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陵独眺

谁家隔水敝柴扉,白浪粘天隔翠微。红叶秋风宫路断,苍江暮雨钓船稀。

寻幽野客携壶至,解夏山僧振锡归。圣泽只今沾溉处,松陵草木驻光辉。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猜你喜欢
石勒童年有战机,洛阳长啸倚门时。
晋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预知。
领青油车骑出郊坰,来游晋龙山。喜水天澄霁,稻畦镰净,榆塞戈闲。登高谩酬佳节,一笑破苍颜。剩泛茱萸菊,杯莫留残。休说参军往事,意当时凝眺,不到长安。赖座间小异,豪气眇尘寰。到如今、祗成佳话,记封姨、曾荐众宾欢。吾曹事,有如此酒,要共弹冠。

杨监全胜贺监家,赐湖岂比赐书华。四环自斸三三径,顷刻常开七七花。

门外有田聊伏腊,望中无处不烟霞。却惭下客非摩诘,无画无诗只谩誇。

唐家谕巴蜀,通道至邛僰。
列郡徼西南,夷居半岩壁。

五岳穷云霓,沧海不可游。玉台焜朝日,珠华媚飞虬。

飘飖群仙子,来往何其稠。咫尺视千里,俯仰移九秋。

潮波有时起,势若空中浮。禺彊受帝命,巨鳌举其头。

迩来百万祀,无复迁播忧。龙伯何为者,修干曳长钩。

不知意谁憾,似与鳌为仇。六鳞既潜举,二山忽飘流。

众真失其常,荡析不自谋。孰云飞升乐,奔迫良可愁。

盈虚诚难必,藏壑有亡舟。至人纵大观,夷险固悠悠。

如闻帝凭怒,侵减龙伯俦。且欲招群仙,复还故时丘。

勉哉凌云迹,永谢北极幽。

我喉已吞霜,我口复吞月。吞霜吞月太粗豪,五脏心胸总清彻。

东家亦有人中清,一从年少名豪英。文章馀事能用兵,蛇矛丈八折羽旌。

排成大阵将横行,太华屹立洪河倾。螭腾豹躣哮虎鸣,斗胆可落突眼睛。

冲车突骑出不意,锋不可当声动地。前军已胜后兵继,唱罢凯歌毡帐睡。

将军但筑受降城,老大不烦修武备。

山外楼台倚大荒,山中岁月静禅堂。诗从左辖吟西寺,酒向东邻过短墙。

古树寒云迷去辙,空阶夜雨对焚香。不须到处栽桃李,已有甘棠荫此方。

寺主善为无米饭,病人要吃没钱针。皇都诗老多才思,收拾酸寒入笑林。

一念无为付道耕,百邪还听敛心兵。本原能与天同体,三代功名始可成。

岭表、闽中自各天,交因翰墨信前缘。花间爱我琴三弄,月下欣君赋一篇。

共洗马肝评砚谱,曾焚鹊尾对香筵。有时携手登临去,踏尽青山绿水边。

结绮临春夜夜明,望仙长使挟倾城。歌残璧月听环佩,不必投签入梦惊。

朝呼晴,暮呼雨。晴即相求雨相离,相求何喜离何怒。

离合如关喜怒中,青天长愿日轮红。不见鸳鸯河水上,一生交颈无惆怅。

今古朝昏意自閒,人传禹柏未曾刊。神功四载殷周上,元气一枝江汉间。

骨蜕铜龙天欲海,□沈朱虎雪连山。摩挲拟问胼胝事,遗庙朝乌去不还。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腊尽年踰物候新,盈眸何处不风尘。沧波浩淼蛟龙斗,野况优游鹿豕伦。

袖里书成愁雁鹜,楼头吟望阻江滨。剡溪雪夜难乘兴,暂折寒梅寄早春。

何似蒹葭招隐篇,清饥如病兀如禅。东山久卧看儿辈,北极新班误壮年。

止合一鸣声已默,不闻三献足犹全。相逢若问桃源路,为报人间别有天。

何事今宵酒不胜,云山北望记层层。人归白雪长城路,马踏黄河两岸冰。

落日寒烟秦辇道,夕阳衰草汉诸陵。茫茫无限千秋恨,都付西风一盏镫。

乌溪出闸催双橹,急趁回潮下黄浦。午前期到上洋城,生怕潮来近亭午。

夜潮已落岸痕高,风卷浪花翻雪卤。渡头趁渡人如鸡,水行泥行亦良苦。

西岸冲波远入村,东岸涌沙作林圃。岸上居民无定踪,颇怪潮行无定所。

吾年五十游上洋,今岁重来五十五。岂无玉雪美少年,向来一揖成千古。

亦有鸱张万石家,势去一朝无寸土。噫吁嘻,人生幻化若浮云,陵谷变迁何足数。

曾向冬心见树庐,人间万事一编书。相看此际天难问,却喜耆年鬓未疏。

浩荡秋空涵日月,清泠江水辨龙鱼。布帆风满君归去,万里行云自卷舒。

文溪祠下水如天,四面波光照几筵。屹立中流成砥柱,遗风千载肃官联。

萍蘩不尽英贤泪,献纳犹存琬琰编。出处如公谁得似,莫邪干将事空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