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注释
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厌(yàn):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狐裘(qiú):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róng):裘毛纷乱的样子。语出《诗经·邶风·旌丘》:“狐裘蒙戎”。“茸”通“戎”。
城下(xià):郊野。
虏(lǔ)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
千钟(zhōng):极言其多;钟,酒器。
胡儿:指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奚、契丹少年。

鉴赏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风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边塞城镇的少年,也浸沉于这样的习尚,培育了这样的性情,不禁要在城镇附近就犷放地打起猎来。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似属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特殊现象,看到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感到新鲜,令人兴奋,十分欣赏。诗中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见其可爱之态:“千钟不醉”,见其豪放之性:“十岁骑马”,见其勇悍之状。这一切又都展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是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表现上白描直抒,笔墨粗放。诗人仿佛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猎活动吸引住,好像出口成章地赞扬他们生龙活虎的行为和性格,一气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有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有特点。诗人善于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能准确而简炼地表现出来,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在唐人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实在不多,因而这首绝句显得可贵。

创作背景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于天宝中出塞燕赵从军,通过边塞所见所感写成此诗。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三伏暑可畏,贫富方共之。
雨忽兼飘风,凉与清气随。
一饷涤炎暍,万里失蒸炊。
大哉天地德,好生常所施。
十载文场未奏功,鹖冠一笑且舂容。
遥知横槊荻芦岸,海阔蛟鼍赴笔锋。
(前缺)商,西风只在垂杨外。
玉箫吹彻北楼寒,野月峥嵘动万山。
一夜霜清不成梦,起来春信满人间。

南国有美女,粲粲玉雪颜。眉目艳华月,色映清秋寒。

粉黛不敢涴,佩服惟幽兰。一朝备选择,得厕金宫班。

贞心耻自衒,望幸良独难。况蒙众女妒,倩笑谁为欢。

恒恐芳桂枝,寂寞零露漙。素手发瑶琴,泠泠奏孤鸾。

宫商合要妙,遗响风珊珊。大音世罕识,日暮空盘桓。

安得托宵梦,集君瑶台端。相思不可极,踯躅起长叹。

东风白下桥边道,不见百花惟见草。阴云结暝燕来难,宿雨留寒春去早。

渚蒲汀荇无烦恼,舞叶吹香随处好。相思一夜楚江空,满地绿苔蜂蝶老。

霁色莫澄鲜,和声入管弦。人家无事日,时节放灯天。

璧月红尘外,东风绿酒前。强陪儿女笑,病骨得轻便。

天澹水云平,风袅花枝动。罗幕凉生翠袖轻,柳外飞烟共。

独座思悠扬,箫管慵拈弄。怅冷西窗一夜香,寂寞添幽梦。

月眉星眼,烟鬟雾髻,浑是一天妆束。尤云殢雨更风流,甘折却、人间庸福。

莺莺燕燕,红红翠翠,删尽侍儿名录。鸳鸯谱样总平常,新翻出、怜欢题目。

九十萱亲天下稀,教儿只诵白华诗。溪冰山玉人无愧,百拜慈帏喜可知。

客路逢人少,春城不尽头。无风花自落,何处避春愁。

还丹九转解延龄,不及心丹更有灵。三戒从来是良药,养生须读素王经。

风雪飘萧季子裘,大江西泝过荆州。
洲家无计归葱肆,岁晚何人付麦舟。
长子应门宽后虑,轻帆入峡及春游。
明年归趁海花发,共醉{鱼畺}仙旧酒楼。

人生会合少知音,一榻高悬肯重寻。后日相逢应老大,何时一笑共登临。

三年京国尘埃梦,千里故人离别心。想见诗来愁擘纸,倚栏清快北风襟。

敛眉光禄塞。
还望夫人城。
片片红颜落。
双双泪眼生。
冰河牵马渡。
雪路抱鞍行。
胡风入骨冷。
夜月照心明。
方调琴上曲。
变入胡笳声。
端平丙申,桂林伯尚书钟公以遗逸荐东溪先生许侯于朝。
越明年,得旨补初品官、衡州户掾。
其诰词于始,则有夙有誉处、且娴文辞之褒;于终,
则有其以行义、教于乡里之勉。州里人士莫不荣之。
又明年,许侯乃于东溪之溪创堂五閒,
以为讲道著书之地,仍摘天语誉文地一家子以张其名,
敬上赐也。堂成,
山斋先生为之记者详矣,当世这名卿才大夫又为这赋咏者众矣。
余晚生小子,何足言诗,
辱徵俚作,不敢以固陋辞。
敬书二首以记盛事,并序圣天子始终褒勉之意,
庶得附姓名于不配云。

高莫高于魁岩巅,萃皇茂树青草连。书台土龙四从起,嶙峋石乳雪高悬。

探奇客去吾叔来,飞觞共对岩花妍。披襟淌却人间暑,扪萝赤脚踏台烟。

我今看花游上林,长安早春先著鞭。丈夫一行即万里,共醉岩石又何年。

歌吹开元曲,铅华天宝妆。苑风翠袖冷,宫露赭袍光。

闺闼连阊阖,骅骝从骕骦。千门还欲晓,九陌乍闻香。

壮岁曾游京国边,春风拂袖早归田。观梅兴拟林和靖,饮酒怀同李谪仙。

仁孝未酬萱草德,梦魂先别鹤鸰原。不堪回首龙池岸,古木寒烟化杜鹃。

记丹霄亲闻天语,长聊词赋能擅。右银台路承词最,切名重槐应观。

瑶水宴,早应制,诗成禁里争传遍。红墙隔断,奈旧日神交,几年联籍,相见恨遍晚。

莼鲈兴,要趁秋帆稳便,碧空万里云敛。洞庭香橘千头熟,到及新霜红染。

南去雁,恰一路,随君影落吴洲远。江城岁晏,恣小榼轻舟,落梅残雪,寄我醉吟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