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图

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皇宫中的千门万户大大敞开,原来是迎接唐明皇打球归来。

韩休已经离世,九龄也已老迈,早朝再也没有敢直言进谏的贤臣来劝说皇上了。

注释

明王:即唐玄宗李隆基,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亦称唐明皇。

球:又称“鞠”,是古时的一种玩具。用皮革做成,中间用毛填实,蹴踢以为戏,如今之足球。

阊(chāng)阖(hé):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三郎:唐明皇李隆基在球场上的绰号,一说为小名(因其为唐睿宗第三子)。

九龄:张九龄,唐玄宗时贤相,也是唐朝唯一一位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因遭李林甫诬陷而罢相。有人将张九龄遭馋罢相作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迹象之一。

韩休:也是唐玄宗时贤相。他与张九龄对唐玄宗的耽于游乐敢于直谏,张九龄罢退后,他不久也病逝。

无复:再不会有。

明朝(zhāo):第二天。

谏(jiàn)疏(shū):向皇帝进谏的奏章

谏:直言规劝,一般用于下对上。

疏:上给皇帝的奏议。

赏析

  此诗通过题咏画中的史实来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前两句写唐代宫门千重万层大大敞开的升平气象和唐玄宗打完球后带醉而归的得意神情;后两句是诗人在发泄幽愤,既是对唐玄宗的讽刺,也是对忠谏之臣的赞美惋惜。全诗文笔流畅,言浅意深,篇幅虽短小,立意却不凡。

  诗中第一句“阊阖千门万户开”极写唐玄宗气焰熏天,不可一世,唐代宫门千重万层大大敞开的升平气象。阊阖,本是传说中的天门,但诗人为表现唐玄宗的威严和气势,特意把它放在句首,使人有望而生畏之感。此外,按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是皇家宫殿,即便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也不会有“千门万户”同时打开的浩大声威,但诗人在这里巧用夸张手法,着意描写皇宫的富丽堂皇,着意描写李隆基的威势。

  “三郎沉醉打球回”,突显出唐玄宗打完球后带醉而归的得意神情。诗人虽是宋朝人,却直呼“真龙天子”的小名“三郎”,未免也有不敬之嫌;又与前句的“阊阖”相对,无形中又增加了几分戏谑的色彩。“沉醉打球回”,一方面是说唐玄宗打了球、喝了酒,醉熏熏地归来;另一方面着重用“沉醉”二字刻画唐玄宗醉生梦死、淫乐无度的内在气质。前句“千门万户开”,把唐玄宗的威势写到了极点,后句“沉醉打球回”,把唐玄宗的淫乐也写到了极点;在这一“始”一“放”之间,诗人的态度立然可见。

  诗的后两句着重揭示唐玄宗之所以能够这样淫乐无度的原因:“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张九龄和韩休,原是玄宗朝中的直臣,“尝谏明皇宴乐,常改容谢之”,对开元、天宝盛世的形成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后来,张九龄以老乞休,韩休不久病逝。表面上看来,诗人似乎在直陈史事,对这位“沉醉打球回”的风流天子未贬一语。但实际上,句中“潜台词”是很多的。

  其一,张九龄已老乞休,最主要的原因是唐玄宗后期已经不想励精图治,只信任“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只愿意听阿谀奉承的顺耳话,不听直言敢谏的臣子的逆耳话。

  其二,“无复明朝谏疏来”,似乎是“九龄已老韩休死”的直接结果,实际上又是在暗示唐玄宗的心理活动:那些讨厌的老臣都不在了,朕只管花天酒地地玩。

  其三,即便是张九龄、韩休都已经不在了,朝中应该不会连一个直臣都不剩,暗示出关键在于唐玄宗再也不任用直臣。因此,诗的后两句虽然看起来是客观陈述,实际上处处是在指责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流露出诗人对封建统治者乐极生悲的告诫。

  全诗篇幅虽短,立意可谓不凡。文笔流畅,言浅意深。诗人忧国忧民,一片忠心可掬。诗人通过题咏画中的史实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的感慨,又曲折而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腐败政治的不满。

创作背景

  唐玄宗李隆基,即是声威显赫一时的盛唐时代的英明天子,又是沉溺于美色、骄奢淫逸,几乎断送了李唐王朝性命的昏君。对于其成败得失,唐宋文人墨客曾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指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这首《题明王打球图》即其中比较出色的一首。此诗作于北宋末年,是晁说之观看了宋代画家李公麟所画的《唐明皇打球图》后而作的一首题画诗。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猜你喜欢
我爱山居好,扶藜步晚晴。
俗醇存古意,境寂快诗情。
杜老银丝脍,坡翁玉糁羹。
随缘清供足,尽可佚余生。
烟云乱画阴,雨雹交晚风。
道人定眼观,只与清晓同。

改言缩项更长腰,黄独青精也绝苗。尚有囊中餐玉法,蓝田山里过明朝。

层槛构云牢,清寒洒客袍。
石棱添涧险,阁势借峰高。
风竹惊栖鸟,霜藤缒饮猱。
欲题因境胜,不敢易挥毫。

寻常论养生,未得养生说。拟从林下游,一书交尽绝。

既无当世志,安用三尺铁。频频石上磨,神光浸秋月。

可怜粗疏甚,自谋何太拙。危弦发哀弹,幽愤终莫泄。

死留身后名,有愧侍中血。

玉殿登科四十年,当时交友尽英贤。
岁寒唯有君兼我,头白犹持将相权。
假道针锋上,行藏云水中。
且非心法妙,自是手头通。
前辈多遗偈,灵襟出众工。
明朝何处去,黄叶度溪风。

茫茫宦辙苦萦回,流憩南州月满台。世味已辞刀上蜜,人情潜效管中灰。

洗杯细酌谁宾主,得句长吟耻衒媒。食禄平生归较晚,鹓行回顾愧庸材。

药径香风作阵来,日扶长钁为徘徊。绿怜地锦经春在,红觉山丹冒雨开。

本草有名俱用识,仙岩可采不须栽。寻常踏破苍苔处,多是门生种杏回。

嫋嫋吴兴柳满城,春光浓处白苹亭。
平时金缕黄尤浅,看得枝枝叶叶青。

已消残雪豆秸灰,斜压疏篱一半开。虽我故园无分看,问渠春色几时来。

冷香渐欲薰时梦,落蕊朊能砌韵台。定复水边多屐齿,试令长鬣视苍苔。

鸡犬相闻地,湖山百里间。
自怜同子姓,无复恃慈颜。
薤露声徒切,灵輀去不还。
拟为临穴恸,哀泪已潸潸。

挥洒闲窗得几朝,风兰湘竹一时描。笔踪卷上新如昨,艳魄泉中久已销。

倦拂鸳衾,羞临鹊鉴,懒开窗户。韶华暗度,又过妒花风雨。掩熏炉、怕闻旧香,柳阴只有黄莺语。似向人、欲说离愁,因念未归行旅。
春暮。知何处。便不念芳年,正当三五。轻衫快马,去逐狂朋怪侣。便罗帷、香阁顿忘,枕边要语曾记否。趁芳时、即早归来,尚可殢清俎。

塞外无春色,上林柳已黄。枝影侵云暗,叶彩乱星光。

陌头藏戏鸟,楼上掩新妆。攀折思为赠,心期别路长。

河汉遥连凤阙边,使星久已见双县。何期作赋来王粲,更向传经识郑玄。

驷马风流余蔓草,卧龙祠庙老啼鹃。天涯难聚西园侣,珍重婵娟一夜圆。

汉家糜粟诏,将不醉、饱生灵。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天子宜呼李白,妇人却笑刘伶。
提葫芦更有谁听。爱酒已无星。想难变春江,蒲桃酿绿,空想芳馨。温存鸬鹚鹦鹉,且茶瓯淡对晚山青。但结秋风鱼梦,赐酺依旧沈冥。
莫向推敲苦用心,闻君病里亦沉吟。
书灯挑尽无人共,药鼎煎残到夜深。
霜后菊花方寂寂,腊前梅事又骎骎。
相看咫尺如千里,几度逢人问信音。

负山无力枉张戈,团扇功微奈尔何。莫再成雷喧暮夜,穷黎膏血已无多。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