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一部分,描写诗人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的情景。先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而只以“水落沙屿出”暗示。紧接着重写汉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测。岸边的翠竹,密密匝匝。传说中的鲛人,潜伏在水中。江上的渔父唱着歌儿,怡然自得。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其眼能泣珠。”诗人将汉江、汉江两岸的景色、传说中的鲛人、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现汉江的神奇美丽。既写游汉江,同时也为后文回忆与王迥泛舟作铺垫。
第二部分共四句,回忆与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屿。诗兴非一,兴致无穷,不一而足,由于有第一部分作铺垫,这里只以“夕阳”一句景语,“中坐”一句情语,就将两人一起游览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抒写诗人对王迥的思念。因为思念王迥,遥望王迥住的鹿门山;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诗以美丽的汉江为背景,以游汉江为情节,把相思的感情通过具体的生活抒写出来,真挚而又绵长。结构上以游汉江开始,以归家作结,中间插入一次游汉江的回忆。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如同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昨朝快阁举目无,江湖凭阑二豪俱。徘徊把杯思欲丹青写之人,则无城中郭,清狂一生弄丸戏洪垆。
方瞳如水霜半颅,展纸为扫登阁图,邑城隐见林木扶。
画我怏阁上,半天风立楼观孤。急流波涛沸欲动,前山雷雨势可呼。
二豪意态各亦足,彷佛指说荆与巫,回顾东海犹一盂。
是日南风万船集江隅,郭亦画出樯之乌。精密似跨北海杜,笔力颇凌江夏吴。
江中流云西北徂,又若万里独往朝京都。我心与客方念此,郭能画之真奇士。
候馆促离杯,愁颜且强开。砌蛩惊露泣,巢燕避秋回。
菊径深黄叶,衡门掩绿苔。缅怀西汉士,据地独奇才。
黄叶无人径,支床卧冷烟。诗寒收石气,云活养松年。
铜井一林雪,寒山千尺泉。此间傥相见,除是不谈禅。
澄之不清淆不浊,一水遥遥隔芳躅。长虹驾空石砺齿,兴来踏月深怀企。
几日离居鄙吝生,两心相印槃阿矢。由来处士虚声尚,隐囊玉尘标清望。
论治要争伊吕先,抗怀宛在黄农上。岂知家国误虚谈,正坐身心习疏放。
责实知谁副盛名,汪波千顷汝南清。朝廷自著钩党籍,乡里终留月旦评。
角巾垫处停华毂,一见倾心写金玉。对客谁夸御李来,入林岂信攀嵇独。
想见扶阑并辔游,渺渺烟波人上头。赠芍已忘周岁月,题桥谁续汉春秋。
桥下丰碑作人语,似记前贤曾住处。峻极嵩高入望遥,流水无声背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