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舞

虏乐悉变中华,惟真定有京师旧乐工,尚舞高平曲破。

紫袖当棚雪鬓凋,曾随广乐奏云韶。

老来未忍耆婆舞,犹倚黄钟衮六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胡族乐舞已经完全取代了华夏乐舞,只有真定还有原来京师汴梁的旧乐工,还在表演高平曲破。


两鬓雪白的舞者在勾棚演出,曾伴随着广乐和云韶翩翩起舞。

原本已不想再跳那紧促之舞,黄钟一响仍不禁依衮六幺起舞。

注释

真定:地名。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置真定府路,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治所在真定府,即今河北省正定县。 高平:即高平调。中国五声音阶分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其中羽声又分七调。高平调系羽声七调之一。曲破:唐宋乐舞名。大曲的第三段称破。单演奏此段称曲破。有歌有舞,节奏紧促。元稹《琵琶歌》:“骤弹曲破音繁并”。

棚:用木或竹搭成的凭架或屋舍,作为歌舞百戏的演出场所。也称勾栏。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 “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雪鬓:鬓发雪白,谓年已老。

广乐:传说天上的一种乐曲。《穆天子传·一》: “天子乃奏广乐。”这里指舞曲。

云韶:指两种乐曲

云:指云门。即黄帝时代的乐舞。亦称“云门大卷”。

韶:传说虞舜所作乐曲名。这里以云韶喻华夏正声乐舞。

耆婆:原为古印度名医。“耆婆”二字在梵语中作为“生命”、“长寿”、“长者”之义。 “耆”字在中国语文中训为“老”义。“耆婆舞”疑指扮作老妇人的一种节奏紧促的舞蹈。

倚:依照、配合。这里指舞步合于舞曲。黄钟:古乐十二律之首。声调最洪大响亮。

衮:宋代乐曲名称。

六幺:亦作绿要、绿腰。唐宋时琵琶曲名。这里指羽调舞曲。

赏析

  该诗的第一、二句诗人以写实的手法描写了一位两鬓斑白的“京师旧乐工”,第三、四句诗人歌颂了老乐工不忘故国礼乐的深情。这首诗既具有缘事而发的现实性,又蕴含着作者御敌复国的心愿,思想内容深刻感人。诗人在诗中连用古代乐舞术语,表达了他的“复古之心”。

  这首诗既具有缘事而发的现实性,又蕴含着作者御敌复国的心愿。虽然此诗的题注直接与乐舞有关,但诗本身却不是引导人们去观赏什么轻歌曼舞,而是启迪人们去进行历史的回顾。所以演员出场前毋庸描写“整顿衣裳起敛容”(白居易《琵琶行》)的过程,上场后观众看到和听到的也不是婆娑舞姿和婉啭歌喉,而是“紫袖当棚雪鬓凋”,原来台上是一位毛发脱落两鬓雪白的老者。题注告诉读者,“真定舞”者系“京师旧乐工”。不言而喻,京师的乐工之所以从中原来到朔方,是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掠走徽钦二帝连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人众。无疑此诗中的“紫袖”也是“靖康之变”的受难者。从靖康二年(1127年)到范成大使金的乾道六年(1170年),已整整四十三年。当年即使是“破瓜年纪小腰身“(宋谢幼槃词)的名优达伎,至今也差不多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所以“雪鬓凋”即是诗笔,也是写实,很耐人寻味,感慨良深。

  这里以“紫袖”代表“真定舞”者。因为中国许多诗赋中,仙女被通“紫妃”,这里以“行头”代替舞者,意为四十多年前天仙般的舞伎,如今已经鹤发凋零了。

  “曾”这个副词,在这首诗中不仅表示时间,主要是使第一、第二句的意脉紧密相连,两者的主体都是“紫袖”,别看眼前台上的这位舞者鬓白发凋,当年也是上过大场面的,曾伴随着广乐和云韶翩翩起舞。广乐和云韶原是神仙和天子的音乐,如今由“虏乐”取而代之,这就意味着民族的灾难和王朝的更迭,这是作者难以忘怀和不堪忍受的国耻。此次使金就是要为民族和朝廷争一口气。所以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舞裙歌扇,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虑及国家的兴亡。此诗中对广乐和云韶的津津乐道,其原因正在于此。

  这首绝句中最难理解的是第三句“老来未忍耆婆舞”。有一种注解说“耆婆”亦作“岐婆”,“耆婆舞”就是“胡妇”、“番婆”的“胡”舞。但根据《礼·曲礼上》和《国语·吴语》的有关记载和注释,“耆婆”就是六十岁的老婆婆,没有“胡妇”的意思,即使外来意,称其为名医,也不含贬意。上述耆婆即岐婆的解释,或许是因为耆、岐同音的缘故。联系第一句的“雪鬓凋”,追溯一下舞者的经历,再细审当句中的“未忍”二字,这样联想起杜甫《忆昔二首》其二中“宫中圣人奏云门……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的诗句。杜甫诗中既有“云门”又有“耆旧”的用语。范成大写《真定舞》一诗时,不一定想到杜甫的这首诗,但两首诗的题旨却不无相通之处,用古人的话说: “此痛乱离而思兴复也……道路尽为豺狼,宫中不奏云门矣。乱后景象,真有不忍言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三)在古人看来,法度及正声乐舞的存亡,关乎社稷的兴废。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豺狼当道,宫中不奏云门。为此杜甫以中兴事业望诸代宗。范成大的心情与杜甫相类似,在他使北途中,从临安至幽燕,亲眼看到“虏乐悉变中华”,这与“隆兴议和”后宋孝宗对金人处处退让、完全失去了恢复中原的锐气有关联。像杜甫期望唐代宗中兴一样,南宋朝野的抗金派人士多么希望孝宗皇帝起用抗战派收复河山、中华大地处处重奏“高平曲破”。这些话范成大自然不敢公开说出,只得象杜甫一样借盛世乐舞,寄托其婉讽之意。这是从作者方面来说。从舞者方面来说,一个年届六十的老人,本已不忍耆婆之舞,但是紧接下去第四句“黄钟”大吕的洪声促拍,恰合当年的“云门”之舞,即使老境已至、鬓发凋零,依然“尚舞高平曲破”。作者所激赏的正是“京师旧乐工”的这种不忘故国礼乐的深情。

  如上所述,此诗的思想内容是相当深刻感人的,范成大在诗中罗列古代乐舞术语,借以表达他的“复古之心”。

创作背景

  范成大于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闰五月,出使金朝,沿途写了七十二篇七言绝句和一卷日记《揽辔录》,这首诗是其中之一。使金途中,范成大亲眼看到民俗、服饰几乎全被异族同化,乐舞方面更是“虏乐悉变中华”,唯独真定府的“京师旧乐工”尚在歌舞宋国的“高平曲破”。宋朝从汴京至临安,凡宫廷大宴,经常演奏大曲的“曲破”。这一乐舞名曲,是洞晓音律的宋太宗赵炅亲自翻新创制的。就在范成大使金前后,南宋的一些教坊大使和乐工还常向宫廷进奉“曲破”。在范成大看来“高平曲破”无疑是代表大宋朝的礼仪乐舞,他感愤故土沦丧,遂作此诗。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猜你喜欢
山兄心似我,岸谷亦难交。不见还相忆,来唯添寂寥。
茶烟粘衲叶,云水透蘅茆。因话流年事,斯须不可抛。
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
烹处岂期商岭外,碾时空想建溪春。
香於九畹芳兰气,圆似三秋皓月轮。
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君从婺女典嘉兴,我自滁阳到广陵。
同被雪霜侵两鬓,独嗟官职是三丞。
郡斋新养华亭鹤,乡信时逢建业僧。
愿作入朝西道主,只看黄霸诏书徵。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高滩复下滩,风急刺舟难。不及楼中客,徘徊川上山。
夕阳洲渚远,唯见白鸥翻。
栏外见春迟,朝来雪一枝。
不知初发处,误道已残时。

乱峰倒立。蹋空直与云呼吸。奇极。看列坐愁鬟许平揖。

尘飞不到处,人影和天碧。幽愁。正木落,千岩数声篴。

层巅石径,空照苍黄壁。寻坏藓、旧诗痕,烟外翠如泣。

满袖松风,画秋无迹。绿尽吴根,付谁收拾。

一别一相见,须臾老此生。客衣寒后薄,山思夜深清。
诗近吟何句,髭新白几茎。路岐如昨日,来往梦分明。

雪里行披鹤氅裘,词华司马见风流。十年京国夸豪侠,万里河山属北游。

恋别易消江上酒,思归难系柳边舟。悬知后夜遥相望,月满燕台草树秋。

径入荒畦僻,相携支许俦。院凉烟起翠,林净叶惊秋。

杞橘浮香细,葴莎向晚幽。绀园淹对久,萝月已如钩。

苍茫元气浩无垠,似雨如烟各未分。却是幽人亲领略,石田笔管自耕耘。

竹筇轻健草鞋宽,野外消磨半日閒。
病叶已霜犹蛮树,片云欲雨又归山。
灯分寺塔晴偏见,水隔渔家夜不关。
愧我莫如霜上鹭,霎时飞去便飞还。

五载抽毫侍禁中,上宾虞舜协时雍。频裁密诰颁三省,旋写新词降六宫。

金井蟾蜍分碧露,玉杯鹦鹉醉香风。诏归特赐金莲炬,迢递苍龙阙角东。

昨访梅花岩,洒落观飞泉。因怀流水调,哀玉杂冰弦。

乐失求之水,在野有遗传。之子抱桐响,与泉相悠然。

谁哉洗俗耳,直驾钟期前。

先生仰面叹华屋,手抱遗经常独宿。尽日集庭闻鸟呼,中宵掀窗来鹿触。

我常蹋月望西园,寒星寂寞垂短垣。径约汪君信阔步,青田壶泻三昆仑。

清言若遇王平子,绝倒当年定如此。稽古岂无春卿荣,随学尚有公超市。

先生不乐句羞素餐,先生毋躁句且少安。昼居于内侍汤药,不然讵肯轻儒冠。

病鹤支离堪对语,翩翩平原在何许。

乱山嵬嵬雪扑天,云愁树寒寒无烟。大河欲冻不可越,路遥翅短无由前。

去年遇敌桑弧鸣,贼来不近曹阳城。交亲欲致范孟博,干戈怅阻孙子荆。

君今汲黯已卧守,河东季布必不久。斯饥正跻南山幽,维霰难蒙日在蔀。

东北苍生今凛冽,幸逢尧舜忍决绝。但须努力爱黎元,莫使弦歌负稷契。

谁如张璪工松石,拟裂鲛绡画作图。

秦云寂寂僧还定,尽日无人鹿绕床。
日暮风吹官渡柳,白鸦飞出石头墙。(《废城》)
双双白燕入祠堂。(乳石洞玉女祠。并见《主客图》)。
紫霄不可涉,灵峰信穹崇。下有琼树枝,上有翠发翁。
鸡鸣秋汉侧,日出红霞中。璨璨真仙子,执旄为侍童。
焚香杳忘言,默念合太空。世华徒熠耀,虚室自朦胧。
云飞琼瑶圃,龟息芝兰丛。玉箓掩不开,天窗微微风。
兹焉悟佳旨,尘境亦幽通。浩渺临广津,永用挹无穷。

笔端跳虎挐龙,当今谁似张夫子。诗肠九曲,文心万窍,并堪垂世。

减字偷声,惊才绝艳,吾尤观止。算骚坛几辈,酿花成蜜,该周柳,兼姜史。

不栉羞称进士,列门墙,也添桃李。香分一瓣,咀华小草,序言蒙赐。

辄作蝇鸣,妄思骥附,题词聊拟。却还愁、终是女郎弱调,博掀髯耳。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