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月记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月亮在中秋之夜最明亮,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然而,中秋大多数时候又没有月亮。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的少有之处。果真有好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在在金沙滩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宁静,远离世俗)吗?

  我大约在8月15日去看过洞庭湖,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金沙滩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整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徒步向上攀登。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湖面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注释

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本文原题《观月记》。

临水胜: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

观:观赏。

宜:适宜,应当。

去:距离。

盖:句首语气词,表示假设,推测。之:指代有中秋月而又近水的城郭宫室。

若夫……则……:“如果不是……那么……”。或者“要么……要么……”。

诚:果真。

独行以夜:在黑夜中独行;“以”:于。之:去。

蕲(qí):通“祈”,求。

玩:欣赏。

“其具”句:大概具备了这四个好的条件吧?其:语气词,大概。四美:指上文所说赏月理想的四个条件:中秋月,临水之观,独往,去人远。

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日。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东北。

天无纤(xiān)云: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沙:指金沙堆。当……之中:处在……之间。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四环”二句:谓金沙堆四周环绕的水域,距离近的都还有几百里宽。

尽却:全部褪去。却,退。童隶:书童仆役。

正黄:纯黄,指没有杂色。

与月相夺:和月光争辉。

激射:喷射。

目眩(xuàn):眼花。

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广寒宫:即月宫

身:亲自。

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于是:在这里。备:齐全,完备。

赏析

  金沙堆是一个“堆阜隆起”的沙洲,位于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夏秋水涨,洞庭、青草二湖相连,沙洲隆起部分显露水面,高达数丈。其上宽衍,有青草庙。张孝祥虽是罢官而归,但他登洲祭庙、赏月,饱览湖上风光,游兴浓厚,接连写了《金沙堆赋》《念奴娇·过洞庭》以及《观月记》等纪游之作

  这篇文章写作者罢官北归,途径洞庭湖,登湖中金沙堆观月所见。作者开篇先不写观月,而是以议论的方式层层递进,提出观月“四美”之说,体现了不同凡俗的审美趣味。后半部分叙写观月经过,先写中秋之夜的晴空明月,次写金沙堆空旷幽远的环境,再写孤舟停泊,独身而登,恰好满足“四美”的条件,表现了作者金沙堆观月时的舒畅心情,也透露出罢官后欲寄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以排遣烦恼的心态。全篇将议论、叙述、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笔法多样,见解独到,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颇见作者匠心。

  文章题虽为《观月记》,但对于观月经过、月下景象却记得很少,重点是写作者观月所产生的感受。文章前半部分强调金沙堆观月机会的难得,表现的是作者这次观月的满足心情。从表现艺术的角度看,这对突出湖上月色之美有一种衬托作用。这段文字反映出作者观月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趣味。他认为观月有四种境界,即看中秋极明之月、临水观中秋明月、独往临水观中秋明月、独往离人远处临水观中秋明月,而以后者为高,且最难实现。叙述中,句子由短而长,句式富于变化,或直言,或反问,或慨叹,一任情感流泄,显现出作者审美经验的个性色彩。而后续上一句:“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既点出作者此番观月达到最高境界的特点和得意心理,又对下文写观月起到引带作用。

  作者写洞庭观月所见,文字较为简略,仅言“天无纤云,月白如昼”“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及“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而已,可谓点到即止。但读后却能进入美好的想象世界,得到一种回味无穷的美的享受。其因一则是作者写其所见,取材典型,纵然一点两点,却能构成一幅富有意味的完整画面;再则是作者写景是和抒发领略景物之美的强烈感受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写景是在抒发感受时带出来的。不但文章前半部分的议论是写作者观月感受,在写景之中也有之。如写沙上观湖上月,即“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这类文字,既以想象之词拓宽美的境界,又抒写作者赏心悦目之感,映现出神思飞越之态,自有感发作用。

创作背景

  张孝祥是南宋力主抗战的爱国词人。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乾道二年(1166)六月,张孝祥因言事被罢官,自桂林北上,八月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当时正值中秋之夜,作者登上金沙堆,独自登临赏月,写下了这篇游记。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猜你喜欢
谢脁怀西府,单车触火云。野蕉依戍客,庙竹映湘君。
梦渚巴山断,长沙楚路分。一杯从别后,风月不相闻。
平时豪饮兴,人议老羌渴。
骏蹄就康庄,中有溪涧遏。
挽仰三十年,仅作扶病活。
乐事有无几,造物忍见夺。
谢安晚多感,正赖箫鼓聒。
胡姬卖酒地,缅想不容谒。
即今少年梦,尚苦法士孽。
两君诗酒豪,将坛最阀阅。
左顾得投辖,胜谭看吐屑。
雪天仆为更,盘饱鲜粗割。
共怜后山穷,块处但禅说。
一饱共此客,矜向邻里说。
问疾不厌频,他费尚可节。
官涂计离合,江海浮一叶。
别期后归燕,光阴等消雪。

相闻赤伏启重离,一诏敷天并誓师。万里鲸波趋锦缆,两山鳌柱拥金羁。

已呼苍兕临流蚤,未审玄骖下濑迟。瓜步月明刁斗寂,行人犹指汉官仪。

杯酒苍忙强自吟,江淹能赋别时心。绿波春草魂犹断,白首寒天感益深。

布泽二龙周海宇,栖閒孤鹤老山林。谁知多病仍飘泊,雨雪愁人几暮阴。

久憩珠林寺,高轩自远来。携朋上乔岳,载酒到琼台。

论道吟心乐,吟诗笑眼开。遥观松柏树,风韵有馀哀。

修髯危肩老仙人,布袍革带乌靴巾。
胸中不着半点尘,天地万象肧腪春。
扇者橘,书者栗,
瓢者术,韁而掣者葛,
笠而鞭者拙。中间厖然大者雪,
从我两髯三髧一蹩躠。驴何钝,
奴何痴,前掣后鞭趣使驰。
麾鞭愈急行愈迟,掣韁欲断人驴疲。
但见尻秃秃,蹄局局,
欲坠不坠止鸣木。本无伎俩能喷玉,
正可吞声春草绿。先生御气存其神,
下驴步行意更真。从渠蹇材拗莫驯,
超然目送八极辔凤骖麒麟。

华表临流夹峙雄,横江铁索系青龙。蹇裳仅免行人病,尚赖循良继后功。

君臣数九。发凉风。三弦夷则。白藏通。克谐候管。和六同。

雨萧萧、春寒欲暮。杜鹃声转□□。东风与汝何恩怨,强管人间去住。

行且去。漫憔悴十年,愁得身成树。青青故宇。看浩荡灵修,徘徊落日,不乐复何故。

曾听处。少日京华行路。青灯梦断无语。风林飒飒鸡声乱,摇落壮心如土。

今又古。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红雨。人生几许。且赢得刘郎,看花眼惯,懒复赋前度。

蚤年独出弃繻关,肯作辕驹老故山。
澒洞烟尘辕解难,从容矢石敢投艰。
尚馀长短苏张术,不值风云楚汉间。
还想湖湘对床酌,泪滂原草不胜斑。

即今谁擅书丹手,茹笔先求古法难。能令当前迷色相,流传恶札到人间。

日暮棹秋水,烟花满江曲。翠壁何嵯峨,幽岩凿山麓。

我来纵游观,天风振樛木。其外不可攀,其内可以屋。

洞底上回磴,兹山乃空腹。石阁两三层,苍莲根地轴。

香烟老苔藓,佛床女萝绿。老僧击晚磬,寂寞共云宿。

老将至矣弗知年,愤乐循环何日圆。洙泗源流惭后觉,函关气候喜如前。

高僧策杖勤提喝,舟子讴歌迭往还。江上曲终人不见,蒹葭白露望中迁。

潮平风稳,行色催津鼓。回首望重城,但满眼、红云紫雾。分香解佩,空记小楼东,银烛暗,绣帘垂,昵昵凭肩语。关山千里,垂柳河桥路。燕子又归来,但惹得、满身花雨。彩笺不寄,兰梦更无凭,灯影下,月明中,魂断金钗股。

露叶霜枝耐久寒。好花一一抱香乾,夕阳影里几回看。

梦断懒依钗上燕,色衰羞对镜中鸾,防他着雨又辛酸。

众峰环一峰,地轴高屹?。古洞豁云根,深邃凹无凸。

洞门荫老松,惜哉一已缺。拈花微笑人,妙相左右列。

正中钟乳悬,有若广长舌。神仙龛尚存,于兹传丹诀。

少进径盘纡,前途黑于铁。旷如复奥如,何年鬼工设。

我相与人相,浑不辨一切。投炬照光明,多取防扑灭。

著脚滑滑泥,彳亍行不辍。石骨冰人寒,顿消五情热。

终古閟日光,两柱相蟠结。众濑束盈坎,神瀵喷如雪。

渟作万丈湫,蛟龙以为穴。祷雨雨即施,吾闻诸乡耋。

逦迤出幽崖,碑苔频剔抉。司马诗法严,赋景叹超绝。

一一鹤声飞,句好我未窃。

陪京雉堞迥苍然,重忆高皇逐鹿年。汗马北腾穿碣石,长虹南倚划吴天。

鼎湖龙去离宫锁,复道花繁紫禁偏。怅望寝园今寂寞,牧人秋卧孝陵烟。

天子聪明古帝王,百年日月要重光。文山老子忧思远,独上中庸第一章。

昭代元丰日,云洲致瑞祥。
氤氲浮岭表,精彩灿霞光。
德政闻名邑,文章冠试场。
二人符美应,今古共流芳。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