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所思念的人在何方?重山叠嶂,只能怅然遥望荆州。
我虽满腹才华,可天下却无人赏识,没有您张丞相的擢升,恐怕我还寂寂无名。您的知遇之恩,我终身难忘。
您遭不幸,被贬荆州,我也将追随您,退出这污浊的官场。归隐田园。
南飞的大雁呀,你们振翅高飞,可是怎能将我的思绪传与荆州的故人?
注释
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张丞相:即张九龄。张九龄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所思: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此处借指荆州。
举世:普天下。《庄子·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方将:将来,未来。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农圃:种粮和种菜的人。晋张载《七哀诗》:“颓陇并垦发,萌隶营农圃。”
艺植:种植,耕种,栽植。《北史·铁勒传》:“近西边者,颇为艺植,多牛而少马。”老丘园:终老于田园。《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
飞雁:一作“飞鸟”。飞:《全唐诗》校:“一作无。”
何由:怎能。南朝宋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

赏析

  《寄荆州张丞相》这首诗寄托作者对张九龄的深切怀念,抒发世无知音,自己也将归老田园的情怀

  首联起笔疑问,设置悬念,然后用脑海中的想象做答,并点题,表明对张丞相的思念。“所思竟何在”,诗人“思”那名动一时的名相在哪里,接着“怅望深荆门”,既表达了对张九龄的深深怀念,又写出了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颔联则是加深了这种不满的感情,在抒情上更进一层。“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追忆往事,诉说自己仕途的坎坷及对张九龄赏识、提拔自己的感激。“无相识”略显夸张,有明显的奉承之意;或有双关意,指别的丞“相”不“识”己的意思。颈联表明自己的立场:“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说明自己不会与昏暗的官僚门同流合污,将隐居山川田园之中。那山水田园就是诗人在红尘中一直所沉吟向往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尾联讲寄言,“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眼睛望着南飞雁,一直看它们飞到天边的尽头,消失为止,与“怅望”首尾呼应。此处用了“雁”、“言”谐音,似乎也是在说或许那南飞雁能帮诗人捎带去吧。诗人寄思念之情于南飞大雁中,更以鸿雁过尽,无从寄书,抒发自己难言的隐痛,意在言外。

  全诗以景结束,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目尽南飞雁”有这个意思。以此收束全文,低吟婉转,更觉深沉。诗歌语言朴实无华,自然天成,处处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次年擢王维为右拾遗,是年王维三十五岁。王维视张九龄为伯乐、恩人。当张九龄被贬荆州之后,举朝之士但求自保,王维却不避权贵,写成此诗表达对张的知遇之恩。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城西簇簇三叛族,叛者为谁蔡吴蜀。中使提刀出禁来,
九衢车马轰如雷。临刑与酒杯未覆,雠家白官先请肉。
守吏能然董卓脐,饥乌来觇桓玄目。城西人散泰阶平,
雨洗血痕春草生。
一点红尘惹人心,蘂珠殿上堕遗簪。
当时同降瑶台路,只是于今鼓鹤林。
梦到人间不知退,夜夜窗下调玉琴。
笑指神霄归未得,绛阙清都烟霭深。
山川迥别。赤城自古雄东越。钟英储秀簪绅列。何事黄扉,殊未相黄发。
如今衮职那容缺。人心恰与天时合。看看字号彤庭发。初破天荒,留与后来说。

多病新春减醉狂,元宵作剧懒逢场。华灯珍重劳相赠,绣佛前头礼定光。

松棚不阔浓浓阴,池沼不宽滟滟深。宾朋不众尽同心,言语无多足知音。

三伏自然消暑气,何用深山嘉树林。

二程夫子旧家风,乌帽长髯大袖中。画格岂徒今日似,白头元只此心同。

孤亭野竹丛丛瘦,老笔西涯字字工。许可无边他日意,随花傍柳各溪东。

内有丘山重,外有秋毫轻。于心不自得,谁免慕荣名。

少贱事干谒,尊贵乐骄盈。焉知陋巷士,尘芥视簪缨。

君王别馆湖中央,菊日浮游锦缆香。贪把深杯向芦苇,错教横吹惊鸳鸯。

车徒杂沓四岸合,殿阁洄沿一水长。万古有人还此地,他年吾辈是重阳。

程君骨骼鼎钟古,杨子精神霜月明。
学海一针元自正,词场百喙不能鸣。
文潜雄浑开前路,无己深幽助晚成。
老我苦心知己解,相逢差足慰平生。

朱夏景物幽,閒居颇萧散。南风扇清凉,北陆辔舒缓。

蝉嘶绿树深,蝶化青芜短。疏帘隔朱曦,晴波荡虚馆。

烧兰烟结篆,泼茗香浮碗,稠叠红牙签,参差青镂管。

经义浩如海,说者穷论纂。且喜左氏夸,并取南华诞。

文体逮六朝,音韵昭华琯。坚思铁砚穿,勤欲韦编断。

毋使心旌摇,终期腹笥满。圣谟何洋洋,四子梯六经。

至道有卷放,妙理无声形。放之乂寰宇,卷之治家庭。

所贵笃信者,终日常惺惺。渐渍?其膏,有若蚁聚腥。

十目示明畏,九思戒堕冥。惟苦日车速,驰光不暂停。

谁挥鲁阳戈,三舍回曜灵。贤哉车武子,夜深犹聚萤。

见说环奇久著名,相逢又复怅离情。自缘大造流形异,谁使良工巧琢成。

太白雪深尤突兀,终南云静益峥嵘。山灵好为频揩拭,莫遣尘埃野蔓生。

山前咫尺市朝赊,坦屋萧条似隐家。
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

风云一代感中兴,济济仁贤集九卿。莫惜埋轮仁辅理,空闻补衮仲山名。

臣愚自放江湖去,主圣何难槛殿旌。为祝圜扉开诖误,怜才首自易中丞。

不嗟白发曾游此,不叹征帆无了期。
尽日凭阑谁会我,只悲不见韩垂诗。

迟日莺花风转舒,况兼幽壑迥清虚。欣闻似得新名友,想见如看未读书。

日隘沮洳才一发,肺藏砢礧可千馀。谁将巧妒泥游屐,我老还期卜隐居。

十二桥边树,枯薪尚有根。西风乱芦叶,孤月出关门。

跸道悲龙过,寒塘独鸟喧。先皇全盛日,生晚共谁论。

岁岁兹辰泛菊觞,今余泪雨洒衣裳。蕲黄形胜余回合,江汉波涛接混茫。

万里秋风催短发,三年转战又重阳。茱萸酒尽天涯会,回首干戈道路长。

白发慵梳百不忧,与他鸥鸟日悠悠。清朝荣辱几番事,满眼烟波一叶舟。

雨过洞庭歌棹月,霜飞云梦醉眼秋。蓑纶晚■芦花岸,闲扣金针作钓钩。

近闻高静趣,犹寄广陵居。
夜会听琴阻。秋期看月疏。
几成归越梦,久绝入梁书。
四释分题处,年来一榻虚。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