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相作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辞去相位,让给有才能的贤士,爱酒如命正好开怀畅饮。
试问过去常来我家做客的人,今天会有几个还肯前来?
注释
罢相:罢免宰相官职。
避贤:避位让贤,辞去相位给贤者担任。李适之天宝元年任左相,后遭李林甫算计,失去相位。
乐圣:指爱好喝酒。且:尚且,还。衔杯:口含酒杯,指饮酒。
为(wèi)问:请问,试问。为,此处表假设。一作“借”。
今朝(zhāo);今天,现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反语、俚语和双关语,描写了自己罢相之后的感受,深刻地讽刺了奸臣弄权和小人谄媚的官场状况。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两句是说自己的相职一罢免,皇帝乐意我给贤者让了路,我也乐意自己尽可喝酒了,公私两便,君臣皆乐,值得庆贺,那就举杯吧。“避贤”是成语,意思是给贤者让路。“乐圣”是双关语,“圣”即圣人,但这里兼用两个代称,一是唐人称皇帝为“圣人”,二是沿用曹操的臣僚的隐语,称清酒为“圣人”。所以“乐圣”的意思是说,使皇帝乐意,而自己也爱喝酒。显然,把惧奸说成“避贤”,误国说成“乐圣”,反话正说,曲折双关,虽然知情者、明眼人一读便知,也不失机智俏皮,但终究是弱者的讥刺,有难言的苦衷,针砭不力,反而示弱。所以作者在后两句机智地巧作加强。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则是作者关心亲故来赴宴的情况。这在结构上顺理成章,而用口语写问话,也生动有趣。但宴庆罢相,事已异常;所设理由,又属遁词;而实际处境,则是权奸弄权,恐怖高压。因此,尽管李适之平素“夜则宴赏”,天天请宾客喝酒,但“今朝几个来”,确乎是个问题。宴请的是亲故宾客,大多是知情者,懂得这次赴宴可能得罪李林甫,惹来祸害。敢来赴宴,便见出胆识,不怕风险。这对亲故是考验,于作者为慰勉,向权奸则为示威,甚至还意味着嘲弄至尊。

  倘使这二句真如字面意思,只是庆贺君臣皆乐的罢相,则亲故常客自然也乐意来喝这杯酒,主人无须顾虑来者不多而发这一问。所以这一问便突兀,显出异常,从而暗示了宴庆罢相的真实原因和性质,使上两句闪烁不定的遁辞反语变得倾向明显,令有心人一读便知。作者以俚语直白写这一问,不止故作滑稽,更有加强讥刺的用意。

  由于使用反语、双关语和俚语,这诗蒙有插科打诨的打油诗格调,因而前人有嫌它过显不雅的,也有说它怨意不深的。总之是认为它并未见佳。但杜甫《饮中八仙歌》写到李适之时却特地称引此诗,有“衔杯乐圣称必贤”句,可算知音。而这诗得能传诵至今,更重要的原因在事不在诗。由于这诗,李适之在罢相后被认为与韦坚等相善,诬陷株连,被贬后自杀。因而这诗便更为著名。

创作背景

  李适之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至公元746年(五载)担任左相。当他的友好韦坚等先后被李林甫诬陷构罪,他就“俱自不安,求为散职”。而在天宝五载,当他获准免去左相职务,改任清要的太子少保时,写下这首诗。

  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贬宜春太守。天宝六年(747年),李适之听闻韦坚被杀,畏惧自尽。

  猜你喜欢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石牛长卧此溪边,饥不青刍渴不泉。好倩六丁鞭策起,江南多少未耕田。

天怜寓客混缁徒,十日无烟香积厨。
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
旃毛齧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
谁似维摩坐芳缛,散花别是一方壶。

闷欲远游身苦懒,病思闲话客谁过。北窗一枕差堪乐,无奈茶杯作祟何。

我行江北路漫漫,送尔江南山万盘。青天落日如相忆,更倚莲花峰上看。

秋夜灯青,窸窣作响,先生拔剑而怒。鼠辈来前,复何敢尔,尔罪诚难悉数。

蛇蝮犹堪耐,不耐汝曹伛偻。每到更深,触翻杯沥,动摇屏柱。

书籍纵横遭点污。挦扯到、五车六库。穴内乘车,蜜中渍矢,变幻难凭据。

饮河归休浪喜,高堂下、狱词先具。速付欧刀,便豳风、也思熏汝。

幽绪悄。欹枕梦回分晓。俯仰乾坤霜月皎。此际愁多少。

欲洗长空天杳。袖里青虹光袅。相倩一挥云汉表。莫打閒之绕。

龙尾石须分几寸,牡丹花不望头纲。
清影十分月,暗香干柄莲。
不知从此别,高会复何年。

气昏无奈困人天,才说看书便欲眠。分付家童添活火,莫教断却煮茶烟。

边城木落雁南飞,飒飒金飙塞马肥。今夜李陵台上月,照人何处捣寒衣。

书抛满箧从儿懒,径隐通衢任客疏。渐老看花成底事,暮云天远独愁予。

天将划隋乱,帝逢六龙来。
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
飙驰不及视,山立俨莫回。
长鸣驰八表,扰扰万驽骀。
秦王龙凤姿,鱼鸟不足摧。
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
区区数竖子,缚取如提孩。
手持扫天帚,六合无尘埃。
艰难济大业,一一非常材。
惟时六骥足,绩与英卫陪。
功成锵八鸾,玉辂行天街。
荒凉昭陵阙,古石埋苍苔。

曾谒聊城太守归,吏扶残醉踏斜晖。重来柳下停船处,太息人间万事非。

司春命初铎。
青耦肆中樊。
逸豫诚何事。
稻粱复宜敦。
徐步遵广隰。
冀以写忧源。
杨柳垂场圃。
荆棘生庭门。
交情久所见。
益友能孰存。
东风几度客京华,今日飘零天一涯。
无奈刚肠飘竹叶,幸因清坐对梅花。
更长不觉销银烛,寒峭从教透碧纱。
语到前朝行乐处,绿杨深院是谁家。
春已去。墙外榴花红半吐。薰风习习生庭户。
美人浴罢黄昏暮。愁无绪。阑干倚遍凭谁诉。
一从黄帝葬桥山,碧落千门锁元气。(《天上行》。
《诗话总归》)

溪山行自得,松竹最相知。避世逢天宝,编年问义熙。

鸟驯时傍户,婢小亦吟诗。薇蕨秋来少,香生芋熟时。

寒夜凛客心,鸡鸣车毂动。节往如逝湍,光景一玩弄。

颇爱幽窗梅,著花破严冻。天公怜寂寞,物能竞喧閧。

飞霜点衣裘,风埃暗驺从。我生樗散徒,不材因自纵。

山泽赏四友,竹经从二仲。息景偃东冈,获享水石贡。

冷梅坼冰雪,析析柯屡重。卧压短檐日,疏影杂禽哢。

有时但孤吟,祇供樵厮讽。默想苦寒夜,戚若念前痛。

光宠谢少俊,鞍马事上雍。未招罗浮魂,骤牵春明梦。

何当十年计,绕屋手溉种。春风吹白日,羲驭不得鞚。

别后绮窗前,何人镫火共。枝间挂桐花,池上蹲老凤。

遥忆黄叶山,谁扫青螺洞。待我花下归,白酒酿百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