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崔侍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一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
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
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
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
注释
崔侍御:即崔成甫,长安人,开元中进士及第,任秘书省校书郎,转冯翊县尉、陕县尉,后摄监察御史,天宝五年(746),为李林甫所排挤,贬黜湘阴,乾元元年卒(见郁贤皓《李白丛考》)。
宛溪:在安徽宣城。
去国:指离开长安。不系舟:比喻漂泊不定。《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一雁飞南海:喻崔成甫之返湘阴。
双溪:在宣城东土山下。嘉靖《宁国府志》:”城东八里曰土山……由土山北流者为双溪。“此句有思念朝廷之意。
高人:指崔成甫。陈蕃:指宇文太守。陈蕃榻:《后汉书·徐穉传》:“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穉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这句是说宇文太守屡次宴请崔成甫。据郁贤皓《李白丛考》说:“这位宇文太守经常清崔成甫陪同登高赋涛,当是崔成甫遭遇的同情者。”
谢脁楼:在宜城县陵阳山上,为南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敬亭:指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又名昭亭山。李白有五绝《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鉴赏

  这首诗前二句点明地点、时间、事件和心境,以形象的画面,渲染出凄凉的氛围。秋夜是凄寒的,而降霜的秋夜尤为凄寒;离别是令人伤感的,而在离别之前的夜晚,目睹满地白霜,耳聆哀猿啼叫,则尤为伤感。诗人将离开故地称为“去国’’,见出诗人对宣城依恋之深;把将要开始的漫游比作“不系舟’’,显见诗人在此地只是短暂的停留;停留短而依恋深,烘托内心的矛盾、痛苦。

  三、四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展示诗人的心境,因是孤雁“南”飞,故有“独怜”之叹;又由南飞之雁的孤独,转生“却羡"双溪“北”流之感。这里,诗人通过一“南”一“北”,一“怜”一“羡”,曲折地表达了不愿南行,却只得南行;渴望北归,又无法北归的复杂情感。

  五、六两句宕开一笔,借陈蕃故事突出友人崔成甫的一片盛情,同时,以“过客”回应篇首“不系舟”,表明诗人确是行色匆匆,竟连最爱登临的谢脁楼也难以光顾了。最后两句正面揭示题旨,用落叶为喻,点出明天一早就要和友人在秋天里的敬亭山分别了,其中寓有无限飘零之感,增添了全诗的悲凉色彩。

  这首诗格调略显低沉,和诗人的特定遭遇和心情有关。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情思哀婉,而又含有清新、劲直之气,极耐人咀嚼品味。中间两联对仗严整,而又富有自然流走之势。结语处以形象化的比喻,境界清空、淡远,有不尽之思。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火树银花触目红,
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
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
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
未必明年此会同。
垅上痿人卧槁苗,频年郡国诉诸朝。
雨师不为苍生起,只纵晴虹作旱妖。
我欲开樽百物无,邻家酒熟各觞吾。
扶杖出门又应供,三生恐是宾头卢。

渐长怜渠易,将衰觉子难。晚来灯下立,携就月中看。

弱喜从师慧,贫疑失母寒。亦知谈往事,生日在长安。

月满空山青不流,仙人来赠紫云裘。一尊高卧藤萝上,醉杀华阳万里秋。

新波得雨夜来添,淑景撩人意思恬。
三月光阴须解惜,一村花柳漫相淹。
踏青湖岸春衫薄,烧笋僧厨野饭甜。
莫怪清游还蒲暮,人生四事苦难兼。

京华交契似君稀,白首相看意不违。忽见名园送新菜,故乡老圃倍思归。

聚石桩长缆,依沙插短舻。日昏山虎下,风急水鸧呼。

道岂随时变,人须出力扶。仲由儿女见,谓欲果乘桴。

涛声日夜镇长听,偏聚凌虚君子亭。淅沥乍惊风折笋,噌吰疑是雨淋铃。

近连射圃乱鸣镝,并入春潮沸震霆。自笑巴音同布鼓,广长舌愧吐莲青。

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云移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

僧榻夜随蛟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点尘。

香粳出村舂,晚菘来野寺。八珍不吾易,一饱有馀味。

鸣钟与列鼎,饭蔬仍饮水。此道本平观,在人安择尔。

金壶咽泪莲花涩,银箭浮迟渴乌泣。知更阿监罗袜冰,暝对星河玉阶立。

内官唱漏催晓筹,芙蓉梦破燕支愁。起来妆罢窥绣户,三十六院残烛幽。

建章风传凤吹远,翠华晨幸昭仪馆。箜篌不语心自语,愁长如天恨天短。

红裀暖踏杨花雪,绛缕閒封守宫血。鹦鹉空猜警跸声,春寒紧护流苏结。

南市城边一草堂,图书左右百忧忘。屋偏宜夏风生画,花易逢春地向阳。

不愿笙歌闻北里,为怜松竹锁西庄。自家意思何相似,庭草青青日渐长。

使君出宰近龙沙,芳草凄迷是县衙。五月山溪犹积雪,三春庭树不开花。

往时烽火通秦塞,今日弦歌属汉家。圣代行将徵卓茂,莫嫌白发负年华。

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薛大夫。毛发竖时趋剑戟,
衣冠俨处拜冰壶。诚知两轴非珠玉,深愧三缣恤旅途。
明日过江风景好,不堪回首望勾吴。

柔毫淡墨轻描,传来脉脉江妃意。沙欹石压,根脉苞褪,半开琼蕊。

未展芭蕉,将舒莲叶,同伊幽致。看横斜侧影,芬芳含蕴,浑不羡、湘兰佩。

漫咏蒹葭旧句,欲通辞、盈盈隔水。画帘风静,研屏日暖,正萦茶味。

梦入烟波,心澄冰雪,有谁堪比。似佳人翠袖,天寒修竹,悄无言倚。

佛说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山花开似锦,澖水湛如蓝。
支提遮里,无法可说,
赢得口似匾担。

忆昔南游窥洞庭,醉骑孤鹤横苍冥。千年云梦掌中小,一点君山湖上青。

翱翔更入潇湘浦,湘灵弹瑟鹤为舞。清风双翅若乘轩,令我归心厌尘土。

翻然独下昆仑台,鹤飞却望辽天回。武昌楼前招不得,惟见白云天际来。

朱君华轩号招鹤,金茎可饮芝可啄。临皋羽客再相期,为尔长鸣返寥廓。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