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四章是渔洋山人王士禛写于顺治十四年的组诗。顺治十四年,王士禛与众名士在济南大明湖的水面亭相会,饮酒赋诗,赏景享乐。作者在此时看见秋柳,竟也引发了无限的感伤,写出了这四首诗。诗成轰动一时,后世很多学者把这组诗誉为“神韵诗”的真正发端。
本诗为第一首,可以说是组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出色的诗歌。写秋柳的摇落憔悴,从而感叹良辰易逝,美景难留。全诗辞藻妍丽,造句修整,用曲精工,意韵含蓄,风神高华,境界优美,咏物与寓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更叫人叹绝的,是全诗句句写柳,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因此为一时绝唱。
白下门,指今江苏南京。那是六朝的首都。后来虽还是有名的城市之一,但比起其长期作为首都的六朝时代来,当然可说是没落了。所以,在古代的诗词中,经常被用来作为抒发今昔盛衰之感的对象。
差骢是唐太宗的爱马;此马死后,太宗命乐人作差骢叠曲,以示悲悼。乌夜村是晋代何准隐居之地,其女儿即诞生于此,后来成为晋穆帝的皇后。诗人在此加上“梦远”二字,则意为着这样的荣华富贵之梦已永远不可重视,正如死去的骏马差骢已永远不可复生一样。所以,诗人所感到的,并用来传给读者的,乃是彻底的,不存在的任何希望的幻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幻灭。
于是,剩下来的唯一的路就只能是逃避;“莫听临风三弄笛”。也就是说,不要再听那悲衰的音乐,想那些悲哀的事情了。然而,“玉关哀怨总难论”。幻灭的哀愁是深深潜藏在心底,又逃避不了,逃避本身也不得不归于幻灭,而诗人与读者也就是只能永远沉浸于幻灭的悲哀之中。
唱和谁同水一方,今年稀得见篇章。看君亦是虬须客,莫到扶馀便自王。
山坑新垩亭,我从唐坞来。衣上湿犹雨,舆底声真雷。
人家沿山边,青松屋上哉。转径岭成夹,大江中间开。
江以雨始大,滥觞源斟杯。出三天子都,两崖浸崔巍。
厓上短短松,绿满疑莓苔。雨刷沙入江,刻露松根荄。
生气自黏壁,养以雾与霾。此松与此石,得雨结之胎。
孤壁下落江,径乱行客猜。盘屈厓底树,浮草挂作堆。
窃恐雨不休,无路缘石隈。
搔首涉峰顶,江山一碧浮。凄凉今夜月,萧瑟故园秋。
鹤唳惊残梦,猿啼起暮愁。丹砂如可觅,还伴葛仙游。
天外清光流顾兔。香舒丛桂飘邻圃。秋逼年华期不误。
前山路。翠微深处回徐步。
薜荔牵风寒乍遇。乱蛩石罅吟清露。醉月飞觞吾志素。
美无度。儿童恰读秋声赋。
楼居插架逾万签,五车四库皆能兼。丹黄一一手勘定,部分鳞次何精严。
就中名集数《丁卯》,椠本最古心所忺。何年一鸱竟羽化,巧偷豪夺生憎嫌。
六丁冥搜苦无计,廿载抱憾归幽潜。读书继绪有令子,手泽每念襟常沾。
驱车偶然适燕市,软红扑面尘纤纤。朝闻邸舍打门急,有客持售初开函。
卫公故物忽惊睹,悲喜交集敬拜瞻。卷端题识认遗墨,左方印记留朱钤。
呵护定蒙鬼神力,点涴未受虫鱼瀸。探囊购赎敢辞罄,百锾索贾宁嫌贪。
楚弓楚得足深慰,摩挲翻玩忘饥馋。羽陵蠹简共什袭,宛委秘册同包缄。
携归陈书告先子,水沈细炷方铜奁。孝思灵爽共感召,丁部重入如新添。
熊熊旦上吐光气,南极果应星文占。抽思骋秘发高咏,妙处神味超酸咸。
同时题赠悉巨手,雕章丽句盈缃缣。惟余经年负宿诺,苦吟屡断霜髭拈。
郢州有知应大笑,笑我细响徒沾沾。不如韬笔且藏拙,静看花影摇风帘。
长啸归来,或渔于溪,或圃于冈。且可否之间,不夷不惠,中行岂敢,疑狷疑狂。
白眼看他,青山老我,漫世居然入世方。休再道,曾封侯万户,昔遇高皇。
闲来濯足沧浪。又种竹千枝朩几章。愧能酒能诗,陶潜李白,亦经亦史,司马公羊。
醉后长歌,灯前自舞,也算生平意气场。嗟今日,只黑甜一枕,快矣吾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