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注释
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
横:横亘。
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泣:哭泣。
离群:离开同伴。
乱烟:凌乱的烟雾。
笼:笼罩。
碧砌:青石台阶。
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掩:掩盖,掩映。
江山:江水和高山。

鉴赏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总章二年(669年)到咸亨二年(671年)之间,可以与《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江边送别诗相互参证,都是王勃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猜你喜欢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一去春山里,千峰不可寻。
新年芳草遍,终日白云深。欲徇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一代先后贤,声容剧河汉。况兹迈古士,复历苍崖窜。

辰经几十万,邈与灵寿玩。海岳历推移,都鄙固芜漫。

羸僧下高阁,独鸟没远岸。啸初风雨来,吟馀钟呗乱。

如何炼精魄,万祀忽欲半。宁为断臂忧,肯作秋柏散。

吾闻酆宫内,日月自昏旦。左右修文郎,纵横洒篇翰。

斯人久冥漠,得不垂慨叹。庶或有神交,相从重兴赞。

位列名卿重,年跻赐几尊。
臧孙宜有後,定国已高门。
旧族声华远,名藩治行存。
秋风箫吹咽,陇隧起云根。

人生不满百,蟪蛄等春秋。花月多风雨,何不蜡屐游。

朱光忽以驰,退舍未易留。生前一杯乐,难与昧者谋。

临流羡芳沚,欢言泛轻舟。

乱山深处翠光浮,山寺归来泛彩舟。十里峰峦凝翠霭,一溪烟雨洒清秋。

渔灯照水明还暗,野桂飘香散不收。只向画中求好景,不知身在画中游。

五夜风吹露,林间鸟唤群。
钟声和月落,惊起四山云。
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
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如此江山,几人还记,旧争雄处。北府军兵,南徐壁垒,浪捲前朝去。

惊帆蘸水,崩涛飐雪,不为愁人少住。叹永嘉、流人无数,神伤只有卫虎。

临风太息,髯奴狮子,年少功名指顾。北拒曹丕,南连刘备,霸业开东路。

而今何在,一江灯火,隐隐扬州更鼓。吾老矣、不知京口,酒堪饮否。

材官十万绝大幕,踰河一战胡儿却。夜纵翼兵袭章渠,系以往封狼居胥。

姑衍山头列旗鼓,中坛拥纛陈首虏。帐前面缚三当户,骠骑将军醉歌舞。

北风千里云摧颓,瀚海波涛蹴日回。汉家天子雄才哉,捷书亲发柏梁台。

君持绣斧五原郡,牧马单于不敢问。黄沙白草寒冥冥,今年为王犁二庭。

川上何来偶坐时,天机之妙乃如斯。乾坤此脉那能断,今古何人更许知。

五六辈中吾与点,三千年后我还谁。平湖邀我南川老,许到鳌峰和此诗。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扑簌敲窗纸,寒齐剡水滨。
六花初落夜,孤枕未眠人。
耳静声逾细。心清趣自真。
爱梅情更苦,恐压一枝春。

江上秋风吹断鸿,江头开遍木芙蓉。几家篱落依红树,万壑烟霞锁翠峰。

南国风光一杯酒,故园魂梦五更钟。举头日近长安远,阊阖云深第几重。

老秦举□媚□金,枉死如公恨最深。
地下红旗应北指,西湖埋骨不埋心。

旧苑秋芜兴废警。怯小愁单,短梦何时醒。明月不来天又暝。

竹边水面光无定。

庭院沉沉街鼓静。三两斜飞,做就凉宵景。携扇兜裙风露冷。

几回踏碎梧桐影。

长白山中好崖谷,翠飞岩高削苍玉。我来结茆卧其下,老树当门一溪绿。

吾家康乐真绝尘,夙昔本是青云人。偶然高躅爱幽独,白云涧北卜居新。

野径纡回抱丹嶂,草阁茆檐势相向。细雨春花两蜡屐,落日秋风一藤杖。

相过相对每经时,幽意但有闲云知。青林夜黑兀然坐,玉液黄芽流口脂。

我无灵药身转老,欲鍊大还苦不早。如君仙骨自天生,肯使容颜就枯槁。

何日丹成谢世情,云车风马来相迎。我乘白鹿君黄鹤,共向三山顶上行。

善于谋国论纵横,上书能止十万兵。闇于谋己亡其身,食客空有三千人。

身为大臣居奇货,即无李园祸亦大。君不见,吕仲父,于国何亲蜀道苦。

黄山苍苍,申江洋洋,祀君名宦陈椒浆。千载民情尚如此,远胜太牢祀公子。

两岸孤蒲映绿苔,江山如画锦屏开。千层巨浪排天涌,一叶轻舟带月回。

入眼堕云随落鹜,愁人短笛调寒梅。难赊暮景毋虚过,待趣将来识几回。

城阙屹九重,浮云西北驰。仆夫严夙驾,游子去何之。

谒帝叩天阊,道路逶以迤。晤言不终夕,分手怅别离。

中怀畴能喻,咄嗟知告谁。三刖终当献,良工应独知。

三日钱塘路,春游逐钓䑳。水生严子濑,花发谢公村。

沙鸟随潮集,烟螺带雨昏。不闻越女唱,谁遗客中尊。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