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忽降簿书甚稀独坐王可矩右司有诗次其韵 其一

翠樾云深百鸟鸣,彤闱如水嫩凉生。雨声自与诗有约,天巧岂容人强名。

万里秋风黄鹄梦,五湖春水白鸥盟。年来不用愁华发,尚有观山老眼明。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猜你喜欢
已扫秋庭月,蹇驴来未来,
一官连我俗,双眼向谁开。
书癖工为崇,诗穷不受催。
是中惟酒可,到手莫停杯。
空有丹心贯碧霄,泮冰亡国不崇朝。
小臣万死无遗慨,曾见天家十八朝。
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殷勤为报同袍友,
我亦无心似海槎。春服照尘为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
梅仙自是青云客,莫羡相如却到家。

鱼菹乃以玉版名,可将苦酒试光明。张华陆机勿下箸,盘中恐作霹雳声。

生男自好况怜才,杏子生仁菜有台。阿大喜多犹未老,之无识遍尚云孩。

科名十二看重拾,家帙三千取次开。说与眉山诸草木,苏家秀气数应回。

秋入东山景物奇,花开亦遣野人知。
二难佳句真连璧,顾我深惭嫫与施。
上人手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
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
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易遇。
第念学道须遍参,要证此心归宿处。
退量天分不如人,亦复性资非颍悟。
那能终日坐蒲团,只看水上浮杯渡。
挑囊亦欲走诸方,趁此年龄犹未暮。
他时参竟却归来,伴我老师岩上住。
上人此意似可嘉,止是出家儿调度。
老师若也可其言,不应忘却来时路。

绿杨湾,红蓼渚。下有澄江,五马当时渡。一马化龙人已去。

成败须臾。今日何如古。

建高牙,鸣画鼓。半壁东南,击楫应须汝。王谢齐名堪并许。

一朝淮淝。输与东山谱。

暖风到处动吟魂,芳草闲寻近郭村。黄耳隔离能认客,苍头斸笋自开门。

春留元亮花三径,饮乏刘伶酒一尊。迢递京华游子在,旗亭新唱与谁论。

醉里闲吟,兴来独往,山静悄无人语。两岸桃花,一溪春水,似忆仙源无路。花上莺啼,云间犬吠,偶到洞仙琳宇。便相留、闲话长生,嗟我委形非故。图画里、昔日天台,当年刘阮,此说荒唐无取。避世秦人,放舟渔子,却恐偶然相与。岭日将沉,林风忽动,吹落半帘红雨。待少焉、月出东方,拄个瘦藤归去。

古墨轻磨满几香,研池新浴照人光。北窗时有凉风至,闲写黄庭一两章。

道人惠我南山蕨,颇带斋厨法酱香。
闻道城中少蔬供,急令健步走倾筐。
楚魂招不得,哀怨此中多。
纤月回头失,疏星伏枕过。
榜人吹宿燎,曙犬吠惊波。
毒雾塞江海,劝公无渡河。

楚畹名葩带笑擎,一茎双蕊似多情。枝夸连理同心结,香洽仁风两袖清。

晤对不因人献媚,低昂那许蝶纷争。灵根偏解相思意,笼处还呈瑞色明。

为候君诗十日留,无诗何以别交游。
自缘白雪难於和,莫把明珠暗处投。
往施固惭三不报,此鸣傥许两相酬。
今番但挈空囊去,湘水湘山段段愁。
如此头颅已自休,但知疏懒送春秋。
聊曾章甫趋南越,依旧华阳老故丘。
暴露不愁萧詧见,钓牵还动管宁羞。
明朝试问庐蒲嫳,也过名山树下不?

硎谷知何处,灰堆尚有灰。六经终不灭,一炬竟先灾。

惨澹阴符出,苍茫赤帝来。至今原上草,秋烧满荒台。

一叶蒲帆指石城,暮云无际与天平。秋生泽国难为客,山到秦淮便有情。

终古兴亡柰何帝,过江风味可怜生。伤心呜咽寒潮水,消尽华年是此声。

推真真无有相,穷妄妄无有形。
真妄两无所有,廓然露出眼睛。
眼睛既露,见个什麽。
晓日烁开岩畔雪,朔风吹绽腊梅花。
鸟外风烟古寺回,半帆倒挂夕阳来。
江天物色无人管,处处野棠花自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