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驾着五彩的虹霞,乘着红色的云朵,经过玉门关登上九嶷山。

渡过银河,到达昆仑山,专门拜见西王母和东王公。

与赤松子和羡门高交流接受成仙和养生的方法保持自己精华灵气。

吃灵芝的精华,喝甘美的泉水拄着桂枝的手杖戴着香草。

断绝人世间的功名利禄,尽情的遨游在大自然,就像狂风在吹动。

在很短的时间里走了数千里,寿命如同南山一样长久也不忘自己的过失。

注释

陌上桑: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曹操只是沿用旧题,内容与古词无关。

虹霓: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出现的七色圆弧。虹霓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霓,也称副虹、雌虹或雌霓。

九疑:山名,又作“九嶷”,或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据司马迁《史记》载:舜南巡,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

历:经过。

玉门:古关隘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为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玉,一作“王”。

济:渡河。

天汉:银河。

昆仑:昆仑山,西王母的居所。《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居昆仑瑶池。

谒东君:道家说东华为男仙居住之处,东方公为男仙之首西华为女仙居住之处,西王母为女仙之首。谒,见,拜见。东君,东王公,西王母的配偶神。

赤松: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汉·班固《汉书·古今人物表》:“赤松子,帝喾师。”

羡门:羡门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汉·韦昭注:“古仙人。”

要秘道:指成仙和养生之道。精神:指人的精华和灵气。

芝英:灵芝的精华。灵芝,菌类,古人认为服食灵芝可以长生不老。

醴(lǐ)泉:甘美的泉水。《史记·大宛传》:“河出昆仑……上有醴泉瑶池。”

杖桂枝:一本杖枝,无桂字。佩:带在身上。秋兰:香草,属菊科,高三、四尺,秋天开淡蓝色小花。

人事:指功名利禄、饮食男女等世俗之事。

浑元:大气,指大自然

疾风:暴风。欻(xū):吹动的样子。

翩翩:一作“飘飘”。

景未移,形容时间很短。景:日光。

寿如南山:寿命如南山一样长久。

愆(qiān):过错,过失。当指其在过去统一战争

赏析

  这首乐府诗先写游仙的路程,再写谒见、交游神仙,三写学习和修养成仙之道,四写得道后的遨游,篇末点明虽寿比南山但不忘自己的过失。全诗句式长短错落,语气则急缓相间,造成飘忽荡逸的气势,极恰切地表现了游仙的内容。

  诗开始就紧扣游仙的主旨,直叙诗人驾彩虹、乘赤云升天。接着写他升天的经历、与众多仙人相见的情景以及在仙境的神仙生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写与众多仙人相见以及神仙生活时,特别写了要断绝人事和长寿,但又不忘自己的过失。既流露了对神仙生活向往,也没有完全割舍掉对社会、对人生的牵挂。

  诗以“驾虹霓”领起,通过层层渲染表达了诗人向往仙界、与神仙交往以求长生不老的心愿。然而,往事历历在目,人毕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末句“寿如南山不忘愆”,富有张力。当一个人希望寻求解脱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时,自然会意识到自己塑造的理想国是虚无飘渺的。为此,当诗人以浪漫的笔调写飘飘欲仙的感觉时,就不得不反省过去,为曾经有过的错误提出自责。

  全诗虽尽说仙人之事,其本意却与仙人之事无涉。因作者“老骥伏木厉,志在千里。”实不可以消极看。主要实质意图在于运用韬晦谋略而瞒天过海,消减社会舆论误解压力,使政敌不战而屈。同时也要做出功成身退的示范。然而“寿比南山不忘愆”,只要他活着他就要完成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总御皇机,克成洪业的大誓愿。这就是他不忘愆的意思。既然“不忘愆”,又岂能“绝人事,游浑元”!故曹操在《述志令》中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竟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就流露出了他欲罢不能的矛盾心情。“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之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略提其述志之言以示其此诗“不忘愆”之真谛。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一首游仙诗,游仙诗产生很早,秦代就已出现。到汉末建安时期,由于社会动乱不安,战乱频仍,于是神仙之说盛行,求仙访道,幻想长生成为统治阶层中的一种普遍思潮,游仙诗也开始大量产生。这类诗或歌咏仙山灵域,描写列仙之趣,或借描写仙境以寄托情怀。此诗即曹操为记录自己遨游太空、与神仙交游、受神仙秘道的事而写,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猜你喜欢
不学诗书君勿嗤,人间情伪古难知。
第看陵麦青青句,尽是当年发冢词。

星星短鬓笑劳人,回首光阴下阪轮。敢惜残年思养拙,难祛痼疾剧伤神。

安心屡愧承温诏,止足原非羡逸民。辜负君恩三十载,况从绝塞起羁臣。

残梦绕屏山,小篆消香雾。
镇日帘栊一片垂,燕语人无语。
庭草已含烟,门柳将飘絮。
听遍梨花昨夜风,今夜黄昏雨。

春风吹鬓思悠悠,来上弥罗百尺楼。城郭万家尘似海,祗应高处不知愁。

一树古梅花数亩,城中客子乍来看。
不知花气清相逼,但觉山深春尚寒。
新凉树杪来,风色动衔杯。
檐晚蜓蜻挂,篱晴蛱蝶回。
一溪秋水到,满屋豆花开。
无限江南意,吴歌醉懒裁。

檐溜涓涓响涧涔,湿飞蝴蝶见深深。乳鸦雏雀自酬答,老柳古槐惟蔚森。

同省三人惭未至,许身一字愧初心。妤风隔院动修竹,随意题诗倾碧琳。

来禽青李不须猜,一日一夜桃花开。朝来春风休更恶,枝头绿叶暗相催。

黄菊初华客未归,登高自试苎罗衣。
真娘墓下好红叶,伍相祠前多翠微。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腥风掠地战荆蒿,原兽惊人竞遁逃。回忆旧时较猎处,鼻端出火血沾袍。

满门贤粹鹗横秋,文藻如君行愈修。
道本虚灵天内有,学於平实地中求。
坚凝力量虚无息,收敛精神外不浮。
充养腴丰随用显,大而敦化小川流。
落木萧萧两鬓皤,登高纵览旧关河。
漫嗟鱼服英雄老,烂醉龙山感概多。
千古风流吹帽尽,百年时序插萸过。
石函君已镌名久,有约龙沙共放歌。

鸡鸣兮苍龙上蟠,鹤驾其朝兮窃谢病枕安。须捷萧萧兮云栖檐端。

于乎!策良被轻兮七子阙下,白帽管宁兮亦容于野。

千柳万柳风丝柔,五月六月荷塘秋。雷声僻地醒睡鹿,月影一天凉眠鸥。

池蛙夜静鼓吹起,十二栏干花雨收。

细雨胭脂洒易匀,东风吹落涧边春。多情我亦怜芳者,几度逢君欲问津。

五十知非似醉醒,柴门寂寞画长扃。古人何可欺毛义,吾道将无愧管宁。

豳俗好风吹举趾,汉时明月照传经。鸣车整旆西归日,户外寒融柳色青。

有天无佛是回疆,俗祀祆神旧史详。七日阿浑同拜月,三年墨克去烧香。

壮兮沧溟跨蛟龙,丽兮霄汉垂螮蝀。疑若有神施磨砻,巩然不动如华崧。

环瞻山幄凝翠空,俯睨溪纹织微风。夜半横浮沆瀣中,朝来掩映扶桑红。

车马飒沓西复东,宏规硕利繄谁功。竞将大年寿我公,愿与此桥俱无穷。

中兴江左百余年,人物谁如太傅贤。
桓贼寻常思问鼎,苻秦百万已临边。
笑谈解折奸雄锐,指顾能摧敌阵坚。
平昔经纶才试此,依然赍恨向重泉。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