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你守边有功,塞垣年年平安无事。你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决胜尊俎之间”的才能。你使金陵城防固若金汤,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且谈笑风生,言如珠玉。春天就要到了,梅花有衰老的时候,而人并不像梅花那样易老。
尽情饮酒吧,你很快便会应诏入朝。你是治国之才,在江东地方千里,难以施展才华。回到朝廷,运筹帷幄,整顿乾坤,收复中原地区,把国家治理好。这样你将和唐代郭子仪一样,从今至老,永为贤相,千古流芳。
注释
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宋人创调,见秦观《淮海词》。
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史致道:名正志,江苏扬州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曾上《恢复要览》五篇,并建议“无事都钱塘,有事幸建康”。时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
英雄表:英雄气概。
霏(fēi),散。
得似:怎似。
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
凤诏:指皇帝的诏书。
帷幄:指决策处。
中书考:用唐郭子仪事。中书,即中书令,指宰相。唐以中书、尚书、门下为三省,其令长俱为宰相。

赏析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是一首寿词。其思路与寿韩南涧词相近,大致是赞颂寿主的事功,寄托词人的爱国情思。

  词的上片写史致道的事功与谈吐。在中国古代,每逢秋高马肥的季节,北方外族统治者往往侵扰汉族地区,宋代也是如此。“塞垣”二句从此出发,写史致道守边有功,塞垣年年平安无事。这两句紧扣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地描叙了史致道的功业。塞垣“平安好”。这同史致道的非凡才能有极大关系。《战国策·齐策》说,一个有才华的人,能使“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桩席之上”,徐陵《九锡文》也说:“决胜尊俎之间。”“尊俎”二句,运用上述典故写史致道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决胜尊俎之间”才能,从而揭示出塞垣平安的原因。作为一路的主帅,史致道不仅在对敌斗争中取得显著成绩,在内政方面也表现不俗。故接下去二句先写兴建“镇淮”、“饮虹”二桥,使金陵城防固若金汤,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而“珠玉霏谈笑”,实为“谈笑霏珠玉”的倒装,谓其谈笑风生,言如珠玉,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春近也”二句以梅衬人,言梅有哀时.而人并不像梅那样易老,用婉转手法,表达出祝君长寿之意。

  词的下片写对史致道的期望,祝史致道出将入相,整顿乾坤,建功立业。“莫惜”句劝其尽情饮酒,再表祝寿之意。“看看”有转眼之间的意思。“风诏看看到”,言其很快便会应诏入朝,担当大任。“留不住”二句则反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之意,谓史致道为治国之才,江东地方千里,难以施展其才华。从容,言举动舒缓,具体到为政而言,是说宽不失制,动不失和,处理问题得当。故“从容”二句是说,史致道回到朝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整顿乾坤,收复中原地区,把国家治理好。“千百”二句是说,那样的话,史致道将和唐代郭子仪一样,从今至老,永为贤相,千古流芳。史致道的治绩、才能如何,史无明言,词人对其是否过誉或谀佞,也应引起注意。

  此词语美词工,格调恢宏,字里行间,不仅赞颂了寿主的功绩,还热切期望将领们挥军北伐,净扫强虏,恢复河山。这也是众多爱国志士们的共同心愿。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辛弃疾建康通判任上。时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的史致道即将离任,辛弃疾为他祝寿。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坐却并州骑,行思楚泽渔。
斯亭着斯客,斯意竟何如。
碧草已堪翦,长江二月头。
林深藏宿雨,岸豁聚春流。
潮背燕支浦,山横桑落州。
松醪欺客病,易醉苦难投。

汉京雅重严夫子,未许桐江把钓竿。重起千门看橐笔,传闻三省喜弹冠。

天回紫塞龙鳞动,日射青蒲鹿角寒。又见趋庭真御史,一家骢马满长安。

种成松竹与江梅,杖履相过日几回。
莫谓个中三友足,也须更许老夫来。
翠馆银EB32下紫清。内家闻说庆嘉平。柳条萱草眼偏明。
小阁数杯成酩酊,醒来不爱佩环声。为通幽梦到蓬瀛。
宴宇新成苦未嘉,忽膺朝委易军牙。
张侯暂喜留欢客,开槛凭谁种好花。
北沼不难平钓岸,西峰犹欠入窗纱。
后贤政敏多余暇,高会何妨月影斜。

脱蓑挂船尾,鼓枻坐船头。得鱼既换酒,欸乃扬中流。

妻儿冒短篷,喜无风雨忧。日暮向何处,白鹭古时洲。

数亩家园枕碧波,树桑疏处补花窠。檐低不碍儒冠入,桥矮才通钓艇过。

云笛旋裁门外竹,雨衣新织槛前莎。有时牛背看书罢,一曲春风宁戚歌。

屠苏小酌瓮头春,净几明窗不染尘。诗欲求工常近拙,书缘温故始知新。

每寻野老求遗事,恒辑残编寿古人。架上牙签分甲乙,启心何异德为邻。

昔我梦翼飞,去与王子亲。双双鸾凤箫,吹破缑山云。

翻身大火坑,洗髓明河津。芔然驭白鹿,下宴瑶池春。

枉驾雁宕阴,玄冥闭天阍。醉扫千文石,万劫留至文。

只今灵峰洞,元气犹氤氲。悲歌草木偃,坐啸天地闻。

归来铲光彩,大隐金马门。君看东方生,至人伏垢氛。

讵罗不了道,一壑空云云。

南国春时不似秋,春风肠断燕飞楼。凭君莫问空中字,一带联翩写去愁。

交态纷纷不忍论,惟君真率古风存。买山几欲相招隐,卖犬何嫌漫缔婚。

两度关山同逆旅,兼旬烟雨伴孤村。平生有泪无挥处,留与今朝哭寝门。

化工欲放阳春到,先教玄冥戮衰草。层冰封地万木僵,谁向雪中探天巧。

璿玑星回斗指寅,群芳未知时已春。人心荡漾趁佳节,灯夕独冠年华新。

升平万里同文轨,井邑相连通四裔。兰膏竞吐夜烘春,和叔回车避义辔。

巍巍九禁倚天开,温风更觉先春来。试灯不用雨花落,迎阳为却寒崔嵬。

宣和初载元冬尾,瑞白才消尘不起。穆清光赏属钦邻,锦绣云龙颁宴喜。

初闻传诏开睿谟,步障几里承金铺。调音度曲三千女,正似广乐陈清都。

遏云妙唱韩娥侣,回雪飞花称独步。千春蟠木效地英,献寿当筵岂金母。

上林晚色烟霭轻,景龙游人欢笑声。霞裾月佩拥仙仗,翠凤挟辇趋平成。

铜华金掌散晶彩,翠碧重重簇珠琲。先从前殿望脩廊,日出绮霞红茜海。

神光通透云母屏,骊龙出舞波涛惊。煌煌黼座承天命,座下错落如明星。

榻前玉案真核旅,兽炭银炉夜初鼓。宪天重屋讶云屯,崇道箫台疑蜃吐。

前楹火柱回万牛,兰卿璧碎色光浮。周围照耀眼界彻,冰壶漾月生珠流。

点点金钱尽衔璧,豹髓腾辉粲银砾。丝篁人籁有机缄,缴绎清音传屋壁。

须臾随跸登会宁,如骖鸾鹤游紫清。彩蟾倒影上浮空,纤云不点惟光明。

四壁垂帘围暖玉,银釭吐艳相连属。棼楣横带碧玻璃,一朵翠云承日毂。

万光闪烁争吐吞,烛龙衔耀辉四昆。又如电母神鞭驰,金蛇著壁不可扪。

端信奇工通造化,岂比优人能幻假。丹青漫数顾虎头,盘礴解衣催客写。

此时帝御钧天台,紫垣两两明三台。尚方饮器万金宝,古玉未足誇云雷。

帝傍侍女云华品,玉立仙标及时韵。四音促柱泛笙箫,应有翔鸾落千仞。

龙瓶泻酒如流泉,御厨络绎纷珍鲜。榻边争欲供天笑,快倒颇类鲸吸川。

厌厌夜饮方欢洽,玉漏频催鼓三叠。金门初下醉归时,正见冰轮上城堞。

微臣去岁陪清班,恶诗误辱重瞳观。小才易穷真鼠技,再赋愈觉相如悭。

古刹寻春乘逸兴,名园访胜逐清游。烟云莽苍千章木,风日荒寒百尺楼。

此地芳樽尚裙屐,当年华屋已山丘。故乡亦有闲池馆,满目归鸦集暮愁。

宣城相送思依依,正是红莲菡萏时。
行色迎秋清似画,别情因景化为诗。
人离湖水南边岸,蝉听槐花北向枝。
天子文明是何地,丹霄岐路莫生疑。

远树微茫缀碧空,范阳驿畔塔铃风。惊回驴背江南梦,恍似金山落照中。

翠满衣裳远径分,渐供幽兴入诗门。
临泉自爱窥筇影,过藓何妨驻屐痕。
因惹断云还倚石,偶看残照学呼猿。
行行却喜无人到,曾为秋来挂梦魂。

海漘木秀尽,林树鸟鸣齐。与子一回聚,残春又解携。

喜行过别舍,羸卧惜芳堤。莫念行人路,愁听鸠鸟啼。

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
三朝元老公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松门开羽景,花径听鸾笙。紫气双龙直,青天一鹤横。

岭悬春树杳,潮入暮江平。况惬烟霞赏,芳尊共一倾。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