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个平和宁静的夜晚,稀疏的竹帘掩映处,分明映现出一个身姿窈窕、仪态幽雅的倩影。她云鬓高挽,长袖曳地,步履盈盈,姗姗而行。目睹此景,他顿时心潮翻腾,热血沸腾,真想去与她亲近,只恨素昧平生,欲识无缘。现在回想起来,仍觉万分遗憾。
她深夜独坐在摇曳的灯光下,形只影单,看着叫人黯然神伤;纤指轻移,漫不经心地拨弦堪琴,听了更令人无端惆怅。那昔日的一幕,早已风流云散,别后更是踪迹难寻。怎奈往事历历,又如何忍受这萦怀绕梦、欲罢不能的绵绵情思呢!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半踏:小步。长裾(jū):长襟衣服。裾:衣服的前襟,也称“大襟”。宛约:婉约,形容步态柔美。
分明:明确,清楚。
昧(mèi)平生:意思是素不相识无法向所爱之人表示情怀。一说即素昧平生,一向不了解。昧:暧昧。平生:平素;往常。
销魂: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
堪弦声:演奏弦乐的声音。堪:弹奏,堪尝。
若为情:如何能动情,或难以为情。若为:何为,怎为。

赏析

  这是写男子思慕女子之作。上片写男子见到女子倩影时的惆怅;下片写他的幻想,结尾一句无限感伤。全词表现了男女间无比缠绵的思慕之情。

  全词好似一幅疏帘仕女图,风度婀娜,仪态优雅,犹如出自周昉手笔。晚妆初过,姗姗而行,长裙曳地,步履盈盈,从竹帘稀处现出窈窕身姿。这模样,当是词人亲眼所见,故印象极深。“晚帘疏处见分明”者,是说起先在竹帘掩映下隐约可见。不无遗憾;直到行至竹帘疏处,才见个分明,活脱脱地表现出帘外人神情的专注,内心的向往和勃发的喜悦。虽说是“见分明”,终因这一帘之隔,而产生一种距离感。这美好的形象,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终隔一层,所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又正因为终隔一层,愈觉其美好,隔帘花影,愈见其朦胧迷离之致。这便是“隔”在美感上的作用。词人处于此情此景,“此时堪恨昧平生!”在那时候难免有咫尺天涯之恨,不禁从心头中呼出:“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真想去亲近她啊,只恨素昧平生,欲识无缘!”在一、二句历历如绘的形象描写之后,“此时”两字,浓缩了多少一见钟情的复杂感受,真是不如休见,不见也罢,见了又怎样奈何这一腔柔情。从“此时”两字可以看出,一、二句所写的是事后的追忆。这短暂的一幕,已经深深地印在心中,无法忘怀了。

  过片仍在玩味着对昔日的回忆。身影摇曳,那是她在闪烁的烛光下深夜独坐,见了已经叫人黯然神伤;乐声铮铮,那是她在拨轴弹弦,漫不经心地堪琴,听了更令人无端惆怅。这里写偷窥身影,暗听琴声,可以想见迷恋之情。用“残烛”“堪弦”四个字,写坐至夜深,琴声凄楚,细腻地刻画了对方心事重重的苦闷和自己体贴入微的怜惜。“早是……更……”的递进句式,又加重了语气,增加了当时无限倾慕和回忆时百般叹惋的感情浓度。最后一句折回,写眼前的叹恨:“杳无消息若为情。”昔日情事,早已风流云散,别后更踪迹难寻。但往事历历可思,的确难以忍受这萦怀绕梦、欲罢不能的绵绵情思。

  《浣溪沙》是小令中比较简单朴素的形式,最宜于以清淡之笔作素描式的抒写。“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这首抒情小词,正有此淡妆之美。在工笔重彩、姹紫嫣红的花间词中,像一枝香远益清的婷婷玉莲,别具风姿。“三只脚”的《浣溪沙》不易写好。俞平伯在《清真词释》中说:“两脚一组,一脚一组,两脚易稳故易工,一脚难稳故难工,不用气力似收煞不住,用大气力便轶出题外。或通体停匀,或轻重相参,要之欹侧之调以停匀为归耳。”这自是甘苦之言,指迷之论。孙光宪的这一首,上下片都是用前两句描绘当时情景,后一句以唱叹法抒情。正可谓轻重相参、通体匀称,堪为楷模。其写情细腻,造语自然,更值得玩索。

孙光宪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猜你喜欢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欲将刀笔润王猷,东去先分圣主忧。满扇好风吹郑圃,
一车甘雨别皇州。尚书碛冷鸿声晚,仆射陂寒树影秋。
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关外庾公楼。
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君试思、方寸此心微。总虚空、并包无际。喻此理。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嗟小大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记跖行仁义孔丘非。更殇乐长年老彭悲。火鼠论寒,冰蚕语热,定谁同异。
噫。贵贱随时。连城才换一羊皮。谁与齐万物?庄周吾梦见之。正商略遗篇,翩然顾笑,空堂梦觉题秋水。有客问洪河,百川灌雨,泾流不辨涯涘。於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渺沧溟、望洋东视。逡巡向若惊叹,谓我非逢子。大方达观之家未免,长见犹然笑耳。此堂之水几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

白鹤山前松柏地,春秋拜跪奠清杯。何堪父子衷情切,万里天涯几度来。

落叶风中稻满场,平畴相对瀼东庄。
膏腴望望应千顷,黄地黄金下夕阳。

纤叶斜横蜀柳条,拂成风思自妖娆。元和才子才犹拙,只对春风咏舞腰。

计较平生分闭关,偶然容得近人寰。春风池沼鱼儿戏,暮雨楼台燕子閒。

假寐尘侵黄卷上,行吟花坠绿苔间。了无一事撩方寸,自是颓龄令鬓斑。

我本东丹八叶花,先生贤祖相林牙。而今四海归王化,明月青天却一家。

质镕藉金冶,托影待珠铅。藏将绣囊护,临向玉台悬。

全明物自照,半掩体仍圆。应当频摩拂,谁得避媸妍。

欲别还期相聚首。记得叮咛时候。一去音沉久。病馀弱骨摧残否。

匪石贞心终自守。荼毒怎生禁受。玉质应非旧。连宵梦见分明瘦。

明月入小窗,竹影画几席。谁家人未眠,声声送长笛。

秦山青截海门斜,万筏凌秋叠浅沙。
聚落萧疏耕读尽,潮来潮往是生涯。

海穷山尽尚南征,髀肉销残只白惊。回首长安八千里,此中那得有秦城。

板屋吾乡结构工,望衡对宇各西东。闭门气冷晨霜里,欹枕心清夜雨中。

轮奂未容夸晋室,咏歌久已入秦风。竹楼遗韵犹堪比,月下弹琴四壁空。

床头连日酒瓶干,旅寓何心定饱餐。
有势欲封何户易,无才刚道一秋难。
镜中咄咄容颜改,壁上行行指血残。
黄叶满庭人倦扫,恶风翻瓦作秋寒。
汉宫粉黛应无数,明妃却向毡城路。
自怜倾国不用金,翻被一生颜色误。
世间那有真妍媸,明妃马上休伤悲。
不信但看奇男子,多少尘埋未见知。

玉溪溪上雨声乾,日暮东风客衲寒。数树梅花吹作雪,行人犹自倚阑干。

文章落落昌黎老,风物萧萧李谪仙。
二子本来为独擅,使君才力已双全。
雨燕初飞陇麦青,春云将雨滞行人。
云间若有金乌卖,应被豪家占得春。

客路去无尽,寒山晚复登。马前一片雪,溪上几重冰。

远寺疏钟起,重裘暗泪凝。欲投村舍宿,隐隐见孤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