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注释
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
横:横亘。
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泣:哭泣。
离群:离开同伴。
乱烟:凌乱的烟雾。
笼:笼罩。
碧砌:青石台阶。
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掩:掩盖,掩映。
江山:江水和高山。

鉴赏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总章二年(669年)到咸亨二年(671年)之间,可以与《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江边送别诗相互参证,都是王勃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猜你喜欢

武帝有荒志,终童无远谋。长缨自系耳,莫系越王头。

贫贱羞妻子,富贵乐乡关。
不见李夫子,得意今西还。
白马渡浐水,红旗照蜀山。
归来未解带,故旧已满门。
平生浪游处,何者哀王孙。
壮士勿龌龊,千金报一餐。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中岁谬学道,白须何由生。
故人指我笑,闻道未能行。
我笑谢故人,唯唯亦否否。
老聃古道师,白发生而有。
佛告波斯匿,汝有不白存。
亭中掌亭人,何尝随客奔。
客去不用留,主在亭不毁。
墁墙支折栋,在我不在尔。
道成款玉晨,跪乞五色丸。
肝心化黄金,齿发何足言。
昔住邯郸年尚少,只是娇羞弄花鸟。青楼碧纱大道边,
绿杨日暮风袅袅。婵娟玉貌二八馀,自怜颜色花不如。
丽质全胜秦氏女,藁砧宁用专城居。岁去年来年渐长,
青春红粉全堪赏。玉楼珠箔但闲居,南陌东城讵来往。
韶光日日看渐迟。摽梅既落行有时。宁知燕赵娉婷子,
翻嫁幽并游侠儿。年年结束青丝骑,出门一去何时至。
秋月空悬翡翠帘,春帏懒卧鸳鸯被。沙塞经时不寄书,
深闺愁独意何如。花前拭泪情无限,月下调琴恨有馀。
离别苦多相见少,洞房愁梦何由晓。闲看双燕泪霏霏,
静对空床魂悄悄。镜里红颜不自禁,陌头香骑动春心。
为问佳期早晚是,人人总解有黄金。
先生挟册当菑畲,不待辛勤有屋庐。
宅样只还齐里旧,乡风好似颍川居。
镜湖今日贺外监,瀛馆前年虞秘书。
天下经纶犹一室,时人尚敢说吾迂。
雨露难忘君念重,电泡易灭妾身轻。金刀已剃头然发,
玉管休吹肠断声。新戒珠从衣里得,初心莲向火中生。
道场夜半香花冷,犹在灯前礼佛名。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昆崙东南支,逶迤成五岭。南趋镇南海,气势尤雄猛。

是为罗浮山,宜与南岳并。其势可代兴,天与非争鼎。

如何落岭外,命之曰佐命。名山如英雄,自具大本领。

可王亦可霸,独立乾坤靖。自放南海湄,箕踞非偃蹇。

西风海不波,晴穹落秋影。昂头出天外,南斗夜耿耿。

亭亭一华盖,仙踪长万古。万古一六经,六经一尼父。

参横月落闻街鼓。指杨柳、天边路。冷澹梨花啼玉箸。五云芝检,八花砖影,稳上鳌头去。吹箫台冷秦云暮。玉勒嘶风弄娇步。四雁峰前凭尺素。壁尘香减,绮窗风静,记得题诗处。

夜堂危坐气凄清,秋月光中新雁鸣。出塞不知多少路,穿云才听两三声。

归时行列应如旧,来处风烟合认程。今夕沙汀好栖息,弋人诡计未能成。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夜阑烧烛对残樽,欲罢犹怜客未醺。
邻舍儿童能解事,琵琶声里惜离群。
杨廉夫席上有赠

小吴娃,玉盘仙掌载春霞。后堂绛帐重帘下,谁理琵琶?香山处士家,玉局仙人画,一刻春无价。老夫醉也,乌帽琼华。

来往动成群,翩翩得意人。九朝深雨露,头白独沾巾。

汉祚惟永,神功中兴。风驱氛祲,天覆黎蒸。
三光再朗,庶绩其凝。重熙累洽,景命是膺。
树立烟行句,工夫百链成。
年方登弱冠,诗已有高名。
湖上看山色,松边听瀑声。
无心趋利禄,谁识白云情。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