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二句,以丽语勾出春暖花开的美景。“春语”句为近景,着“烟隔断”三字,点明下面所写“晴波远岫”是远景,开头所绘之春景,有柳之翠,莺之黄,山之青,水之绿,色彩鲜明清丽;有峰峦之静谧,水波之动荡,翠柳之摇曳,黄莺之歌唱,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动静交织、远近交融的立体画面。这画面充满蓬勃的生机,为下文起着反衬的作用。
“袖炉香”三句,写闺中人在薰香的室内,敬请春风的吹拂,“吹透”二字,刻画出闺中人要驱走重帘叠幔所造成的寒气与重压之情何等强烈。这里没有春天来临的欢愉与轻松,由此将“闺怨”正面作了暗示。
过片紧承“倩东风”,“花讯催帘候”写闺中人盼望春天的迅速到来。“旧相思、偏供闲昼”一句,以直抒胸臆手法写出“闺怨”之情。“旧相思”与上片的“寒压”相呼应,可见“寒压”之感绝非客观的重帘叠幔所致,而是有内在的原因。因此,就更感到永昼漫漫,百无聊赖了。“春澹情浓半中酒”一句,继写闺中人的所为所感。正因“春澹情浓”这种感情的反差,造成的内心矛盾,也只好以酒消愁了。然而酩酊之后更引起身体不适。最后道“玉痕消,似梅花,更清瘦”,以闺中人玉损香销,如清瘦的梅花作结,从而将“闺怨”之情一笔托出。
此首小令在艺术颇具特色:一、含蓄委婉以景托情,反复渲染,揭示主旨。开章描绘春景之美,用以反衬闺怨之情,后以帘幔塞压从正面衬托闺怨,进而以“倩东风,与吹透”表达闺情之渴望;下阕又以闲昼相思,情浓病酒来揭示“闺怨”,最后以玉容消损如清瘦梅花的比喻将闺怨写足。二、善于炼字。词语声调铿锵,色彩鲜明,景物描写富有主体感。如“春语莺迷翠柳”一句,写翠柳飘拂,黄莺婉转,不仅有声有色,动静交织,而且加上一个“迷”字,将黄莺拟人化了,有力地表达了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它起了诗眼的作用。又如“晴波远岫”二个词的修饰语为“晴”“远”二字,于是就将晴空如洗,水波荡漾,峰峦起伏,山青如黛的美好境界勾出。
来自田间,代老妇、燔柴于爨。消受煞,残杯冷炙,馀薪烬炭。
夺得瓜壶鱼錀底,受来鞭棰风帘畔。比杜陵、诗老灌园人,獠奴段。
鸡鹜食,低眉看、井臼利,偷闲算。还细问,官人门第,居何里闬。
媚灶深知求福理,戛羹定少封侯愿。盼归田、乞肉遗山妻,哗然散。
秋风秃林叶,却与鬓生华。十年长短亭里,落日冷边笳。
飞雁白云千里,况是登山临水,无赖客思家。独鹤归何晚,已后满林鸦。
望蓬山,云海阔,浩无涯。安期玉舄何处,袖有枣如瓜。
一笑那知许事,且看尊前故态,耳热眼生花。肝肺出芒角,漱墨作枯楂。
楼成鹳鹊几时还,人去楼空境自闲。地接连城秋水渡,河分两岸夕阳山。
汀烟冉冉分秦城,陇雁依依度晋关。千古废兴还造物,暂携风月出尘寰。
边山莽无极,其来若长虹。中间万堆阜,起落相雌雄。
当其谽谺处,居人以为宫。筑基无定向,随势为横纵。
旭日朝在梁,暮日还穿栊。乃知东家西,不是西家东。
东西本强名,拘墟诮章逢。人生处大地,下上缘蚁封。
朔方千人帐,南海万斛艟。其人更相笑,等为缀窠蜂。
宁知九州外,积水浮空濛。吾居小西沟,众水走其麓。
一雨浩无涯,往往没马腹。厥土埴而疏,滑汰苦硗埆。
边居出无车,有亦当折轴。借屋祇二间,置我并两仆。
瓦脊动鳞甲,墙罅下雷瀑。屋如渔舟小,水气浸衣绿。
斜风卷地来,恍将荡回洑。飘然江湖心,一叶稳百斛。
晓起白濛濛,方知抱云宿。此时山头望,见云不见屋。
春江欲入户,快取坡诗读。
别驾柴门闭一春,艰难颠沛不忘君。何时幽谷回天日,教保馀生出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