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又到了春天将尽时,这让人怎么走出翠绿的帷帐?
独自一人站在落花前,细雨纷纷,燕子成双飞去。
看到这一幕幕只觉得魂魄都将要失去,经过很多年梦境也不一样了。
怎么能够忍受如此愁苦的傍晚,蝉在凄凉萧索的夕阳下映出光辉。
注释
春残:春将尽。
翠帏(wéi):绿色的帷帐。帷,四周相围而无顶的篷帐。
独立:独自一人站立。
微雨:小雨。
寓目:观看,过目。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断:断绝。
“经年”句: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梦亦非,梦境也不同了。
那堪向:怎能忍受。那,通“哪”。向,语气助词,无实义。
夕:傍晚。
萧飒(sà):萧条冷落;萧索。
暮:傍晚。
辉:光辉。

赏析

  该诗写女子春末怀人,反复抒写其触景伤怀,忧思难解之情。诗中颔联“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融情入景,写得工丽自然,成为千古名句。

  “又是春残也”句点题,不拘一格。一句中,以“又”字开头,“也”字结尾,连用一个副词和一个语气词,这在诗中是少见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增强了语气,加强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笼盖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写法的出新。“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对应,暗示这女子情人分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

  第二句“如何出翠帏”,“如何”一词,体现出不堪的情绪。联系第一句看,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时此地,经受着别离的苦痛。时隔一年,记忆犹新,而且,此时又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她不敢再身临其境,重新经受这样的苦痛,所以说不敢出翠帏。再联系下联看,不敢出来实际上还是出来了,人在极端苦闷的时候,往往就是处在这样的自我矛盾中。这又活画出了这位女子梦魂牵惹、如痴似醉的神态,从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刻骨铭心。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为佳句。已是春残,落花无数,而无数落花又极易引起人们韶华易逝、青春难再之感。此刻,这位女子,正当芳龄,却独立庭院,青春正在消逝,欢娱难再,她的命运和这春残的落花,一模一样。作者将落花与思妇互相映衬,倍觉凄然。暮暮天气,微雨蒙蒙,给人的感觉本是抑郁沉闷的,更不用说是心事重重、愁思郁闷的女子了。偏偏此时,一双不知趣的燕子,在细雨中飞去飞来,显出很自得的样子,这就使她更加难堪了。燕子无知,尚能比翼双飞;人属多情,只能黯然独立,此情此景,不堪忍受。诗人以燕双飞反衬人独立,把女子的内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顶点。花、雨、人、燕,本是纯粹的“景语”,作者通过映衬、反衬,融情入景,把它们连成一幅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从而烘托出诗中女子忧思难解的内心世界,使“景语”完全变成了“情语”。这两句写得细腻深刻而含蓄委婉,对偶工丽而无雕琢之嫌。颔联两句融情入景,写得工丽自然,不失为精彩之笔。

  之后几联均写其院中所见所感,主要是说她如何触景伤怀,忧思难解,但与颔联相比,反复抒写,意多重复,用语平淡。

  北宋词人晏几道名篇《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创造性地挪用了翁宏这两句诗,他写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是词中的精华所在,成了谭献誉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末或五代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与当时逸士廖融等为诗友,经常共同作诗。该诗即作于某个暮春

  (约公元九一五年前后在世)字大举,桂林人。生卒年均不详,不仕。入宋,寓居昭、贺间。与王元、廖融等交游唱和。《宫词》(一作《春残》)等诗最为当时所称。所作诗今存三首。

  猜你喜欢
乘鸾不见李腾空,试与寻真访故宫。
黄叶堆边觅行路,紫烟深处望仙踪。
眼高天近千山上,身共云栖一壑中。
九叠屏风三叠水,更无诗句可形容。
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
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髠钳奴于鲁。
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
冥鸿堕矰缴,长鲸陷网罟。
鷃燕上下争谁何,蝼蚁等闲相尔汝。
狼藉山河岁云杪,飘零海角春重暮。
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
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语。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妇女低头守巾帼,男儿嚼齿吞刀锯。
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
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
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素王不作春秋废,兽蹄鸟迹交中土。
闰位适在三七间,礼乐终当属真主。
李陵卫律罪通天,遗臭至今使人吐。
种瓜东门不可得,暴骨匈奴固其所。
平生读书为谁事,临难何忧复何惧。
已矣夫,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缨犹当效子路。
晨兴事行役,寸禄此时轻。
扑面风霜紧,隔林鸡犬鸣。
遥天分淡色,残月露微明。
便欲投簪去,无田可力耕。

谁咏寒枝入国风,广文官冷更诗穷。偶随岸柳春先觉,试比山樊韵不同。

十顷清风明月外,一杯疏影暗香中。遥知一夜相思后,铁石心肠也恼翁。

峨峨石经山,莲峰吐金碧。秀气钟芯题,胜槩拟西域。

竺坟五千卷,华言百师译。琬公惧变灭,铁笔写苍石。

片片青瑶光,字字太古色。功非一代就,用藉万人力。

流传鄙简编,坚固陋板刻。深由地穴藏,高从岩洞积。

初疑神鬼工,乃著造化迹。延洪胜汲冢,防虞犹孔壁。

不畏野火烧,讵愁藓苔蚀。兹山既无尽,是法宁有极。

如何大业间,得此至人出。幽明获尔利,乾坤配其德。

大哉弘法心,吾徒可为则。

岁入飞黄净虏尘,上书归似玉门人。边歌醉学伊州曲,河水寒流积石春。

尚有公车留倦客,只今开府用词臣。江南渐近渔樵地,嬴得相逢白发新。

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縠。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
荒坡垂斗柄。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

不惜黄金为买书,要令弦诵被乡闾。圣贤事业千年上,经史文章万卷馀。

借送讵论鸱有酒,收藏长爱蠹无鱼。他时许下成精舍,岳麓匡山恐未如。

日影初升竹半篙,一天晴色读离骚。凭栏对客浮樽斝,隔水听人正桔槔。

拂去梁尘饯乳燕,扫归松栗煮秋涛。柴门正对青青柳,浪说新诗欲拟陶。

雨深泥滑马蹄艰,策力行行到馆边。深锁绿杨人不见,鹧鸪啼断夕阳天。

卿云分瑞两嫣然,镜里妆成谷雨天。晓日倚阑閒妒艳,春风拾翠两骈肩。

水南水北何曾见,桃叶桃根本自仙。梦想沈香亭北槛,略修花谱记芳妍。

巢覆仍完卵,皇天本至公。《蓼莪》篇久废,薇蕨采应空。

劫已归龙汉,家犹祭鬼雄。等身遗著在,泉下告而翁。

共道珠江钜且圆,何如罔象得遗玄。骊龙戏去浮波上,神女擎来献佛前。

屹立狂澜标亿劫,平开胜概入诸天。乾坤幻境浑如此,弱水三山恰并传。

秋风落日马嵬道,道南废庙颜色新。
立马踟蹰问野叟,野叟须臾难具陈。
请予下马坐树底,展转欲语还悲辛。
正德丙丁戊巳年,寺人气焰上薰天。
寺人原是马嵬人,大筑栋宇求福田。
马嵬镇里东岳祠,一时结构何参差。
渎神媚鬼意未休,浸淫及汉寿亭侯。
方岳郡县为奔走,檄官牒吏争出头。
占民畎亩不与直,费出帑藏多蟊啇。
工徒淋漓血满肤,昼夜无能片时息。
东楼西观对南山,巍巍新庙落何棘。
木偶尽是金缕纹,驿车挽载自京国。
翩翩羽客招呼至,考钟击鼓空坐食。
更有文章颂功德,穹碑大书为深刻。
我本田家孟诸野,但认犁耙字不识。
往往才士过吟哦,尽道台臣与秉笔。
听来依稀记姓李,云是文章名第一。
豪华转眼不足恃,乾坤变化风雷异。
寺人已作槛中囚,道路忽传邸报至。
百姓欢呼羽客走,殿宇尘生谁把帚。
当日台臣尚秉钧,寄语县官碑可掊。
横曳碎击亟掩藏,至今文石埋郊薮。
予闻野叟言,坐来生感激。
赫赫台臣苟如此,寺人微细何嗟及。
月明骑马陟前冈,仰天一笑秋空碧。

浓开细细黄金蕊,间颇深深碧玉丛。

栖霞境界何清壮,岳立五峰如列障。
三徵不复见高人,千刻尚能瞻宝相。
摩空老木韵秋声,云屋天岩满意行。
夜阑风定月将午,门外呦呦闻鹿鸣。

昔年坛坫望翩翩,此日逋林一散仙。诗共酒清元亮后,心俱眉白季常先。

青藜杖曳青霞罨,绛帐经横绛雪连。竟以期颐老飞将,枕书松石酌苓泉。

径石无声下无穴,停之不盈酌不竭。银瓶送响落清甃,镜奁破碎冰壶裂。

孤云与独鹤,千里怅悠悠。时因长风吹,双落碧海头。

郑侯念长违,董子经时别。几望西南天,孤吟啸台月。

昨日放扁舟,辍棹三江流。中夜造我语,片言解离忧。

逸兴横素襟,吐辞若流水。挥杯对黄花,兀然不知醉。

欢乐情未极,复此成分飞。矫首秋风外,徒惊蕙草稀。

共倚层楼俯大荒,粤都形胜自金汤。神州望切丹心炯,化国恩深白日长。

烟火万家周井牧,河山千里汉封疆。中原岂直秦关险,犹有东南百二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