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悠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悠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诗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鉴赏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县就位于这里。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诗词以排遣愁绪。著名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源出昆仑中,长波接汉空。桃花来马颊,竹箭入龙宫。
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若披兰叶检,□□□□□。
喧喧朱紫杂人寰,独自清吟日色间。何事玉郎搜藻思,
忽将琼韵扣柴关。白花发咏惭称谢,僻巷深居谬学颜。
不用多情欲相见,松萝高处是前山。
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阁欺。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
家住江南烟雨,想疏花开遍,野竹巴篱。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月壶雪瓮,肯相从、舍我其谁。应自笑,生来孤峭,此心却有天知。
中岳仇先生,遗余饵松方。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
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仍云为地仙,不得朝虚皇。
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悲哉二廉士,饿死于首阳。

凝香句满空同石,静向东山卧白云。夫子自能明易学,众人谁解识玄文。

空江短棹自诗卷,别岸飞花扑练裙。到得带园春已过,煮茶应共竹间分。

分别层溪与远峦,天章寺里雨中看。会稽内史风流甚,赖得中朝有谢安。

积水寒芜遍野田,恼人幽鸟隔深烟。不须更唤溪头雨,麦烂蛾飞又一年。

壮年喜习劳,不用颇自惜。匆匆过六十,未觉减筋力。

饥餐倦乃卧,恃此神以适。犹能免乘兴,无事滞形迹。

去冬稍不快,有气阻胸膈。左肱且酸楚,夜寐苦反侧。

岂甘就逸豫,屈指日月积。魂梦久未宁,渐使须发白。

沈思若省悟,何间顺与逆。恒情犹在己,造物讵汝释。

观化自我始,忧乐奚所择。置之成坐忘,层霄施羽翼。

凄风起幽朔,白日晦光色。仰视浮云高,苍茫天容碧。

林林愯群木,栗栗抱寒魄。今朝识天意,欲见松与柏。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谯东。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

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闻言此不信,渠自马牛风。

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

切磋岂不乐,愧非斲鼻工。于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

愿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功。

绣褓银环在,开箱忍见之。啼声犹未试,鬼伯已相追。

东岳魂难返,西河泪敢垂。商瞿晚始获,称说慰闺帷。

策骑西游访大颠,萦纡一径锁云烟。山僧未见供茶茗,野鸟先闻奏管弦。

宝塔永藏明镜在,上方迥与翠微连。个中无限清虚态,自是人间别有天。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
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芳草萋萋春复春,桃花应笑未归人。数椽矮屋清溪曲,一个扁舟绿柳津。

且与往来乘款屋,从教图画上麒麟。老妻颇胜刘伶妇,不惜春衣典酒频。

逃渊鱼深处,避弋鸿冥飞。古来贤达士,亦复歌《采薇》。

南山先庐在,兵尘怅暌违。山空无人居,惟见草木肥。

翩然千岁鹤,一朝复来归。新筑临浑水,行径窈以微。

清流鸣前除,白云入晨扉。回顾陵谷迁,万事倏已非。

著书入理奥,得句穷天机。前路政自迫,此道傥可几。

殷勤抱中璧,黾勉留馀辉。第恐遁世志,还负习隐讥。

永怀泉上石,一觞与君挥。惜无凌风翰,遐举非所希。

工药阶前半吐葩,露枝已入贵人家。
不如庭下无名草,一度春风一度花。
为儒早得名,为客不忧程。春尽离丹阙,花繁到锦城。
雪消巴水涨,日上剑关明。预想回来树,秋蝉已数声。

谚云四月天,阴晴最难作。蚕桑及豆麦,其性有好恶。

濒海无桑麻,豆麦乃本务。收之须及时,莫为阴晴误。

晨出硕中田,抱归日已暮。广场恣堆积,不妨越宿露。

掼床与连耞,筛把诸农具。家人分执事,留精粗使去。

所防风扬沙,更畏雨成澍。金气未坚甲,生芽一似怒。

水壮陵土母,为食致泄吐。勤惰争一刻,此苦欲何诉。

烟火依微带近郛,鸡鸣驿路入平芜。挽飞百道征军饩,市榷千缗算贾胡。

天寿蟠龙山竞拱,桑乾饮马水堪枯。秋来节钺提封内,除却椎牛一事无。

三径归来但闭门,门前车马自纷纷。
半生活计寻清事,一片闲心寄白云。
暇日池台行处乐,春风禽鸟静中闻。
客楼相对西邻住,好景天教向我分。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