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漫兴 一作:漫与)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人性情怪僻只沉溺于美好的诗句,如果诗句不能打动人心,我至死也不肯罢休。
人老了,诗写得不怎么经心了,对着春天的花鸟,也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
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
怎么才能找到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文高手,让他们与我一起做诗畅谈,一起浮槎漫游。
注释
值:正逢。水如海势,江水如同海水的气势。
聊:姑且之意。
性僻:性情有所偏,古怪,这是自谦的话。不管是什么内容,诗总得有好的句子。
耽(dān):爱好,沉迷。
惊人:打动读者。
死不休:死也不罢手。极言求工。
浑:完全,简直。
漫兴:谓率意为诗,并不刻意求工。
莫:没有。愁:属花鸟说。
新添:初做成的。水槛:水边木栏。故:因为。跟“新”字作对,是借对法。
故着(zhuó):又设置了。
槎(chá):木筏。
焉得:怎么找到。
陶谢:陶渊明、谢灵运,皆工于描写景物,故想到他们。
思:即“飘然思不群”、“思飘云物外”的思。
令渠(qú):让他们。述作,作诗述怀。语谦而有趣。

赏析

  此诗是诗人面对如大海汹涌的江水,抒发内心感受的叙怀之作。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一次观锦江“水如海势”,波涛汹涌,则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但又无从说起,只好“聊短述”,抒写了他激愤的、自我解脱的、一时的人生感悟。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其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传世名句,道出了杜甫诗作的特色,反映了他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诗题中一个“如”字,突现了江水的海势 ,提高了江景的壮美层次,表现了江水的宽度、厚度和动态。江水如海势,已属奇观。然而诗题却偏偏曰 :“聊短述 ”。诗题中就抑扬有致,这是诗人的一贯风格。

  既然是聊为短述,绝不能出语平平。诗人自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足见“聊短述”的良苦用心,炉火纯青的诗艺,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动人心弦的审美效果。

  正由于杜甫艺术上的一丝不苟、勇于创新,因此老年臻于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极境。所谓“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仇兆鳌评杜甫“ 少年刻意求工,老则诗境渐熟,但随意付与,不须对花鸟而苦吟愁思矣 。”(《杜诗详注》卷之十)同时他还转引钱笺可相互发明:“春来花明鸟语,酌景成诗,莫须苦索,愁句不工也。若指花鸟莫须愁,岂知花鸟得佳咏,则光彩生色,正须深喜,何反深愁耶?”(《杜诗详注》卷之十)这里是说点明春光明媚,花香鸟语,快乐异常,因此不存在花鸟深愁的问题,“莫深愁”为杜甫自况。

  至于“ 浑漫与”中的“与”字,旧本曾作“兴”,清末郭曾忻解释说:“所谓漫兴,只是逐景随情,不更起炉作灶,正是真诗。”(《读杜札记》)此处强调任笔所之,自然而然。总之,首颔二联总体着眼,大处落墨,虽为短述,语实惊人,虽未直接描写江上海势,但胸中之海早已形成。它浑厚深涵,辽阔无垠,大气磅礴。心中之海,诗人采取了虚写的办法。正如金圣叹所说,此“不必于江上有涉,而实从江上悟出也。”(《杜诗解》卷二)所谓海势,其实是江,因此江上之景,亦应摄取,若完全避开江水,则海势亦无所依附,而不成其为江如海势。为此,诗人紧接首颔二联虚写海势以后,随即转入实写江水。

  故颈联道 :“新添水槛供重钓,故著(着)浮槎替入舟。”此处虽写江水,但只是轻轻带过,如此触及江水、悟及海势的写法,令人玩味不尽。正如王嗣奭所说 :“水势不易描写 ,故止咏水槛浮舟。此避实击虚之法。”(《杜臆》卷之四)又如金圣叹所说 :“不必于江上无涉,而实非着意江上也。”(《杜诗解》卷二)尾联诗人以一“焉”字,即巧作转折,融注新意。诗人之语,已经惊人。诗人说:若得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妙手,使其述作,并同游于江海之上,岂不快哉!尾联思路新奇,饶有兴味,且与首联相呼应,显示出诗人对艺术最高境界的执着追求。“更为惊人之语也。”(《杜诗解》卷二)

  对诗与诗题之间的关系金圣叹先生写道:“每叹先生作诗,妙于制题。此题有此诗,则奇而尤奇者也。诗八句中,从不欲一字顾题,乃一口读去,若非此题必不能弁此诗者。题是‘江上值水如海势’七字而止,下又缀以‘聊短述’三字。读诗者,不看他所缀之三字,而谓全篇八句,乃是述江水也,值江水之势如海也。则八句现在曾有一字及江海乎?”(《杜诗解》卷二)从他评析中,可以得知:此诗诗题与诗中八句,构成了一个浑厚海涵、博大精深的整体。虽未写海,而如海势。此诗以虚带实,出奇制胜,意在言外,令人叹为观止。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61年(唐代宗上元二年)。杜甫(诗圣)时年五十岁,居于成都草堂。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笑天涯,还倦客。欲起病无力。风雨春归,一日近一日。看人结束征衫,前呵骑马,腰剑日、陇西平贼。
鬓分白。只可归去家山,无田种瓜得。空抱遗书,憔悴小楼侧。杜鹃不管人愁,月明枝日,直啼到、枕边相觅。

鼎立淮南将,胡来竞退师。折冲潜白羽,告捷闹黄旗。

已报瓜洲败,还惊采石危。边防恃天堑,百万岂熊罴。

茂林髡取未应贫,政恐书材窘伯珍。更请作桥通夜盗,可怜辛苦涉沟人。

莓苔经积雨,蟋蟀响庭阴。不特吟秋苦,长怀警世心。

梭寒闺梦短,衣薄旅愁深。月冷霜清夜,闲人最赏音。

闻道一稊米,出身缚簪缨。怀我伐木友,寒衾梦丁丁。

富贵但如此,百年半曲肱。早晚相随去,松根有茯苓。

萧萧羸马正尘埃,又送輶轩向吹台。别酒莫辞今夜醉,
故人知是几时回。泉经华岳犹应冻,花到梁园始合开。
为谢东门抱关吏,不堪惆怅满离杯。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独行林下路,望望南山暮。无酒掇英尝,寒香已零露。

绮席延佳士,香来似有情。当年漫拱默,终日费携擎。

偶以朱蓝僣,还因刻画成。犹胜海上客,逐臭了平生。

鲁史标嘉瑞,周诗颂太平。
屡游灵畴地,数立纪年名。
矩步规行迹,含仁抱义情。
盛时期在囿,五纬想储精。

皎皎天上月,照我白玉楼。列星垂光采,河汉西南流。

不知谁氏女,哀歌楼上头。歌声入云响,思挟凤凰游。

凤兮翔千仞,宛在昆崙丘。岂无云间鸟,念之非我俦。

含情掩罗袂,恻怆令心忧。

芳草思南浦,
行云梦楚阳,
流水恨潇湘。
花底春莺燕,
钗头金凤凰,
被面绣鸳鸯:
是几等儿眠思梦想!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粉傅何郎,香薰荀令,帽檐低亚花枝并。频将宜称问双鬓,画帘吹动风流影。

鹊尾银屏,龙涎金鼎,乘鸾指刻成佳倩。春阴立尽海棠东,合欢心事从头整。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
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
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
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
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
纵谈百代前,至竟非苦槁。
多为开口笑,明月生怀抱。
黄鹤有高楼,恍如事幽讨。
揽辔逢道州,听书下下考。
周南勿留滞,掇拾供史藁。
分手重酸辛,璠玙众所宝。
十日不得面,何为太草草。

别搆草堂向蒲弄,蒲弄山高矗天起,倒影平湖三十里。

渡头平击问奇船,门巷纷纷响珠履。一从观化去不来,旧基零落荒苍苔。

高林日暮鸟相语,废圃春深花自开。花开花落几今古,风教何曾委尘土。

绵绵书泽犹在人,满邑弦歌比邹鲁。我来曾过山之陬,夕阳驻马空回头。

九原之魂不可作,临风一笑云悠悠。

出关身便谪神仙,别院逢君小洞天。作赋自知惭锦绣,閒居原是拥嫏嬛。

当窗雨沫琅函润,扑席花明绮槛鲜。况有珀光传玉碗,夜深一话已重元。

龙湖太守拥旄旌,西过牂牁是旧城。从古衣冠非僻远,如今风气亦文明。

梯航久已修唐贡,带砺还应讲汉盟。身率百蛮同稽首,千年委质在周京。

旧交牢落寸心违,门掩苍苔省见稀。
幸遇星郎分刺举,忝联桂籍得归依。
公方阔步鸣先路,我独冥行怨落晖。
遥想登台高会处,应怜乌鹊正南飞。

悔残春、炉边买醉,豪情脱与将去。云烟过眼寻常事,怎奈天寒岁暮?寒且住!待积取叉头,还尔绨袍故。喜馀又怒。怅子母频权,皮毛细相,斗擞已微蛀。

铜斗熨,皱似春波无数,酒痕襟上犹涴。归来未负三年约,死死生生漫诉。凝睇处,叹毳幕氊庐,久把文姬误。花风几度?怕白袷新翻,青蚨欲化,重赋赠行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