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生着病的人面容消瘦,帽围顿宽,江南的春天已过仍然有一点寒意。
有志之士凄凉地在闲居中老去,看着名贵的花在雨中凋谢。
空气中余香缭绕,我无所事事便倚靠着枕头;看到繁盛的香草后便后悔倚栏远望。
放下酒碗整理诗笺,近年来遇到的事情引发了我的忧愁!
帽围宽:形容面容消瘦,帽围顿宽。
闲,原作“何”,据钱仲联校注本改。
名花零落:犹言好花凋谢也。李白诗:“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名花本指芍药而言,后遂为好花之通称。
断香:犹言余香缭绕。便,合适。支枕:倚枕也。
芳草:香草也。《楚辞》:“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离离:喻分披繁盛貌。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阑:一作“栏”。
收拾:整理也。苏轼诗:“安排壮亭榭,收拾费金赀。”吟牋(jiān):诗笺也。牋:一作“笺”。
忧端:忧愁之意绪也。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诗:“少睡知年长,端忧觉夜长。”
陆游的作品有其独特风味,总是能将悲愤激昂和闲适细腻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融于一炉,而本首诗就是其代表作,尽管“闲”的意味跟足。
这首律诗的主旨可以用曹植的“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这两句诗概括。诗词作品中的“闲”常常和“愁”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最苦的万种“闲愁”。
无论是“帽围宽”,“尚薄寒”,还是“香漠漠”,“草离离”,更不必说“志士凄凉”,“名花零落”,无不构成了“闲愁最苦”,虽然诗人用闲适的口吻,细腻的描写来表现,却始终无法掩盖心中悲愤苦闷的愁绪。
钱钟书先生认为,南北宋交替时的许多爱国诗人,只表达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缺乏陆游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宏愿。上述见解在末句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只要“触事”就会“动忧端”,不只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更不会“收拾吟笺”,否则就没有此诗。
龙公底戏剧,长啸暝江天。雨鹊翻仍语,风舟舞不前。
帆随湘转寻浯溪,登岸欲摩唐宋碑。密林接叶山径寂,青虫当路垂秋丝。
桥边清波眼到底,乱石凿凿藏鱼儿。苍崖百尺悬于西,削成绝壁鸟不栖。
碑乃鲁国之所写,颂乃次山之所为。三千里外有水部,十四年后无太师。
人贤地胜文笔古,过客墨拓争洒挥。壁立积铁屹不动,安者见安危见危。
江湖岂独漫郎宅,又遣山谷来题诗。各人忠爱各朝事,大部楚泽骚人辞。
事有至难最可叹,靖康俄与灵武随。惟有溪边古渔父,欸乃湘烟无所悲。
春归几何时,绿树阴已满。萧条子云巷,谁借吹嘘暖。
常日双柴扉,深扃类休浣。稚燕掠翩翾,疏蝉弄凄断。
撷芳聊自娱,并食习成懒。嶷嶷栖鸾郎,蜗居间三款。
儿童惮逢迎,应客事谩诞。谢绝高轩荣,祗增鼯鼠短。
赖君不吾靳,尚复斗筲算。南薰破笑语,慇勤接訚侃。
酸然梅雨天,烦襟斗湔浣。波澜信苦孔,风力到微管。
加有建安作,大轴舒愤懑。力关神臂弓,传以青玉笴。
自宜造英茎,岂直骈组纂。居然肤寸毫,搜刔入稀罕。
讽疾颊涡飞,把持手争盥。索然贫窭家,连挹茂陵碗。
久矣吾衰颓,占数还鄙酂。长年苦中乾,更事筋驽缓。
比雁自不材,方木宜登散。赫如千尺光,旁烁幽隘窾。
处此得无猜,神观迷町疃。谁如富青箱,利器未施䂎。
匹马青螺城,戢束聊授馆。愧无青田核,相与申燕衎。
曾是翻瓦瓯,掇疏仍瀹卵。虽非夸雕俎,犹喜从跣袒。
吾人重解携,兹游未应缵。行看赤骥驹,万里修程坦。
妇病不能进,儿啼不肯行。苍茫荒野外,北风鼓鼙声。
老幼夜中逃,失路入榛荆。月出天欲曙,山头烽火明。
邓卒一战溃,敌势遂纵横。昨朝使帖下,主将亦还营。
嗷嗷二十载,何时见升平。我生值世乱,世乱难为生。
白岳辟西户,石磴几盘纡。山穷敞绣塍,缘隰陟崎岖。
丹岩突兀耸,赤城霞不如。太古余溜痕,赭黑交相于。
壁有青龙蛰,倒挂颔垂珠。神彩宛飞动,苔藓绕其躯。
山势忽幻形,长桥跨清虚。广度三百弓,高建五丈旟。
中摇一峰影,窈窕似名姝。青青千琅玕,暮倚容更殊。
搜奇越长桥,内岩何沮洳。岩端洒霜雪,炎夏凉衣裾。
在昔甘泉子,辟堂此读书。堂圮易梵刹,刹更倾颓余。
人事有兴废,林壑无终初。我来乐斯丘,箴言谢卫蘧。
阑干逼星晨,萧然挟羽翰。窗中窥日月,出没如两丸。
坐此邀飞仙,千秋以盘桓。
一片深宵月,明明照虎丘。松杉交影静,蘋藻上阶流。
夜舫吹箫客,春镫卖酒楼。他乡有朋好,竟夕此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