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新治西寮,岁晚叙意,辄题一解,时戊申十月。

邻寺霜钟,故城烟柳,旷如家住江村。半溪黄叶,老树自知门。

胥宇还来旧燕,花落后为补巢痕。閒情有,白鸥留客,呼取隔篱尊。

楼台,谁是主,梦中槐蚁,总付秋魂。算扁舟身世,犹繫吴根。

向晚青山更好,人外想,林屋风存。生涯托,幽居水竹,渔钓长儿孙。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你喜欢

□□□□□,□□□□□。不必询名姓,知渠是谪仙。

宾戏两翁迂阔甚,金章换得笠并簑。
君从老艾传衣钵,仆似元城耐捣磨。
岁晚石交惟竹伴,古来鼎味待梅和。
冻泥滑滑村居僻,今雨无人肯见过。
雩上鲜风拂袂过,讼庭谈树自婆娑。
东家屋壁韦经绝,左氏门庭赋笔多。
岫幌蟾蜍生夕露,墨池科斗动圆波。
学诗梦草丰馀暇,万寿称觞醉弁俄。

居士逢场了世缘,却寻机语调天然。我来不问三三句,剩觅康壶炷暖泉。

又过前溪访梵宫,人言此与老庄同。
是同是异谁知得,拟问山前无极翁。
鬈发胡儿眼晴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似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芙蓉花开满高岸,还如杜老蜀江边。
田夫野客频来看,白酒黄鸡不用钱。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嗟余好吟咏,千金享敝帚。不知他年中,何人取覆瓿。

持此感先民,一生常低首。药塘一诗伯,后先醉云叟。

咳垂百载上,随风落吾手。诗中不知名,得之他人口。

零落此蠹简,似有鬼神守。行当公天下,与世同尚友。

闺合空相忆,那知客路艰。
背人前去鸟,迎面远来山。
夜泊孤灯悄,晨装片月弯。
猿声不知处,杳杳白云间。

碧山妆点塞天秋,老尽黄花蝶也愁。拚醉东篱颠倒舞,人间富贵一何楼。

徐卿自是麒麟驹,当轩种树玉不如。雪后疏花映脩竹,倚竹看花仍读书。

缟衣仙人心似铁,翠袖天寒更清绝。岁晚能全金石交,平生不改冰霜节。

迩来将跨葛陂龙,翻然直上珠崖峰。与卿别后相思处,好在黄昏明月中。

远期千里客,肃驾候良辰。近命城郭友,具尔惟懿亲。

高门启双闱,长筵列嘉宾。中唐舞六佾,三厢罗乐人。

箫管激悲音,羽毛扬华文。金石响高宇,弦歌动梁尘。

修标多巧捷,丸剑亦入神。迁善自雅调,成化由清均。

主人垂隆庆,群士乐亡身。愿我圣明君,迩期保万春。

山翠湖光昼染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
桥影乱分公子棹,荷花轻著美人衣。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去年京国樱桃熟,公子亲沾荐庙馀。色映金盘分处近,恩兼冰酪赐来初。

酒酣惜与杨生别,诗罢叨从葛老书。今日江南春雨歇,乱啼黄鸟正愁予。

矫矫雪霜心。孤贞受命独。
留滞染缁尘,垢面不靧沐。
背城借一战,填堑轮前渎。
葵心向朝阳,晞光不能燠。
徒嚣终无赢,驱驰惟仆仆。
岂无丰水滋,永嗟非佳谷。
呼尔授刍秣,羁绁系驹犊。
堪羡我良朋,林桂賸芳馥。
博览绎故书,胸中三万轴。
悠然西河上,日与英俊逐。
振铎扬儒负,函丈纷冠服,
师友递响答,循衣物教匪扑。
精进日千里,目骇地脉缩。
顾我阙党徒,无成坐欲速。
披襟莫奋飞,随群被私淑。
枵然藜苋肠,殊示饮以餗。
弹铗何时归,涎沫流肌肉。
遥想烹太牢,殷勤羹采菽。
更当春暮时,浴沂衿佩肃。
心赏弄篇章,绝唱清风穆。
流水谐朱弦,押强破万竹。
孝先谩耐嘲,横榻便空腹。
安识物外游,幽赏机缘熟。
矧复有良俦,坚久渝晚菊。
依然苍筤丛,檀栾旁淇澳。
一缄荷起予,明珠得盈掬。
大雅久不作,疏越鼓凡目。
迎风揖囘澜,净洗尘翳麴。
披阅不停手,岂复惮廓复。
自笑诗思悭,企山才抵麓。
正望使南印,象马来天竺。
竞病安能赓,振纸空瑟簌。
绝影天边鸿,坐困家池鹜。
搜索纵成篇,无异虫蠹木。
所幸情不违,合并在旦夙。
愿言戒逝粮,出昼勿三宿。

扫破烟霞一径通,穹岩十丈玉玲珑。苔痕露积磨崖篆,松影风腾舞涧龙。

梵宇客来黄鹤伴,柴门僧出白云封。山花落尽菩提雨,几杵鲸号送晚风。

重九遥思杨执戟,菊花满地漫龙沙。欲作山中醉千日,不送蒲州酒一车。

秋至苦吟如促织,书成满纸似昏鸦。蜀江傥有南来鲤,莫寄卢仝七椀茶。

平山望不极,山背画阴阳。断涧穿云黑,长城界树黄。

地悬惟鸟道,天尽即龙荒。一眺无中外,空烟点点苍。

岩畔春将老,阶前碧草深。浏阳好风骨,一句有知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