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服

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氏头。莲花剑淬胡霜重,柳叶衣轻汉月秋。

励志鸡鸣剑击楫,惊心鱼服愧同舟。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秦庭矢报仇。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投笔从戎,跟随新的主将去战斗,登坛歃血,誓把敌人的头拿来装酒。

莲花宝剑蒙上北地层层寒冷的浓霜,秋空凉月照在柳叶甲片上精神抖擞。

我立志要做舞剑击楫的祖逖,收复中原。身披戎装,惟恐有负风雨同舟的战友。

我湖海为家,怀着满腔无边的仇恨,全身缟素向友军乞援,发誓必报此冤仇!

注释

鱼服:《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此隐喻明亡后明皇室逃亡的困难处境。

投笔:即投笔从戎。

定远侯:班超《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后出使西域有功,封定远侯。”此喻指陈子龙。

登坛:登坛拜将指聚兵起义。

月支(zhī):又作月氏,古西域国《史记·大宛列传》:“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此以月氏喻清军,表示自己杀敌的决心。

莲花剑:宝剑。《吴越春秋》载:薛烛能鉴别宝剑曾经赞美欧冶子铸造的宝剑,形容为:“沉沉如芙蓉始出于湖。”

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刚。

胡霜重:胡地霜重,喻清兵凶悍势大。

柳叶:锁子甲上的柳叶甲片。

励志”句:《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又“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缟(gǎo)素:白色丧服。秦庭:据《左传》:春秋时吴师破楚都,楚申包胥入秦请求出兵援救,哭于秦庭七日夜,秦终出兵,大败军。

矢:发誓。

赏析

  《鱼服》这首诗描写了少年诗人起兵抗清的壮志和决心。诗题“鱼服”即用典意,以喻明亡之后明王室贵人微服逃难,受人欺侮,处境艰危。

  诗的首联写诗人随陈子龙起兵抗清的豪情壮志;颔联描写了抗清的军旅生活;颈联诗人用祖逖之典故来激励自己;尾联诗人以申包胥自况,表明其不复明室不甘休的坚定决心。全诗语言华美,气势昂扬,洋溢着一个少年英雄的爱国思想文学才气。

  首联是说诗人自己投笔从戎,随陈子龙起兵太湖,誓师灭清。东汉班超曾因出使西域有功,汉明帝任他为西域都护,封定远侯。诗人在此借指陈子龙。“月支”诗中喻清朝,此用其事以明登坛拜将,誓扫顽敌之志。

  颔联是说宝剑锋利,不怕清朝势力强大甲衣轻便,正宜秋天夜战。“胡霜重”,是承上句“月支”而言,明谓西北霜重,实指清朝势力强大。“汉月”,表明了诗人复明的意念,清朝的势力虽然统治了中国,但照耀大地的依然是那一轮汉家之月。

  颈联上句是说诗人自己要效学晋代祖逖,矢志灭清;下句是说清军亡明,明王室流亡,处境艰危,触目惊心,自己未尽同舟共济之义,心中抱愧。“鸡鸣”、“击楫”之事,见《晋书祖逖传》。诗人引用此典,足现复明之志。

  尾联,诗人表示要终身在民间从事活动,灭清复明。“湖海”,是与朝廷相对而言的,喻指民间。“茫茫恨”,说明诗人无限的亡国之恨。末句诗人以申包胥自况,表明其不复明室不甘休的报仇之志。

  夏完淳的诗歌创作,曾受陈子龙复古的影响,所作有摹拟之句,文字倾于虚华,但十四岁从军以后,诗中就出现了浓烈的战斗生活的气息,表现出悲壮激越的风格。《鱼服》一诗可算代表之作。此诗虽仅四联八句,但用典达六处之多,且典典贴切诗意,年轻诗人灭清复明之志,反复申述,层层得以展示,真可谓“一篇之中三致志也”。同时,从诗中又可看到诗人那过人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学修养。王弘撰《夏孝子传》称其“博极群书,为文千言立就,如风发泉涌,谈军国事,凿凿奇中”,当为确论。

创作背景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南明弘光王朝土崩瓦解。夏完淳父子投身抗清斗争,联络威虏伯吴志葵的水师进攻已被清军占领的苏州,但不久即被击溃,夏允彝自沉死。此诗应当是作者初入吴志葵军时所作。

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猜你喜欢
渡沪已定葛巾北,分陕既成周衮东。
二者於斯皆上意,群然以此望明公。
香名千载梅边雪,归路三秋桂子风。
百万民夷休恋恋,公方柄用福无穷。
云母蛮笺作信来,佳人陌上看花回。
妾行不似东风急,为报花须缓缓开。
丰年嘉瑞有根原,碎翦银河倒底悬。
古有诸侯延辨孟,今无令尹访饥袁。
狺狺吠犬思骚楚,茂茂贞松记漆园。
险韵忽拈真寡和,茶烟起处屈高轩。

乱山深处是烟霞,雨暗晴晖日夕佳。至识先生曾到此,故留戏笔在君家。

横槎渡深涧,披露采香薇。樵歌杂梵响,共向松林归。

日落寒山惨,浮云随客衣。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玉帛徵贤谒建章,颍川轩盖有辉光。君恩傥许留京兆,不必重来下凤凰。

云埋浪打,想髯翁、当日吟边风物。问讯江山无恙否,目断岩岩苍壁。

断续惊涛,联翩游屐,好句留冰雪。焦仙醒未,为予唤起英杰。

最是枨触愁心,禅天梵放,云外清笳发。扑地苍烟飞不起,海气浮空明灭。

秋色西来,中原北望,天远青如发。孤光不改,多情祇有圆月。

翩翩贵公子,和气如春温。
倾盖一晤语,肯吐胸中真。
江头雨新霁,浮鷁波鳞鳞。
骑凤吹玉箫,归欤觐慈亲。
我老无所营,君方富青春。
后会未有期,人来时嗣音。
毛颍二十辈,深衷致殷勤。
助君赋子虚,高飞到青云。

身随落叶高,足尽奇响力。同是一潺湲,泉端不可识。

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
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
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
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
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
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
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

两汉相传道德尊,羽衣凫舄至今存。人间宰相无官府,天上神仙有子孙。

几度乘鸾来帝阙,一朝骑鹤上仙阍。归来龙剑依然在,夜月明来绕故村。

镫味难忘昔,戎曹廿二年。图书千万卷,买自卖文钱。

正气歌成诗更烈。字字悲宫阙。石烂海枯心不歇。谁得及、铮铮铁。

一卷麻沙精妙绝。来历犹能说。我欲读之喉更咽。君试看、斑斑血。

裂去儒冠今几年,颠毛萧索任垂肩。
相逢记得初相识,回首西风一泫然。

春光荡漾马蹄骄,小住非缘地主招。我别此君才半月,岁余元旦又三朝。

交柯恰似萧郎写,馋口还思玉板烧。片刻相亲聊免俗,留连无复问寒桥。

迟迟春日满长空,亡国离宫蔓草中。
宋玉不忧人事变,从游那赋大王风。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瑞雪飘空积满江山坞。
峻岭寒梅花正吐。手把须弥槌,
笑打虚空鼓。惊起憍梵钵提,
冷汗透身如雨。

朔风起庭树,宿鸟惊寒枝。高馆敞虚寂,迢迢夜何其。

别来仅踰月,如隔三秋期。所怀叙未终,示我琼瑶词。

银烛照绮席,酌我黄金卮。谈笑意方适,坐久浑忘疲。

人生会合难,聚散自有时。明晨俶行装,又与君别离。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