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赤壁怀古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诸葛亮曾亲自以草屋为家,抱膝长吟,从容潇洒,可惜早早被刘备骗出山来经营天下。
他谈笑间轻而易举地奠定了三分汉室的格局,却忘了南阳在雨中耕作的旧日生涯。
那西风卷尽了历史的风流繁汉,往事随着大江滚滚东去,怎不叫人感叹嗟呀!
一直到现在,渔夫樵子还谈起诸葛亮在赤壁大战中的传说和佳话,大概也算是英雄的一种结局吧!
注释
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长江南岸,三国时孙权、刘备合兵在此大破曹操的军队。
赚出:骗了出来。抱膝梁父:指隐居的诸葛亮。
抱膝:手抱住膝盖,安闲的样子。
梁父:本指《梁父吟》,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里代指诸葛亮。
汉鼎三分:将汉帝国一分为三。鼎,旧时视作国家的重器,比喻政权。
南阳:汉代郡名,包括今湖北襄樊及河南南阳一带。诸葛亮早年曾在南阳隐居耕作。
彻:直到。

赏析

  发生于公元208年的赤壁大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人们登临赤壁,无一例外地会缅想起这段往事。这场大战是由东吴周瑜指挥而击败曹操的,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也还是在赞美周郎。到了元代,民间的三国故事流行,诸葛亮在大战中的神机妙算和丰功伟绩于是深入人心。

  这支散曲便以诸葛亮为代表对象。作品的上片,从诸葛亮南阳躬耕的出处说起,只在第三句凭着“笑谈间”三字,隐隐点出了赤壁大战的影子。“笑谈间汉鼎三分”,简短的一句便概括了诸葛亮建功立业的从容和游刃有余的才干。然而,第四句又滑回“南阳烟雨”,可见诗人怀古的思绪,并不停留在赤壁战场,而是进入了人生思索的更深层次。在诗人看来,诸葛亮为“汉鼎三分”的努力是付出惨重代价的,使他再不能重回隐居生活中去,他的出山得不偿失,是上了刘备的当了。“赚出”二字,用语偏激,言下有无穷的惋惜之意。这种从怀古的本景宕开一层的写法,显示了诗人心绪的联翩与感慨的深沉。

  〔幺〕篇用一个“叹”字领起,揭开了诗人的感情世界。原来,他是在吊古,更是在伤今。以伤今的眼光吊古,怎能不为古人叹惋。扑面来阵阵的西风,眼前是滔滔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豪杰安在。只不过在渔夫樵子的闲谈中传说着罢了。结局如此,那么诸葛亮何必要出山施展才干,建立功勋。还不如留在茅庐“抱膝”、“耕雨”好呢。这四句又只有“大江东去”四字同“赤壁怀古”隐隐关联,其余皆是脱羁的思绪。但前片着眼于历史,〔幺〕篇着眼于现况;前片的首句是诸葛亮的出处,〔幺〕篇的末句则是他的“了处”。前后既对比,又呼应,合在一起,便是借怀古以抒发对现实的感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缅怀周瑜,这一支曲子缅怀诸葛亮,两者的宣泄方式不同,从“怀古”拉回到现实人生的径路却是一致的。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猜你喜欢

颗颗苞甘液,年年饫老饕。绝胜九千岁,三度窃蟠桃。

有竹便不俗,萧疏三数竿。
云深茶灶湿,雨过佛灯寒。
纪壁何年种,停经了日看。
尘劳应可涤,几欲借薄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山色湖光一例奇,莫将西子笑东施。即今隔海同明月,我亦高吟《三笠辞》。

柔肠最怕伤心赋。听说埋香泪便堕。红颜惯是误青春,断送桃花一夜雨。

飞琼携手瑶台路。应驾钿车游戏去。可堪抛向玉钩斜,梦散彩云无觅处。

岛夷频不静,玉节远何之。誓清万里寇,敢惮一身危。

闽卒精风候,吴儿惯水嬉。黄头纷百队,白羽扬千旗。

击鼓灵鼍应,挥戈海若随。龙惊冬不蛰,鲛畏昼停丝。

昨夜波朝怒,中宵云雾披。天澄镜光发,风嫩縠纹滋。

邹衍瀛洲数,庄生秋水词。乾坤元莽阔,人世自牵羁。

已傍渔山泊,还寻马迹期。日升看晷转,途变识针移。

双屿厓门险,半洋礁石奇。从来惟贼路,今日有王师。

待献经营绩,三山勒一碑。

相过情不浅,好古意何深。况有图书乐,能胜丝竹音。

光华陈白璧,珍重比南金。云树见楚色,诗篇闻越吟。

神应游上世,客似坐寒林。竟日不能去,因之敦素心。

花林霁宵雨,柔碧光离离。美人驾行车,迤逦双轮迟。

轮迟无终极,亲爱从此辞。何以结绸缪,玉瓶金屈卮。

浮云暗长路,奄忽天一涯。穷谷多狼豺,水蛰虺与螭。

客子戒远道,行行欲安之。

春雪如过客,所止留莫住。但见空中驰,机心逐鸥鹭。

度腊凛馀寒,同云忽朝聚。乍看鲛泣珠,渐觉柳飘絮。

少焉有矜色,琼枝斗玉树。登临须胜流,著我觉形污。

北山鲜明姿,爱客急修具。坐间两荆州,翛然隐风度。

更著老弥明,清谈屋瓴注。客醉主亦欢,主醉客即去。

剥啄凤沼来,忽得石鼎句。便可当画图,却将醒眼觑。

誓将寸管侍晨昏,尚有招辞及远魂。门下三千那不愧,几人真感信陵君。

齐纨将楚竹,从来本相远。将申湘女悲,宜并班姬怨。

淮南远树江南信,玉箸先随玉管挥。
一病经春残豆蔻,乱红如雨怅芳菲。
光同满月疑星入,晕学丹霞有鹜飞。
帐殿却愁生会面,烦君犹辩是耶非。

谁知吾子汉棱粥,压倒东坡玉糁羹。

往岁元宵寓帝京,天光黯淡雪奔腾。扬镳公子罗千骑,随计书生对一灯。

旧事悠悠频入梦,新愁郁郁更填膺。低头懒看南轩月,拨尽炉灰对好朋。

大江汇海何冥濛,水势欲挈狼山东。谁与中流欲砥柱,坐抚琴鹤临蛟宫。

崇川政绩垂千载,循吏仙吏无与同。忆昔下车吾暨阳,瀛澥荡潏戎披猖。

海艘驶绝众骇走,公独静镇严其防。诘奸除暴葺土疆,口碑啧啧传道旁。

苍波茫茫月轮曙,海邦竹马迎公去。儿童争识郭细侯,父老还歌廉叔度。

卅年宦辙江东遍,劲节清标见真面。绿树千山闻杜鹃,西泠回首花如霰。

一幅苍官黝色新,秋烟秋雨忆鲈莼。即今莫便思归老,沧海横流要此身。

筑山必使高,凿井必使深。
百正戒浅近,盛德羞浮沉。
焉有尺寸枝,能栖垂天禽。
焉有升斗泉,能容横江鲟。
借兹论物理,足以开君心。
嗌在容不足,弱在力不任。
大道如路然,固无古与今。

清明近。还是递趱东风,做成花讯。芳时一刻千金,半晴半雨、酬春未准。

雁归尽。离字向人欲写,暗云难认。西园猛忆逢迎,翠纨障面,花间笑隐。

曲径池莲平砌,绛裙曾与,濯香湔粉。无奈燕幕莺帘,轻负娇俊。

青榆巷陌,蹋马红成寸。十年梦、秋千吊影,袜罗尘褪。

事往凭谁问。昼长病酒添新恨。烟冷斜阳紧。山黛远、曲曲阑干凭损。

柳丝万尺,不如轻鬓。

今朝四月初一,万像难逃影质。
马祖升堂,百丈逃席。
秘魔擎叉,鲁祖面壁。
唤驴作马,虾跳不出。
麒麟一角尖,鸟龟三眼赤。

即心便是佛,姮娥不画眉。才将脂粉污,妍好却成媸。

堂堂又赳赳,微子国应危。诸葛七擒日,陈平六出时。

威风万里振,勋业四维知。嗟我还无用,指挥且莫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