村鬼。你但那些一处睡。烧沙糖、管好滋味。

风吹露湿一枝枝,带子垂阴是后期。已许成蹊通看路,纵饶无语是含辞。

人间地薄载难得,井上根衰蠹不持。芳蕊堪怜落堪惜,闲人不管正开时。

江南江北望烟波,颦黛低红别怨多。

尽日伤心人不见,卧来无睡欲如何。

旗亭重叙别,情逼古河梁。远水连秋色,孤帆背夕阳。

含凄辞故侣,带醉入他乡。不尽浮云意,先教寄短章。

时危长伏枕,月好自临关。斥堠连吴越,烟尘犯海山。

民穷久欲乱,师老未成班。此夕姑苏酒,酣歌不破颜。

佩玉身若槁,志在朱陵天。襟怀全楚阔,胸荡洞庭烟。

使君乘别驾,冠盖何翩翩。去问常德洞,令我心飘然。

圣师问得人,澹台部下贤。身心是公事,何烦入室焉。

若访蒋生径,宁无切琢言。

振衣鸣玉上青霄,银汉清秋转斗杓。北阙飞龙天杳杳,南云归雁路迢迢。

朝登华岳风生腋,夜饮滦河月入瓢。水竹清虚好真馆,刘安有赋为相招。

遥望塘上藕花秋。花外盈盈画楼。美人似花楼上望,箜篌。

隔帘生暮愁。帘底容光天样远。塘水满。无计量深浅。

倚花枝。明月时。相思知君知不知。

未遇由来叹数奇,梅花非早杏非迟。祗因乐道甘悬磬,肯羡成功不用龟。

白眼固多流俗见,朱弦独有故人知。陈平岂解长贫困,器业惟当自护持。

数间茅屋冷如冰,久住与人亦有情。最忆蟠轩新种竹,夜深谁与听秋声。

玉龙柳芽新,老者蒲席闵。
水晕波凌动。一杆出金鳞。

庐山瀑布天下闻,白河倒泻千丈云。长风吼石吹不断,一洗浩劫消尘氛。

我昔浔阳看五老,探湫直上青龙澳。六月飞涛喷雨来,洒作冰花满晴昊。

是时谪仙邀我锦叠屏,山瓢共酌夸中水霝。冷光直疑山骨裂,清味不作蛟涎腥。

尔来漫游身已倦,归老芝岩寄淮甸。枕流三峡杳莫期,高寒每向图中见。

可怜问津之子徒纷纭,高深谁得穷真源。大千溟渤敛一滴,污潢绝港焉足论。

我知山中有泉无若此,便欲临渊弄清泚。是非不到烟萝关,两耳尘空何必洗。

沱水弯环齿墓门,峣关归魄夕阳昏。当年已雪商于恨,三户亡秦尚有孙。

楼底雪知峰,楼头着寓翁。
梅方开萼绿,桃已亚枝红。
斟浅偏劳劝,眠迟不受烘。
锦城春在眼,何暇问蚕丛。
邂逅乡人却异力,蹇驴仍得瘦东阳。
不妨令随流水,自看寒花吐晚香。
微岸纶巾风力劲,小亭盏午阴长。
不堪细数淮南树,独倚青冥兴欲狂。

汴洛山河亦壮哉,师班朔漠志难灰。紫龙鳞甲逐沧浪,丹凤楼台空绿苔。

禁宇终天归燕恨,厓门千古暮猿哀。当时早用文山策,未必銮舆入海来。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