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风调雨顺本是上苍的褒奖,可如今难得一见哪!每到夜晚,皇帝都要焚香祷告,祈求风凋雨顺,香烟阵阵沾染着龙袍。
皇上您也应当知道,雨不下来,是雨也害怕而今的捐税呀!当年的申渐高不就笑着这样给他的主子解释过这种现象吗?
注释
都城:京城,指北京。渴雨:干旱无雨。摊税:摊派税赋。
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指风调雨顺。汉代阴阳家以为“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是太平的征象。语出汉王充《论衡·星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褒(bāo):赞美言词。
薄夜:傍晚;夜初。薄:迫近。御袍:皇帝的龙袍。

赏析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歌巧妙用典,寓庄于谐,以轻松幽默之笔,写忧民之心。

  首句“五风十雨亦为褒”,用语含蓄,谓五风十雨原是古代对政绩的一种褒美之辞,如今“都城渴雨”,则政绩无由得见。言外之意,而今大旱是上苍对朝政混乱的怪罪。

  次句“薄夜焚香沾御袍”承首句,写神宗皇帝祈雨时的情景,皇帝夜间焚香祈雨,以致龙袍上都沾满了露水。乍看对神宗有赞美之意,诗人似乎是在恭维神宗皇帝,其实只是诗人欲抑先扬,明褒实贬的手法而已,诗人的揶揄之意十分明显。

  三四句笔锋陡转,引用典故,诗人借用申渐高的故事进一步讥评时弊,对神宗皇帝的祈雨进行了嘲讽。申渐高是五代时吴国乐工,当时关税很重,商人苦之,正逢都城大旱,中书令徐知诰问左右:“近郊颇得雨,都城不雨何也?”申渐高作谐语答曰:“雨畏抽税,不敢入京耳。”皇帝应该明白,雨也害怕抽税,一方面是装模作样,惺惺作态地薄夜焚香,另一方面却又巧立名目,对人民苛捐重税盘剥,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显得是十分滑稽可笑。这正说明了上层统治集团的虚伪和无耻。神宗祈雨的虚伪,至此被揭露无遗。

  这首诗语意含蓄,用典贴切,讽刺性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初夏,京畿大旱,神宗皇帝依历代旧制在宫中露天焚香祈雨,一批帮闲文人到处宣扬天子的美德。而当时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广大市民正纷起反对明王朝的苛捐杂税。其时,汤显祖刚弃官归隐,目睹这一闹剧,愤而写下了这首政治讽刺诗。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猜你喜欢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
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
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
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
□□下饰墨尤新,以史名官不治民。
后死漫为诸老殿,粗完深愧两翁贫。
譬牛山木全高寿,让马塍花斗早春。
兀坐空斋形对影,载醪裹饭更无人。

襄蜀莽万里,战骨高于城。湖南宁几州,耕凿偷馀生。

黛薄红深,约掠绿鬟云腻。小鸳鸯,金翡翠,称人心。
锦鳞无处传幽意,海燕兰堂春又去,隔年书,千点泪,恨难任。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梅花独立正愁绝,冰缠雾死卧天阙。孤香牢落护残枝,不随飘堕四更月。

新诗句句逼空濛,嫣然一笑隔林樾。有如高士白云表,牛矢烟消山雪合。

一生寒瘦长镵句,伸头窥天亦半缺。谁寄山瓢落叶中,泻向梅花同傲兀。

已上六韵梦中作,瓜舍驱猪方矻矻。床头摸衣境过清,不谓三伏犹未卒。

始知此夜梅花诗,未与炎景相唐突。

傲吏当年罢节旄,西风卧病广陵涛。空亭独对开名酒,落日相看赠佩刀。

彭泽千秋樵径在,匡庐昨夜客星高。尔家最近潇湘渚,莫为时人着楚骚。

越王台前日未曛,越王城边江水分。千年宝刹中流出,尽日閒僧看水云。

彼谁者妪,吾家浣衣新寡。寒贱鬓发霜飞,体无完衣,十日九饥。

态度则殊,辩是知非。妪泣荅言:妾襄宫女,少小入宫,荷主怜顾。

四十始出,嫁为民妇。灌田禾薪,奄就贫窭。舞裳绽污,形容攺故。

夫死男孺,藜匡靡救。妪咽复言:侍襄定献,几三十年。

王有义辞,皇嘉特宣。父子俱觐,妃嫔如烟。钿笰载路,龙旂飘翩。

御使络绎,珍车班班。汉岘同清,天歌播焉。衮舄南还,层城言言。

鸟春日妍,桂宫有延。杰臣觞寿,玉娥奉筵。王既捐世,变来罔度。

闻见骇异,古殿寂寞。妪勿更言,万类咸尔。厥亦天道,安之则巳。

我庐姑射东,君居西山隅。相去不十里,曳杖以问途。

知我远方来,尽室相煦濡。衰年况多病,药物必尔须。

诊视得家法,就为医多卢。贫贱人所恶,世利人所趋。

君子异于众,而独与我娱。延我升中堂,坐列皆明儒。

酒肴既登俎,左右罗童奴。令行爵无算,促使开大壶。

酒酣意气逸,高论到唐虞。日晏未得归,欲起时见拘。

自言小邑中,何尝试士夫。久客惜人情,褊量动辄踰。

仍呼儿出拜,头角异凡雏。从小好文字,未睹明月珠。

长者幸有赐,终身不敢渝。既蒙主人知,所愿献良图。

世人岂无才,唯德不能俱。不见盆成括,以是丧厥躯。

又徵荀氏语,至察则无徒。大辩外若讷,聪明守以愚。

颜子称大贤,尚云有若无。吾言傥无忽,荣名不须沽。

君不见丹穴产凤雏,五色不是凡禽状。广文年少薄游吴,一旦诗名动天上。

前年开诏赴交州,今年载书东海头。仙人骑羊渺何许,归梦先落江南州。

树枝当窗灵鹊喜,綵服趋拜庭闱里。别有佳期隔片云,洞庭月照潇湘水。

君歌有所思,我歌远别离。落花飞絮春去尽,杯酒相送都门时。

一官冷热何足取,文章自可名不朽。沧波早掣钓鳌钩,莫遣玉堂人倚久。

大木作高栋,一国不能两。若无百围柱,颓坏欲谁仰。

圆镜朗如日,涌出无碍智。梵语波罗蜜,唐家无量义。

说者说无相,离者离文字。但说无上道,利他还自利。

若能入理行,不动到如地。缘事常区区,不如展脚睡。

长信晓钟稀,白露涂寒楚。百执起居罢,归蹄乱禾黍。

裴公未绿野,即辰欢啸侣。池荷明夏残,河杨结风绪。

谁忝京洛行,追陪惭马吕。提拂念衾裯,倾输忘龃龉。

席地醉香醪,从庖纷菜茹。亮节当朝钦,高标暇日举。

芳音难属和,循诵祇含咀。

归恨逐春深,迟休欲缩程。
远山何处碧,落日故乡明。
路改柴门僻,村空石硙鸣。
乞蔬仍买米,一宿尚营营。

行道出深楚,空庭秋飒然。风来人不见,青子落僧前。

千仞居然一径通,名臣俎豆至今崇。试将廊庙擎天手,犹著家山辟地功。

揽辔频闻徵草泽,当关曾此失英雄。如何朔雪炎风里,每向歧途叹转蓬。

燕寝香中锦帐郎。二年和气蔼蒸湘。鬓间不减当年绿,眉上新添一点黄。
征诏近,寿筵长。乍晴人意喜非常。燕莺休苦留春住,归趁薰风殿阁凉。
落花兼柳絮,无处不纷纷。远道空归去,流莺独自闻。
墅桥喧碓水,山郭入楼云。故里南陔曲,秋期欲送君。
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
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