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特地骑马到达翠微亭,观赏齐山美景
国大好河山看不够,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踏着明亮的月色归来。
注释
池州:今安徽贵池。
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经年:常年。
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
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
寻芳:游春看花
翠微:指翠微亭。
看不足:看不够。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作于池州,一反其词的激昂悲壮,以清新明快的笔法,抒写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热爱,体现了马背赋诗的特点。

  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

  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一定愉快、兴奋。“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

  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创作背景

  绍兴五年(1135年)春 ,岳飞率兵驻防池州,游城东南齐山翠微亭,作此诗。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猜你喜欢

林花不逐岁寒凋,半岭烟光媚远霄。须信仙家风景好,四时峰岫紫岧峣。

沿牒非吾土,逢春忆故园。于今佐犀帐,经岁别鸰原。

讼简仍开卷,时平且属鞬。江乡去千里,凝睇一销魂。

霸气凄凉忆豫州,薜萝掩映小山幽。
不知几枰误码率,空使英春两泪流。
借问长枪威塞外,何如短棹老沧洲。
临分更隔芙蓉语,投赠惭无玉可舟。

客心摇曳任西东。柳絮空中。争传紫陌青帘下,倩双鬟谱出欢侬。

一阵催花梅雨,满帘消夏松风。

五陵裘马,斗谁工,湖海相逢。唾壶击碎狂歌发,胜凄清,露滴新桐。

寄语酒楼高李,论文吾欲过从。

生绡未展已生凉,白白红红映两厢。赖得转庵先著语,几成虚送许文昌。

十年为别只逡巡,喜见来篇墨色新。且解征鞍同一醉,异乡难遇故乡人。

苍鹤孤山晓,黄花栗里秋。
一身虽物外,万国尚眉头。
遗老几何在,耆英只麽休。
问天天不语,江阔莫云愁。

戍垒儿郎意气雄,群腰刀斧薄榛丛。寻真亭仆长松少,礼斗坛荒苦竹空。

菜色可怜亭道士,樵歌不见旧邻翁。存亡得丧知何极,天地悠悠感慨中。

杨花落。燕子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闲愁无处著。
去年今日王陵舍,鼓角秋风。千岁辽东。回首人间万事空。
憩凤于林。
养龙在泉。
舍潜就跃。
假云翔天。
餁以味变。
台以明宣。
言辞戚朝。
聿来鼎藩。

逐风从泛漾,照日乍依微。知君不留眄,衔花空自飞。

拟将诗酒赏良时,久不吟诗思苦迟。无酒已辜今夜月,如何容得更无诗。

昨夜西畴新足雨。玉露金飙,著意鏖残暑。画阁登临凝望处。余霞晚照明烟浦。
闲是闲非知几许。物换星移,风景都如故。耳听是非萦意绪。争如挥尘谈千古。
昔人游宦久江湖,怪石嵌空骇里闾。
一井深藏缘底事,百年不出待潜夫。
弃捐泥土性仍在,睥睨林亭气渐苏。
微物废兴犹有定,此生穷达漫长呈。

一死酬初志,宁知身后名。风摧秋日白,节映嫠星明。

鹤梦悠悠去,松姿岁岁荣。无繇瞻蕙帐,感慨不胜情。

琉璃宝地清于玉,掩映檀栾数科竹。乍道寻香檐卜林,忽疑驻屐筼筜谷。

闻昔名闺管道升,唱随琴瑟住吴兴。奁中翰藻文人似,腕下丹青哲匠能。

玉湖晴彩流香陌,钟磬无声梵王宅。鹿苑间停金犊车,龙宫新垩银泥壁。

天女持花散道场,徘徊揄狄兴逾长。随身自有珊瑚架,侍婢还携翡翠床。

净土无尘更莹拭,铜台砚发淋漓墨。攘腕经时阁笔看,错刀叶叶生鲜碧。

东竿写罢又西筠,雨箨风梢骨力均。妙真兼胜苏居士,变化能无梅道人。

贝树祇林共终古,一片苍烟满庭庑。琅玕影外石玲珑,残沈曾传松雪补。

今古帷房第一俦,晶宫毕世足风流。仲姬应惜龙孙节,写向空门特地愁。

高楼漠漠东风尘,花须落溪生绿云。
艳歌美酒消好春,千金难解青娥颦。
燕莺语言凤凰意,画空不成天似水。
潮红晕脸浓蛾低,门前采蘩春正迟。
今朝七月半,丛林解制忙。
当头老水牯,筋骨不堪富。
大家团栾礼三拜,枬檀薝蔔一般香。

满砌湿红娇欲滴。似睡起、浑无气力。看苔藓笼香,薜萝拥翠,相映幽姿别。

妒煞晓霞争艳色。奈暮雨、丝丝如织。想肠断西风,自怜冷落,未与春相识。

采药山中去,扳跻不觉赊。深源无俗迹,满地是灵芽。

岩迥阴留雪,溪澄净见沙。可怜名利客,应笑此生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