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乡友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羁旅者的心中已充满愁绪,更何况春光正好却离群索居。

青翠的枝条交错倩影摇曳,碧绿的湖水荡开圆圆的涟漪。

嬉戏的鱼儿成双结伴相顾恋,遨游的鸟儿云里霞端把友觅。

何时不在苦苦相思忧愁无语,值此春日更将乡友怀思惦记。

注释

旅心:指羁旅在外的愁思。

恨:遗憾,不满意。

离群:远离朋友。

结:交叠。

圆文:文,同“纹"。水中涟漪。

两相顾;指游鱼在水中互相嬉戏眷恋。

半藏云:指鸟儿在高空中若隐若现的姿态。

悯默:悯,哀伤。因伤而沉默。江淹《哀千里赋》:“既而悄怆成忧,悯默目伶。”

是日:此日。

赏析

  一至二句直抒客居他乡,至春不归,远离朋友的思念之情。叙述自己羁旅在外,本已多恨,现在又逢春天来到,自己仍是独处异地,无法回去与知己乡友欢聚,因而更是恨恨难平。一个“恨”字感情色彩浓重,表达了对去家为官的厌倦和思友之深切。“春”字点题,并引出下面的景物描写。

  三至六句描写诗人所看到的翠枝绿水、鸟飞鱼戏的春景,这是一幅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壮丽画面。刻意描绘“春日”景象,是全诗的精彩所在。“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写春的静默,并映照出诗人的孤寂。“结”字用得很精妙,将视线由实引向虚,又由虚来反映实,虚实相连相衬,层次分明。“散”则用得很舒展,以层层涟漪来反映水之宁谧、轻微、柔和而又有节奏。诗人一定对大自然的沉思和无声的叹息有所共鸣。这二句造语自然,对仗工巧,很能体现诗人锻词炼句的功夫。“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诗人写鱼和鸟,多么亲昵、快活而又自在。“戏”和“游”互文见义,突出了鱼和鸟的欢快。“半藏云”,“半”字用得也很精妙。是指鸟儿飞得很高,在云中忽隐忽现。这二句的视点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同时也在把眼前的春的活泼引向一种虚幻的境界。这里呈现着的,是一幅青山绿水、鸟飞鱼跃,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景图。本应令人心旷神怡,尽情游赏,而诗人想的是连鱼鸟也结伴同游,相互欢乐,何况我们称为万物之灵的人,自然就触景生情,想到故乡朋友,如同他们一道流连于春景之中:或登山远眺,神州大地,万紫千红,尽收眼底,或临江垂钓桃花鱼汛,鱼肥蹦跳,定能满载而归;或游园观景,阳春烟景,大块文章,饮酒赋诗,必有佳作。只有这样与朋友一同欢乐,才是春日里真正的欢乐。由此,这四句景物描绘实际也完成了诗人心境的写照。

  七至八句对朋友直述,现在是想念您的时候。既点明了景物描写的意义,又呼应了诗的开头。“何时不悯默”,实际是开头“旅心已多恨”的某种重复,只是换作了反诘语气。“多恨”是一种直叙心意的说法,“悯默”还见出某种神态的刻画。“是日最思君”,语气凝重,情深意长,令人慨叹。这两句说,我旅居在外,与故乡朋友分离,无时无刻不在默默不语地为此而忧愁,况今日面对大好春光,不能与之共赏,多么可惜,对您更加无比地想念。这是本诗的主题,也是诗人寄诗乡友的主要目的。

  诗人恨为春至而添,思因景触而深,首尾合作一意。中间点染春日物色,翠枝、绿水,纯然景语;戏鱼、游鸟,寄思于物。语不在裕,却能写出景物撩思万般,使首尾珍重语自然有着落。王维《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亦仿佛与这首诗末联有所通会。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梁武帝天监年间(502年)。当时作者只身孤处于万里之遥的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州)任太守,常常渴望能与故乡的知己把晤,以慰友情乡愁。 所以春日写诗,遥寄乡友,以抒发怀念之情。至于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因资料不足,已无法确定。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诗人、骈文家。东海郯人(即今郯城人)。出身没落士族家庭,早年贫苦,母亲鬻纱布以自业,他佣书以养母。南齐后期,因为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被举荐出仕。梁初官至御史中丞,后任南康王长史,因被典签汤道愍所谗,弃官。后半生颇不得志。

南齐后期,因为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被举荐出仕为太学博士,以善辞藻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交往甚密。后出任为治书侍御史、钱塘令。梁时,任南海太守,迁尚书左丞,又兼御史中丞,时武帝曾作《春景明志诗》五百字,命沈约以下辞人同作,帝以为僧孺诗最好,任其为少府卿、尚书吏部郎、后任南康王长史、兰陵太守,因被典签汤道愍所谗,弃官(一说,因诬而被免官)。后半生颇不得志。免官后为安成王参军事,转北中郎南康王谘议参军,入直西省,知撰谱事。僧孺好典籍,藏书万余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并为当时三大藏书家。

  猜你喜欢
太白山前终日见,十旬假满拟秋寻。
中峰绝顶非无路,北阙除书阻入林。
朝谒此时绝野屐,宿斋何处止鸣砧。
省中石镫陪随步,唯赏烟霞不厌深。
雨冷唯添暑,烟初不著春。数枝花颣小,愁杀扈芳人。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阴云薄雾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国尔怀孤愤,麟兮嗣古风。谓宜空冀北,何意召河东。

榕叶烝山祲,梨花惨殡宫。传家今有子,身后未应穷。

无瑕虢国,有恨明妃,一朵千金价。盈盈笑靥,倩厨中、樱笋娱他新夏。

牡丹刚谢了,檀板银罂才暇。又阶前婢学夫人,一样娇姿莹夜。

参差粉面齐呈,爱雪亸珠欹,幽辉凝射。露华微缀,垂缟袂、浅向玉栏低亚。

折来谑赠,觉洧水、风光堪借。记芳名、似唤将离,斗顿沈吟花下。

末俗纷纷事不情,天涯怀抱向谁倾。漂流空度三秋日,邂逅来逢四海兄。

剪烛西窗惊睡梦,对床夜雨话平生。滔滔世路方同骛,何日相期问耦耕。

捣衣复捣衣,空闺月冷风凄凄。风前高下声零乱,客中听得偏肠断。

断肠应折大刀头,破镜上天过一秋。更深力尽闻私语,夫戌边城几寒暑。

新衣岁岁寄征人,寄到边城衣不新。客行虽远有归日,久戌何时见家室。

愿令今古无别离,夫耕妇织常相随。

火云时节促金刀,旋捲珠帘剪绛绡。天上莫将尘世比,房栊都未觉炎歊。

水南羁客望春归,日暮茗园野烧稀。知有陂塘应不远,一双野鹤傍山飞。

三五兔辉成。
浮阴冷复轻。
只轮非战反。
团扇少歌声。
云前来往色。
水上动摇明。
况复高楼照。
何嗟揽不盈。

群卉枯落时,挺节成孤秀。既保岁寒心,不在遐年寿。

不期久雨晚来晴,扫尽烟云见太清。秋色莫如今夜好,月光总是故乡明。

一镫诗酒增怀感,几日萧疏洗甲兵。举目山河无掩蔽,皖南风景客中情。

军门开,鼓如雷,两雄高宴谋臣陪。手提佩玦睨不语,鸊鹈对舞锋交摧。

居巢老翁不解事,真龙出入无死地。但劝项王杀刘季,不谏项王杀义帝。

九鼎终归大度人,亚父何曾有奇计。

闲将旧史看兴衰,辙覆舟翻或可回。不愿凤麟为世瑞,且须鹰犬亦无才。

云气浮高栋,波澜绕古城。雨馀山更碧,叶下水逾清。

燕语留秋色,鸦声落晚晴。昔王歌舞地,帆急见山行。

时雨息氛翳,高林嘒风蝉。端居惬孤尚,图书静当轩。

凉飔薄棂户,微爽生简编。客来聊与乐,客去自复眠。

徜徉永今夕,庶以全吾天。

携手中林去,潭看第几重。悬崖流日影,飞瀑润嵩峰。

雷雨时交至,烟霞忽半封。山中多变化,疑是护潜龙。

夜僧同静语,秋寺近严城。世路虽多梗,玄心各自明。
寒池清月彩,危阁听林声。倘许双摩顶,随缘万劫生。

羡君高卧处,面壑复尻岑。云影半岩宿,林扉终日阴。

路缘螺壳转,湖养鸭头深。安得频携酒,时从问字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