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上片写碾茶煮茶。开首写茶之名贵。宋初进贡茶,先制成茶饼,然后以蜡封之,盖上龙凤图案。这种龙凤团茶,皇帝也往往以少许分赐从臣,足见其珍。下二句“分破”即指此。接着描述碾茶,唐宋人品茶,十分讲究,须先将茶饼碾碎成末,方能入水。“金渠”三句无非形容加工之精细,成色之纯净。如此碾成琼粉玉屑,加好水煎之,一时水沸如松涛之声。煎成的茶,清香袭人。不须品饮,先已清神醒酒了。
换头处以“味浓香永”承接前后。正待写茶味之美,作者忽然翻空出奇:“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以如饮醇醪、如对故人来比拟,可见其惬心之极。
作者在《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一词中也提到“醉乡”:“三径虽鉏客自稀,醉乡安稳更何之。老翁更把春风碗,灵府清寒要作诗。”怀中之趣,碗中之味,确有可以匹敌的地方。词中用“恰如”二字,明明白白是用以比喻品茶。其妙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几句话,原本于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我官于南(时苏轼任杭州通判)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但作者稍加点染,添上“灯下”、“万里归来对影”等字,意境又深一层,形象也更鲜明。这样,作者就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桩事,巧妙地与品茶糅合起来,将口不能言之味,变成人人常有之情。
自君之出矣,空阑愁独守。思君如池荷,见莲不见藕。
越有西园作者谁,公今不感咏歌之。千馀骑拥频来赏,四十年间尚去思。
稚耋行谣方载路,主宾高会正乘时。也知此乐同民乐,况有前贤台沼诗。
燕子人亡三百秋,捲帘那复似扬州。西行未必能胜此,空唱崔徽上白楼。
我家恒山阳,山光碧无赖。月窟荫风篁,十里泻澎湃。
兹焉有乐地,不去欲谁待。自要尘网中,低眉受机械。
夙驾淡溪东,遥指搭楼路。曲涧架小桥,红英冒绿树。
社厝隐云林,笆篱深深护。堂中列图鼎,典则犹可数。
帝德浃雕题,覆育时煦妪。番黎沾化久,爱戴深且固。
童子四五人,能诵诗书句。咨询实可欣,奖劝不妨屡。
众番亦欣然,笑请轩车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